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180-190(第8/40页)



    当天子驾临大殿的仪仗到来之前,同行的鸾辇之上还有另外一人,更是随同陛下一步步走上台前,而后,端坐在了那另外一个座位之上。

    皇后临朝!

    若非天子已高居上首,恐怕在皇后坐定于此的下一刻,朝臣之中便要有一番沸腾的商议交谈。

    饶是如此,能稳定住神情,保持岿然不动的,终究还是少数。

    向来只有天子年幼,太后从旁垂帘听政,防止皇权旁落,陛下怎么会突然做出这样的举动,让皇后临朝!

    李治更是一点都不像是在玩闹一般,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为皇后的临朝做出了解释。

    “朕风疾多发,病势最重之时难当国事,太子尚且年幼,不足以支撑社稷,前日更有废太子逆党图谋不轨,入侵内宫,幸得皇后有识将其抓捕。”

    “乱臣贼子当诛,然今日有上官仪等人同流,试图僭越君权,明日安知不会有旁人!”

    “朕意已决,以帝后同体,委国事于皇后临朝听政。军国大事,必要之时,可由皇后裁决。”

    “诸卿可有异议?”

    异议?

    在场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哪个敢在此时跳出来,痛斥陛下此举不合规章礼数,将朝政要务以此等名正言顺的方式委任于皇后之手,乃是放任妇人行事的取祸之道。

    谁都看得到,当李治说出这几句话的时候,在他苍白的面容之上,是一双清明且冷冽的眼睛,足以见得,这绝非他在昏聩中做出的决定。

    上官仪、薛元超、魏玄同等人的相继下狱,被陛下亲口以谋逆之名断绝了生路,更是让众人不敢贸然谏言。

    南北禁军这两日在长安城中走动频频,虽然并未有胡乱抓人的举动,却也不免让敬重上官仪与薛元超才华、时常与他们走动之人感到危机临门。

    若是他们现在跳出来说话,谁知道会不会被怒火中烧的陛下将他们也给打为叛贼。

    何况,正如陛下所说,陛下自己体弱,太子又还年幼,朝臣里刚出了叛贼肯定是指望不上的,宗室中又没有能当大任的“周公”,能被陛下所依靠的,唯独只有一个皇后而已。

    他们更必须承认,在陛下风疾发作的数年间,皇后在协助处断政务之中的表现都并未出错,反而颇有果决辛辣手腕,随着一次次官员的升降,也早已有一只无形的手将朝堂上的局势做出了调整。

    这些人,不会反对僧侣向天子行礼,也不会反对皇后在此时以一种逾越的方式走上前台。

    “看来诸位是没有意见了?”李治不太意外会得到这样一个无声的答复。

    也对,就连他自己也只能接受这样一个帝后同朝的结果罢了。

    “那么,便依序启奏政务吧。”

    ……

    第一位朝臣走出了行列,起身禀奏。

    武媚娘的目光看向了他,也在同时穿过前方的帘幕看向了在场的众多大臣。

    这真是一个很特别的位置。

    哪怕大朝会上她与陛下并肩同立,在此前的献俘大会上她同陛下同行,也绝难和今日相提并论。

    她此刻的心境,大概也和彼时都不相同。

    武媚娘很确信,自己已走出了任何一位皇后都不曾往前走出的一步。

    只因从今日开始,对于朝野的大唐官员百姓来说,她都将从“皇后殿下”变成“皇后陛下”,以响应这临朝称制的地位。

    甚至,这阻挡在她面前的帘幕,还有被去除的可能,以便她将这些朝臣或是惊愕或是沉思的神情都给尽收眼底。

    一如她掀开了幂篱的纱帘,挣脱束缚朝前一步。

    第183章

    这场特殊的朝会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作为皇后正式临朝的开端。

    而这场朝会之上的内容,应当也是如此。

    武媚娘重新坐上回返内宫的鸾辇之时,总算从那等遍览朝堂的心潮澎湃中逐渐回落, 恍惚又想起了当年她刚被选入宫闱之时她对母亲说的那句话——

    见天子焉知非福。

    如今这朝堂风云中才算是从名到实,都有了她的一席之地,终究还是将此前的种种波折都变成了今日的俯瞰群臣。

    “媚娘在想什么?”

    李治自坐上鸾辇后, 方才在众人面前还需要维系着的精神顿时又松了下来,以致原本就不算太好看的脸色里又添了几分病态, 在枕靠于软垫上平复了一阵目眩头晕后,方才低声问道。

    武媚娘转身拭去了他额角的冷汗, 答道:“我在想, 若是阿菟出征得胜归来之后看到宫中的变化,会不会也被吓一跳。”

    李治想都不想:“她的胆子向来大得很,哪里会受到惊吓。”

    要是李治猜得不错的话, 安定估计还得为她阿娘的有本事拍手叫好。

    但听到皇后提及“得胜归来”四字,李治的脸上又隐约露出了些笑容。

    以阿菟想做什么就做又武德充沛的表现, 恐怕在上官庭芝等人领兵冲入宫中的时候,她就敢直接带人迎上去对敌, 挡在他和皇后的前头。

    他便又多加了一句:“倒是让阿菟失望了,她那辽东四宝也没能让她阿耶的身体有所好转。”

    “可司庾那边这两月传来的都是好消息。”武媚娘接道,“阿菟在六月带回的农肥虽只是粗浅交代了一番效用,但也在那头实践出了些成果了。这农事有成,又何尝不是陛下的良药呢?”

    李治对上了身旁之人的眼睛, 并未错看其中对自己的真切关照。

    想到许敬宗与李勣所说, 皇后在他和城阳的关系修补上出了不少旁敲侧击的力, 他便愈发觉得,自己此前的摇摆不定确实有错。

    “是啊……”李治慨叹了一声, “不过这新增的粮食,便不必用来养些无用的闲人了。李忠谋逆一事,就劳烦皇后亲自操办了。”

    “至于保傅那边——”

    说到这里,他后知后觉地想起来,皇后现在还是怀有身孕之人,是不是不应该将那么多事情都委托到皇后身上。

    却不料他刚开了个头,武媚娘已将话给接了下去,“陛下若是不想见她了,便由我去送她最后一程吧。”

    李治怔然须臾,还是答道:“也好。”

    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当以何种方式去见薛夫人。

    在听闻薛瓘报信于魏玄同宅邸,而薛夫人又恰好身在此地的时候,李治就已经隐约猜到了这些叛党挑拨他与皇后的“底气”,到底是从何而来。

    只有可能是河东郡夫人。

    薛夫人也显然不是对于这些人的策划一无所知,就更让李治感到为人所背叛。

    不错,参与谋逆之人的女眷能够得到赦免,但薛夫人的举动却已能被算作是真正参与进谋逆之中了,又如何能够免罪!

    只能说相比于上官仪等人,李治对于薛夫人终究还有几分亦师亦母的情分,只选择削去她的三品河东郡夫人之名,再将人送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