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20、第二十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20、第二十章(第2/2页)

身为秀才,他当然比同村的普通人知道的多——宁家除了县丞之外,更重要的是那位宁夫人出身显贵。

    家里做官的不在少数。

    宁夫人不喜欢宁颂,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话又说回来了。

    无论宁家的情况如何,宁颂愿意在亲生父母去世之后归家,照看一双弟妹,至少不是无情无义之辈。

    他一个不入官场的秀才,在乎这些干什么?

    想到了这里,周秀才收回了目光,冷不丁地问:“‘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后面是什么?”

    这是《礼记·大学》中的内容。

    宁颂目光一凝,几乎是条件反射性地接道:“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

    周秀才面无表情,又问:“望之不似人君?”

    宁颂道:“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这是《孟子》中的内容。

    见宁颂下意识的反应,周秀才暗自点头。

    他用来考教宁颂的部分,全都是较为冷僻的段落,能答到这个程度,说明宁颂至少在四书上下了功夫。

    但这还不够。

    “《论语·为政骗》中说‘君子不器’,你怎么看?”

    这一回考的是阅读理解。

    宁颂蹙眉思考。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器”是器具的意思;君子不器,指的是孔子认为“君子”所应该满足的条件。

    即,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能拘泥于一种才能,而应该成为多面手,应对多种困难。

    但这样答,太简单了。

    若宁颂是五岁,而不是十五岁,光是答出具体意思便已经足够,可他的目的是出彩。

    思考片刻,宁颂道:“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1

    君子不能拘泥于一才一艺。

    那么,君子该如何做呢?

    孔子在论语中也给出了答案。

    “故,‘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后半句,是《雍也》篇中的内容,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广泛地阅读典籍,开阔眼界,以“礼”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这样,就能做到“不器”。

    听完宁颂的第一段,周秀才吃了一口桂花糕,暗自在心中点点头。

    当听完宁颂的延伸时,周秀才的眸光亮了些许。

    他细细地品味了一番。

    “你之前做过策论?”

    方才那一番回答的思维,是做策论的思路。

    宁颂摇摇头。

    周秀才“唔”了一声,将剩下半块桂花糕吃下去,没有说话。

    “吃饭吧。”过了一会儿,周秀才说。

    接下来的半顿饭吃得安安静静。

    宁颂在内心里复盘自己的回答有何纰漏之处,考虑若是周秀才不应,自己该怎么办。

    张扉嘛,则是一边为宁颂担忧,一边因为听了肚子的“之乎者也”而头痛。

    至于周秀才,则是心事重重,吃这饭,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顿饭吃完,宁颂紧张的心情已经平静了下来。

    周秀才却和回过神了一样,忽然问道:“你是不是写字不行?”

    “?”

    宁颂摸不着头脑。

    “若不是字迹难看,以你的水平,怎么可能过不了童试?”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