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 170-180(第17/41页)



    说不定他还得觉得,在让苏定方回师之时对吐蕃敲打敲打,就能算是他的恩赐了。

    “可陛下不曾留意到库狄氏话中所说吗?”武媚娘抬高了几分音调,打断了李治这过于平静的答复。

    “吐蕃发兵的时间过于巧合,西域的两方又本不该联合到一起,都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其中便极有可能有所关联。西域已失庭州西州,必须尽快平叛,以防诸国林立之地牵扯出更多的麻烦,可吐蕃与吐谷浑的交手同样是国事利害,怎能来上一出等等再出兵!”

    这简直是将天赐良机送到禄东赞的手中。

    大唐慢一步,他就可以更快一步。

    对于向来喜欢去抓住主动权的武媚娘来说,这样的情况简直让人如鲠在喉。

    李治当然听得出来皇后话中的劝谏意思,但在对方话中似有对他的指责之时,他又不免目光一凝,“媚娘这话,是否有些出自私心了?”

    当年让裴行俭前往吐谷浑的决定就是由皇后倡议的,如今也是她更为坚持要对吐谷浑增兵。这其中到底有几分是出于局势斟酌,又有几分是因为弘化公主这位故人呢?

    可转念之间,李治又有些后悔这么说了。

    吐蕃确实已日益展现出了其野心勃勃的一面,若说他们真能联合西突厥与回纥一并发难,只为了在此次两路开战中达成他们的目的,也不无这个可能。

    如此说来,皇后为国事操劳,有此言辞过激也是应当的。

    只是还没等他收回那话,他便已听到武媚娘冷笑了一声:“私心?莫非陛下觉得,我与弘化交好,所以提议给吐谷浑解围就叫做私心?”

    她若真有私心,在从葛萨那里收到战事消息的时候,就应该秘而不发,等到陛下自己去获取边境战报,还能免去了陛下对她下意识的猜忌。

    这提前五日的筹备,到底能为他节省多少事,李治怎会不知道。

    然而他还是将这样的一句话给说了出来,真是让人……好生心寒!

    李治完全没想到,对他方才的那一句,皇后会有这样大的反应。

    下一刻,她竟是一改平日里的端庄风仪,忽然离席而起,在眉目间盛着一派清晰可见的怒火,以居高临下的视角看向了他。

    “非要说的话,难道陛下就没有私心吗?先打西域后支援吐谷浑,不过是因为您很清楚,吐谷浑维系国祚的信念,随着诺曷钵之死还被加重了,他们自会主动做到一些陛下想要他们去做的事情。”

    “什么私心公心的。”她扯了扯嘴角。

    “陛下您想要先让世人知道,来济、杨德裔等人不是您想让他们送死,反而还能在舍身殉国后得到您的发兵,是为私心。您舍不得再多分出兵力承担这场交战之中的损失,是为私心。您想要先保住那些已打上大唐名号的土地——”

    “又何尝不是一种私心!”

    李治额角青筋一跳,怒道:“皇后,你僭越了!”

    第175章

    李治的斥责, 并未让武媚娘有半步的退让,“僭越?我到底是在僭越,还是在向陛下谏言, 您自己分得清楚。何况——”

    “私心这种荒唐话不是您先说出来的吗?怎么倒是您自己先放在心上了?”

    他生什么气呢,不就是把话还回来罢了。

    李治:“我……”

    他分明是不想变更自己的行军策略,也不想给今年的计划横生枝节!

    藏巴高原之上的疆土有多大他心中有数。

    吐蕃逻些城到吐谷浑之间的距离, 比来济一度遭贬的台州到长安都还要遥远。纵然这其中有不少乃是平旷的草原,吐蕃也有白兰羌等各方势力助阵, 吐蕃的调兵仍旧不易。

    这才让李治确信,他所做出的吐谷浑犹能支持的判断并没有错。

    只要今年年末之前西域的叛乱能被瓦解, 吐蕃兵进西疆的道路被成功打断, 免于让大食伺机内寇,完全来得及再行插手吐谷浑与吐蕃之间的战事。

    但站在他面前的皇后,却仿佛已从他的那一个“我”字中听出了他的潜台词, 语气淡淡地说道:“我觉得,陛下还是过得太顺遂了。”

    不是说长孙太尉意图摄权这种事情叫顺遂, 而是在对外战事中,李治一直以来都过得太顺了!

    他父亲在世的时候, 他听到的都是周边各国向着天可汗俯首的消息。

    太宗皇帝、李靖、李勣、侯君集、李孝恭、尉迟敬德等人,在从中原争天下的战事中杀过来后,直接投入到了威服四方的战事之中,让大唐的疆域以一种日新月异的速度扩张。

    到了李治接手的时候,虽然这份过度扩张带来了反噬的结果, 时常出现边境动乱之事, 但这些起火的地方都被快速扑灭了下去。

    就连百济、高丽等地, 都在东征的队伍面前相继被灭国,实现了太宗皇帝在世之时也没能达成的目标, 让他有了一个在祭拜昭陵之时向先帝炫耀的理由。

    他真的,过得太顺了。

    唯独不顺的好像仅仅是他的头风,让他没法像是一个将领一般亲自上战场去。

    那么一点也不奇怪,明明吐蕃袭掠吐谷浑的表现已到了今日这个地步,就连吐谷浑国主都已丧命在了两军交战之中,陛下依然觉得,还可以再等等。

    武媚娘问:“陛下在对外征伐之中的顺利,让您觉得,或许只要给新上任吐谷浑国主的慕容忠以一个合适的敕封,给死去的慕容诺曷钵以一个体面的追封,就能让他们死守吐谷浑,拦截住吐蕃的攻势——”

    “我应该没说错吧?”

    李治目光一震,很难描述皇后此刻更为剖析分明的一番话,到底是不是在直戳他的心窝子,也将他潜藏更深的想法都给掏出在了面前。

    但当他确实无法出口辩驳的那一刻,他心中其实有个答案了。

    方才愤然离席的女子已重新坐了下来,用一种比之前和缓的语气继续说道:“这番话,今日朝堂之上的臣子不可能直接顶着僭越的罪名说出来,但倘若陛下将吐谷浑这番惊变说给邢国公等人听,您觉得,他们会给出一个什么答复?”

    她看似以这样的语气和动作退让了一步,但李治却觉得,她其实没退,还站在那个质问的立场上,带着那一串令人哑口无言的发问。

    以至于在这样的压力面前,李治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说,换了苏定方在此,也会觉得延迟支援吐谷浑是个正确的方略。

    换了英国公,也大概不会觉得,这是什么可以随便由陛下单独裁决的“家事”。

    前阵子他和英国公闲聊之时还听对方说起,他格外遗憾于自己没能参与到高丽之战中,好在如今将自己的孙儿送去了辽东磨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实现了他的梦想。

    那么在吐谷浑与吐蕃的冲突面前,李勣怕是会想要直接请战,让自己以一个将领的身份为职业生涯画上一个终结。

    皇后说得没错。

    倘若他真将今日的这出帝后争论摆在朝堂上,触犯天颜、似有僭越之嫌的皇后,也不过是想要针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