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女子记事(双重生)》 80-90(第12/15页)



    李婠道:“原是刘公公,敢问有何赐教?”那小太监笑道:“我干爹说,‘原先是姓褚的不懂事,惹了李当家不快,昨儿已命他速速离京去,还请李当家不要见怪。’”说着递了个帖子来:“正说要去陈府上送帖子,没想着在这处碰到了,明日请李当家赏脸,入府一叙。”

    菊生接过帖子,递给李婠。李婠笑道:“多谢公公看重。”那小太监拱拱手:“也不是久呆的地儿,告辞。”李婠令菊生给了他包了五两银子,送他走了。

    这厢,褚府外拉行李的车马装的八九个大车,几个小厮呼喝开,人渐渐散了,几个婆子拥着几个姬妾上了车马,后头褚夫人眼红红的,搀着褚当家。

    褚义形容枯槁,头上已花白,杵着拐杖,勉力撑着人走。正待上轿,一眉清目秀的小厮窜上前来见礼,笑嘻嘻道:“褚当家有礼。”

    褚夫人问:“你是哪个?怎地没见过你?”那小厮正是菊生,笑回:“我主子褚当家老相识,见褚当家离京,令我送些离别礼来,不枉相识一场。”说着递出个红封来。

    褚夫人不明所以,道:“这是何意?”菊生笑道:“昨日席上褚当家没给我主子歌一曲,但着实给人助了兴,这些碎银子我主子说,便赏褚当家了。”

    褚夫人听罢,又气又怒:“好个没教养的小娘子,如此睚眦必报。”四下呼喝人来,只不等小厮婆子上前查看,褚义慕地吐出口血来,昏厥在地。

    褚夫人又喊又哭,慌了神,菊生立在边上,远远地回了句:“我家姑娘说,‘只是痛打落水狗罢了’。”说罢,抽身走了。

    欲听后事如何,下回分说罢。

    第89章

    且说酒楼中诸位堂客都到齐了, 瞅着日头渐渐上移,酒菜冷了,也不见人影。众人你瞧我,我瞧你, 心中各有心思, 都不开口。

    沈宏信道:“怕有要紧事耽搁了。”其余人纷纷说道:“是了是了。”又过了三刻, 才听廊外一声唱到声, 众人纷纷收敛了神色。

    李婠进到屋里, 只见七八个昨日见过的豪商分坐一长桌两侧, 桌上堆着各色酒菜,顶头明晃晃“同心堂”三个大字。

    众人起身见过。李婠欠了欠身, 道:“失礼了,半道遇着熟人多说了两句, 回头一看迟了。”众人摆手道:“小事, 小事, 无需挂齿!”又有一人道:“按我说,不是李当家来迟了, 倒是我来早了。”其余人纷纷称是。

    沈宏信又将李婠迎至首座,李婠推拒道:“这如何当得起?”一人道:“不过是一个坐处罢了, 李当家请坐罢。”李婠环眼望过众人,见众人面上都扬着脸, 殷殷勤勤,哪有头次见面的趾高气昂, 笑了笑,坐了。

    吃过一回茶, 说了回闲话。期间一人提壶将杯中酒满上,离了座处, 敬了李婠一盅酒,李婠端起茶来,回道:“不胜酒力,且让我以茶代酒。”

    那商人笑回:“应当的、应当的。”仰脖喝了。李婠坐在原处,其余众人均离席敬酒毕,李婠问起此行何为,沈宏信因回道:“说来惭愧,众位当家与我立了这个‘同心堂’,平日协调捐税,架桥修路,给京中人谋些实利,想来李当家也听过?”

    李婠道:“有所耳闻。”沈宏信接着说:“府尹前些日子说入冬了要拨款搭些粥棚施粥,又要修一修东大街,还有些其他琐事,只这堂里一向以褚当家为先,如今他离京自去了,倒留下我几个大眼瞪小眼的,想厚着脸皮拉李当家入堂主持主持,不知李当家意下如何?”

