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50-60(第10/24页)

排二十九。

    “我不是天?选的白鹿书院学子?,谁是?”

    对于自己擦这边儿入学的壮举,苏期本人?显得相?当满意。

    报名之?后,他打听到宁颂新的住址,便想办法搬了过来——当然,宁颂隔壁的房子?没租到,这让他颇为失望。

    此时,他看着试题摸不着头脑,连忙来找救兵。

    “有什么想法了吗?”

    之?前送试题的师兄没有说不能?组队,不能?寻求外?界的帮助,因此苏期问的分外?理直气壮。

    “这似乎不是一首完整的诗。”

    一首完整的五言律诗,应当包括完整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而试题上的这两句,怎么看都不像是一首结构完整的作品。

    “是哦。”宁颂这样一说,苏期不由得点点头。

    “……别划水,你说说自己的发现。”

    见苏期一副不想动脑子?的样子?,宁颂拆穿道。

    “我这不是想听听颂哥儿的想法再说吗。”苏期笑?嘻嘻地说道。

    被宁颂训了一句,苏期也不敢再一点儿力气都不出,他凝视着手中的诗句,说道:

    “这好像是一首赋得体诗。”

    赋得诗,是他们考试必须做的试帖诗,县试、府试和?院试要?求他们做五言六韵,之?后的乡试、会试则是五言八韵。

    为了在这一项上能?够出彩,昔日在西山村时,宁颂押着他们做了不少。

    “正是如此。”

    自己猜测得到了认可,苏期接着分析道:“如果是试帖诗的话,前两句就应该是破题和?承题的部?分。”

    按照规则,这两句应当是将命题的字拆分散在前两联中,以此倒推,便能?等?到原题的来历。

    这一点,难不倒苏期。

    苏期将第一联念了两次:“浓阴百啭鹂,百啭鹂……”

    念到这里,他眸光一闪:“是王维的诗?”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王维有一首古诗,名为《积雨辋川庄作诗》,其中一句就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话落,宁颂忍不住鼓掌:“你这么快就想到了,真是太快了。”

    相?处久了,苏期哪能?不知道宁颂的性格,相?比于夸张,这句话大概率是在阴阳怪气。

    说是“快”,其实还?是嫌弃他反应太慢了。

    以宁颂的水平,显然是刚拿到题目,就有了思路。

    苏期笑?嘻嘻道:“我这不是给?颂哥儿教我的时间吗。”

    与宁颂相?处时间久了,苏期也变得开朗了起来。

    找出了这句诗的来历,接下来的思路就开阔了起来。在王维这首诗里,还?有一句“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恰好,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白鹿书院后山确实是有一片松林,距离松林不远处,是一个屋舍。

    “还?好我昨日逛了书院。”

    解开了这个题目,苏期很是开心。虽然不知道之?后还?有着什么幺蛾子?,但走出第一步也算是一个好的开端。

    说着,一行人?出门。

    因为这次所谓的入门测试并不是多么正规的测试,加上宁淼与宁木也对此有些好奇,宁颂便将两个小朋友也带上了。

    出门走了一段路,宁颂仍然处于沉思之?中。

    不一会儿,宁淼与宁木兴奋地跑了回来。

    “哥哥,那里有个池子?!”

    宁颂顺着他们的目光望过去,只见远处有一片池塘,在阳光的照射下,水纹荡漾,波光粼粼。

    就在这时候,宁颂听到了几声清脆的鸟叫声。

    “这是什么声音?”

    苏期虽然近日抽时间逛过书院,可比起吴管家对于周围的了解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因此,在宁颂问出这句话时,吴管家下意识地望过去,开口?道:“哦,听说是书院里养的黄鹂。”

    由于黄鹂数量不少,品种珍贵,因此书院有人?专门圈了一块地,给?黄鹂们一片栖息地。

    宁颂此刻听到的,就是这些黄鹂发出的声音。

    “等?一下。”

    宁颂停下了脚步。

    身边,已经有不少新学子?看出了那首诗的来历,朝着松林与屋舍处进发,可宁颂自始至终觉得有些不对劲。

    太简单了。

    白鹿书院设置给?新生?的第一关,如果这么简单就被解出来,还?有什么故弄玄虚的必要??

    “怎么了?”苏期停下来问。

    “我们去那里看看。”宁颂指了一个方向,正好是黄鹂山所在的方向。

    “为什么?”

    “你不觉得咱们忽略了一些细节吗?”

    什么?

    面对苏期的疑问,宁颂解释道,其实在题目的前两句之?中,除了用?了王维的诗之?外?,还?有了别的典故。

    比如说“百啭”,用?的就是贾至《早朝大明宫》中的词,“百啭流鹰绕建章”。

    除此之?外?,“双襟”同样也有来历。

    如果根据典故找到原诗,再根据原诗来猜谜,那岂不是另外?两个出处也同样可以使?用?。

    “可是,白鹿书院里确实有松林啊……”苏期结结巴巴地说道。

    “书院里也有垂柳。”

    这亦是《早朝大明宫》之?中的景物。

    “那你的意思是?” 苏期听懂了宁颂的逻辑,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了黄鹂山的方向。

    “这首赋得体诗,赋的韵是‘鹂’的韵。”

    苏期一阵沉默。

    他没想到,在这简简单单一句诗中,还?有这样的弯弯绕绕。

    “那我们快走。”

    意识到了这一点,苏期催促着宁颂朝着黄鹂山的方向走去。

    “等?等?,就这样定了?你就不担心我说的是错的?”宁颂被苏期的动作惊到了。

    “没关系,就算不对,我们到时候再回来。”

    反正只是入门考试而已,他们还?多很多机会。

    一行人?离开人?群,朝着黄鹂所在的方向走,没过多久,就上了山。事实上,所谓的“山”,也只是一个小山坡,上面竖着一些木桩,桩上挂着鸟笼。

    “……这不是鹦鹉吗?”

    顾不上失望这座黄鹂山上什么人?都没有,宁颂等?人?的目光反倒是被这些鸟儿吸引了。

    鹦鹉看了来人?一眼,叫了几声,听起来却分明是黄鹂叫。

    宁颂:“……”

    “颂哥儿,怎么办?”在宁颂一行人?与鹦鹉面面相?觑时,苏期好奇地问。

    “问问它们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