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配是阎罗(快穿)》 120-140(第8/28页)
归手中,便是文武百官也没有反对的,他们觉得太子比起皇上来更有决断,做事也更为周到,弘晖这个太子之位已经无人能撼动半分,就是雍正帝也不能。
到了雍正十年,雍正帝已经脱离朝局太久,心里自然着急;可是他现在说话还是不清楚,甚至着急时嘴角会有口水流下,根本就控制不住;这样的情况下,他就是再着急也没用,若是让朝臣知道他是这样,皇帝的威仪何在?
越是着急就越是心浮气躁,不能静心的结果就是他的口齿更加不清楚,简直就是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他的脾气越发控制不住,越来越暴躁,时有摔打东西打骂奴才的事情发生,就是后来进宫的女人们也没少被他发作的。
这一批秀女中本来还有两个穿越来的,按照原剧情,她们是女主获得独宠的最后对手,与原女主钮祜禄氏斗智斗勇两年多,最后领了盒饭。
可是现在的雍正帝除了帝王身份,根本就是一个暴躁多疑的老男人,别说争宠了,那两个女人恨不能躲的远远的,就怕皇上召寝,哪里还能翻起风浪。
至于钮祜禄氏这个原女主,这么些年早深刻认识到了皇后和太子的手段,当然是谨慎小心的过自己的日子,甚至在发现弘历试图拉拢朝臣时就严加阻拦;难道钮祜禄氏不想自己的儿子登基为帝么,她当然想;可她也深知与皇后做对的下场,还是保命要紧。
在劝说弘历的时候,弘历很痛苦的问她,大家同是皇子,大哥只不过占了嫡长子的身份,论才华他也不差,怎就不能争夺一二?
钮祜禄氏总算知道了历史上的乾隆皇帝为何那样自负了,那是没有弘晖,雍正帝的所有皇子里只有弘历最出色,可不是只有他一个选择么,没有对手,他当然自负。
但现在的弘晖就如历史上的弘历,甚至他比弘历得到的偏宠更多,不说雍正帝对太子的认可,就先皇康熙帝对弘晖的偏宠和看重都令人惊讶;弘历在史料记载里可没被册封过皇太孙,更甚之,历史上康熙可没有册立过雍正帝为太子,可见乾隆所说的汗玛法对他的诸多偏宠很是值得怀疑。
虽然不忍看到儿子伤心难过,但为了母子俩的性命,钮祜禄氏疾言厉色列举了很多实例,证明弘历根本比不上太子,他哪来的信心去夺嫡?
不管怎么说,有钮祜禄氏看着,弘历便是有些动作也是翻不起浪花,很快他自己都绝望了,也只能认命。
与弘历相反的是弘昼,这小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眼色;他能在乾隆时期装疯卖傻保住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就说明他最会揣摩人心;这位五阿哥在确认太子根本不把他们几个弟弟当对手,甚至不担心他们的才华和能耐之后,这位衷心投靠了太子,尽心尽力为太子办差。
而弘晖这个太子也懂得投桃报李,早早给几个弟弟请封了爵位,现在弘昀、弘历、弘昼三人都是亲王,就是最小的弘瞻也给了郡王爵位;除了弘历,其他几个皇子是真心感激大哥的,他们都清楚,若不是大哥帮着说话,他们的爵位不可能这么高。
心存感激,自然只有忠心办差才能回报。
太子也根本不忌惮他们,根据他们的能力,都给他们安排了相应的职位和差事,尽力发挥他们最大的能力。
就这么到了雍正十三年,弘晖这个监国理政的太子几乎是人们心里都清楚的大清之主了,皇上虽然没有禅位,但他这些年都住在畅春园,就是宫里的祭典和大宴也不回来主持,都是太子代为主持,人们自然怀疑皇上的病情恐怕已然严重。
但是却没有人怀疑太子是不是僭越,或者怀疑是不是太子与皇后控制了皇上;因为京城的人们都耳聪目明,太子和宗亲们,还有重臣遇到大事都会去畅春园请皇上决断,再有不时运送到畅春园的东西,还有皇上赏给宗亲和重臣的丹药,人们这才知道皇上与前明的嘉靖帝一样,追求长生之道去了。
