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89章 第89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盛唐小女官》 第89章 第89章(第1/2页)

    有李俅的提醒在前,三娘听到这一消息也没觉得太惊讶。

    只是这个月内蓝田县的娱乐活动要停一停了,到底是天子脚下,可不能像李俅说的那样傻愣愣撞到枪口上。

    崔县令也是这么个想法,本来他都准备把修纂《蓝田县志》的事情递上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把折子留了下来,说是有些内容还要斟酌斟酌。

    既然武惠妃是以皇后之礼下葬,那该有的尊荣肯定得有,便是太子也不能胡来。甭管你心里承不承认,面子上的事都得做足了。

    比较为难的是李俨的婚期本来定好在九月,结果来了这么一出,肯定是要推迟了。

    其实按照大唐的算法,十六七岁还属于“中男”范畴,也就是没满二十岁,没成丁,搁在寻常百姓家就是不用服兵役或服劳役的范畴。

    只不过“中男”已经是常见的议亲年龄了,毕竟男丁过了二十岁说不准就要把自己奉献给朝廷,所以得抓紧时间成个婚生三两个孩子,这样即便在外面遇到什么意外往后也算是有人可以上个坟烧个香什么的。

    所以大多数人都在“中男”这个年龄段娶妻生子,要是成丁后还没娶,那县衙是要造册登记,给你们安排集体相亲的。

    既然九月不能胡来,三娘索性和崔县令他们商量起年前年后的安排。

    上元节嘛,长安不夜禁,可惜人太多,到处人挤人。咱县城虽不如京师繁华,但也有自己的妙处。

    到时候正好可以把县衙负责主持的集体相亲大会安排起来,要是上元节没相中,咱还有上巳节;要是上已节没相中,咱还有端午节;再不行,那等七夕也可以。

    只要咱有心,一年到头全是好日子!晚上有安排,白天也不要闲着。

    蓝田县占据南方各地入京的交通要道、必经关口,这里头的优势可不是寻常可比的,到时候组织南来北往的商户举行农贸会。

    南边的商贾难得来一趟,没门路展示自己的商品怎么办?北方的商贾要去南方发展,不知道带什么货怎么办?蓝田县可以组织双方交流交流,顺便趁着东道主的便利夹带点蓝田县的私货进去。

    这样一来对三方都有好处!

    三娘的提议对崔县令来说是没什么吸引力的,因为出身的缘故,他对商贾诸事不太上心。不过县令底下还有县丞

    和主簿,他们对这件事就分外感兴趣。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靠名声吃饭的,他们出身没崔县令、狄县尉好,起步没三娘高,如今年纪又不小了,兴许这辈子都升不上去了,要是能捞点好处对他们来说当然最好。

    而且没好处?

    和商贾打交道能没好处?

    何况县里马上要着手修纂《蓝田县志》了,他们到时候总不好一事无成只记个名吧?他们怎么也得拿出点实绩来才行!

    所以对于三娘这个提议,县丞和主簿都是积极支持。

    狄县尉就更不必说了,他妻儿都在三娘手里,自然没什么可反对的。崔县令微微讶异。

    三娘的想法是真的多,而且为人处世可真不简单。谁见过县尉来不到半年就能把整个县衙班子安排去干这干那,而且还能让他们一团和气?

    不过底下的人有干劲,崔县令当然也高兴。听说郭家弟弟妹妹不少,以后可以考虑结个儿女亲家。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直接和三娘议亲,那当然是因为自家那些个臭小子没一个能叫人看上的。

    儿女亲事首先要看门户,其次则是要看双方的意思。

    要是人家自己没那个意思,好事就成坏事了。

    就三娘家里这种放心让她自己到蓝田县赴任的态度,她的婚事想来也得考虑她本人的意见。

    这要是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好,看她自己的想法哪里看得上他家那些个小子?别的不说,萧家那小子就天天跟在她屁股后面转悠。

    萧戡虽然不爱读书,可人家长得好,身量也高大,且他的萧字还是“萧梁”的萧,修纂《昭明文选》的萧统就是他们家的,祖上那是真的阔过。

    那可是正儿八经出过皇帝的家族,能不算阔过吗?更别提上次还有位出身东宫的郡王特意过来找她玩儿。

    李俅过来的时候虽没怎么招摇,崔县令还是能摸清他底细的,自然也知道三娘从小与他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这样的小姑娘还真不是别人能勉强的。

    三娘都不知道崔县令在考虑小一辈的婚事,她每天忙忙碌碌,终于等到了重阳。

    晦日、上巳、重阳是唐代人心中的三大节,亲朋好友都是要聚在一块的。

    照理说三娘在蓝田县,约

    亲朋好友过来登山应该更应景,可贺知章他们年纪都大了,爬不动山了,三娘便打算回去见见他们。

    至于朋友们的话,马上便该是授衣假了,足有半个月之久,足够她们好好聚一起玩耍。三娘重阳节短暂的一天假期便在探亲访友中度过。

    可能是很少让自己不痛快的缘故,钟绍京精神头还是很不错的,贺知章倒是渐渐有些精力不济。

    太医让他戒酒,他表面上说好好好,实际上还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一点都没有消停的意思。

    儿孙劝他,他就表示自己已经没几年可喝了,便是天天喝个烂醉,又还能醉多少回?与其天天忍得那么难受,还不如尽情喝个快活。

    这样的情况是最难劝的,贺家儿孙对此都无计可施。见三娘来了,便与三娘说了这情况。

    三娘听后有些忧愁,她满打满算也才活了十几个年头,虽读过许多书,却也不晓得该如何说动贺知章。

    贺知章见向来快快活活的三娘满脸纠结地进门,就知道是儿孙们又多事了。他随意地盘坐在原处,招手让三娘坐下与自己说话。

    还顺手给三娘倒了杯清酒。

    贺知章道:“你别听他们乱讲,我身体好得很。他们一个两个担心我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可你瞧瞧世上有几个人活得过我去?可见喝酒不喝酒,和活得长不长久压根没关系。&34;

    这其实也是很玄妙的事,有的人喝了一辈子酒还是能活到九十九,有的人哪怕小心将养身体也活不过三五十岁。

    三娘道:&34;您这么爱喝酒都这般高寿,说不准戒酒了能活彭祖那么久!&34;

    贺知章听乐了。

    彭祖那可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据说活了个好几百岁。真能活那么久,岂不是成妖怪了?贺知章本身就是修道之人,对生死倒也不甚看重。道家的死不叫死,叫羽化登仙。那可是成仙享福去了。

    贺知章道:“你们这些有出息的后辈得空多回来与我聊聊天喝喝酒,给我讲讲你们在外头的乐事,我便能多活许多年了。&34;

    三娘自无不应的道理。

    下午三娘在家与家里人吃了顿饭,便赶在宵禁之前出城回蓝田县去。

    萧戡也回了趟家,新昌公主问他在蓝田县过得怎么样

    ,他说“很有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