比起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现在的皇上只是住在畅春园而已;最重要的是皇上有一个优秀的太子,大清的人根本不担心朝政荒废,既然皇上喜欢丹道,那就由着去,总之有太子主持大局呢。
第126章 圣母或恶毒(39)
到了夏日, 圆明园传来消息,皇上因为打骂一个宫妃时没站稳, 摔倒后陷入昏迷;虽然已经被救治过来, 但已经口鼻歪斜,根本说不出话来,风邪之症更加严重。
涂一一传谕旨, 令宫妃全搬到了圆明园侍疾,皇子们和公主轮流过来侍疾;因太子要主持朝政, 他是隔五日来侍疾一日,其他皇子们是侍疾三日歇一日,也算安排的周到,众人都没有异议。
后面的时间, 雍正帝的兄弟们也殷勤前来探望。
不管太医院的人们如何尽心, 雍正帝本就有风邪之症,又有之前勤于政事落下的宿疾, 还有他后来吃了几年丹药所中的丹毒,种种累积之下, 他还是在八月二十三这日驾崩了,唯一与历史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暴毙。
本来涂一一还想着要不要在他临终时给他扎几针,让他能口齿清晰交代后事,后来还是作罢;一来容易惹人怀疑, 三个多月不能说话突然口齿清晰了, 谁不怀疑;二来她担心这个男主临终说些不该说的,坏了小崽子的大事,还是维持原状吧。
反正弘晖是先皇和现在的帝王都册封过的太子, 再名正言顺不过的新帝;就是雍正帝想废立也难, 他怎么可能违背先皇遗诏, 更何况他现在还没有能力违背。
雍正帝驾崩时众皇子们都在场,皇室宗亲和重臣也都在;只有直亲王和理亲王因圈禁时落下的病症在前两年先后离世不在了,其余的都在,现在管着宗人府的是恒亲王胤祺。
雍正帝驾崩时神色平静,驾崩后也面容安详,人们便都认为他没有遗憾了,谁都没有怀疑过什么。
在恒亲王的坚持下,大总管苏培盛在灵前宣读两代皇帝的遗诏,奏请太子弘晖为新帝,择日登基。
扶灵回宫后,有涂一一这个皇后主持丧仪,弘晖除了守灵的时间都在与朝臣议事,商讨大行皇帝的庙号等事宜······
等到礼部定好日子之后,太子弘晖在太极殿登基,定年号为宣钺,次年就是宣钺元年,他也被尊称为宣钺帝。
实际上小崽子是很想定年号为弘钺的,他就觉得上辈子的大钺在阿娘和他的治理下盛世繁华,他想将大清也治理得如同当时的大钺;怎奈他是属于弘字辈,兄弟还好说,堂兄弟太多了,他是说了兄弟们不必改名避皇帝讳,但这年号也用了弘字,只怕一众兄弟们都要战战兢兢改名儿,凭添麻烦,只好改为了宣钺。
等到大行皇帝梓宫送入泰陵时,涂一一做主,令将年妃的棺椁一起迁入帝陵;不管怎么说,这位在历史上就是雍正帝的真爱,是他亲下旨意一同葬入帝陵的,这个小世界里胤禛虽然偏宠了不少人,但时间最长的就是年氏了,涂一一便想着成人之美,怎么也要满足男主的心愿。
真正的历史上,雍正帝的帝陵里只有两个后妃同葬,一个就是涂一一代替的原身孝敬宪皇后,还有一个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至于后来被乾隆皇帝加封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则另外修了陵寝,其他妃嫔自然都在妃陵。
现在呢,涂一一这个皇后凤体康健,且她也不愿与男主同葬,日后肯定是要以时间久远不宜惊动先帝为由另建陵寝的;倒也不是涂一一自己私做主张,若没有她穿来,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