    李婠道:“入堂一事我求之不得,只其他的,一来我不熟悉,二来年纪轻,资历浅,又怎比得过诸位?”

    沈宏信等人俱怕李婠背后的权势,怕被迁怒连累,此时见李婠推拒,忙又道:“这又哪里的话?李当家再合适不过。”如此三推三拒,李婠最后只得“无奈”应下。

    当下有人口呼李婠“堂主”,命人奉上印子,将一应大小要事说了。

    李婠一一记下,眼瞧着头顶上悬“同心堂”三字,叹了几声。其余人忙问其缘由。李婠叹道:“这名字‘同’与‘铜’相仿,俗了些。”

    此话一出,几人变了脸色,只是过一瞬,又陪笑道:“李当家说得是,如今改姓易代,这名换了也好。只是我等脑袋空空,想不出名头来的,还请李当家赐名。”说罢,命人撤了桌上酒水,摆上笔墨。

    李婠道:“昔日我不知事,也混立了个商会,收拢了些商贩,以我为首。如今又来了这堂,不如两厢合为一处?”余下人纷纷称好,请李婠落笔。

    于是李婠挥笔提下“和合社”三字,众人将引经据典将名赞了又赞,将字迹夸了又夸,即命人将原先匾额取下砸了,一人奉承道:“明日请匠人将字雕出来挂上。”一人道:“我那儿正有块梨花木,回头送上来做匾额。”而后种种殷勤讨好,不肖细说,这里李婠吃了回茶,便告辞了。

    却说这厢,陈昌这日接了老太太与贺夫人等,半道回了衙门问理公事,直至日头偏西才袖手从衙门出来。行至照壁,一同僚见他皱着眉,嘴角下拉,料想有什么烦心事,笑问:“陈给事,早早便放衙了,怎地不家去?”

    这人名唤黄谦,系吏科司务,乃外地人氏,早年间举人,有一老妻替人家洗衣裳赚银子供他读书,后头入了职,有些钱财,便置了两房妾氏,平日捧高踩低,好钻营。

    两人只有几分面子情。如今听他一问,陈昌回道:“方才忘看时辰,黄司务怎也不家去?”黄谦有意结交,道:“也忘了看时辰,陈给事,不如同去吃酒?”

    陈昌斜睨这人一眼,知他品行,心中看不起,正待推拒,又转念想没个去处,于是应下,命小厮回府去信儿。

    黄谦说起清水巷两个姊妹琵琶弹得好,于是二人打马一径往勾栏中去了。

    到了院子中,一妈妈迎出屋,双方见过,妈妈喜不自胜,忙去厨下置办酒菜上席,又命两个女儿陪坐。年长的那个长了双杏眼,弹得一手好琵琶,年轻那个生得一副绝顶好相貌,肤白赛雪,唇红齿白,歌喉甚美。

    黄谦命二人一弹一唱,与陈昌吃了回酒菜。歌毕,姐妹二人上前挨坐陈、黄身侧,举酒要敬他。陈昌见这人眼熟,问她:“唤什么名儿?”那女子回道:“奴家姓晏,单名个茹字。”

    陈昌一听定住,当即变了脸色。在那大梦中,陈昌因着心烦来勾栏吃酒,有天这妓子光溜溜地躺在榻上,硬说他要了人身子,那日已是酒酣人醉,浑浑噩噩不知所以然,陈昌并未细究,只命三七给了银子了事。

    谁知又过几月,这妓子怀了身孕,找上了老太太,惹得李婠大怒,已至二人镜破钗分,不欢而散。

    陈昌本出身巨富之家,自身又长于相貌、人品、才学,父母长辈,亲朋好友无不看重,本自持高大,如今却阴沟里翻了船,怎不恼火?他也不去深究劳甚子破身不破身,只一心认定这妓子与人合谋暗害于他,打定主意要寻根究底,拿回去哄家里妇人开心。

    遂不咸不淡地说道:“好名字。”晏茹听着红了脸。陈昌叫那妈妈出来,令三七取来十两银子,并两匹绸子给那妈妈,道:“这一月不叫如姐儿出门子,家里头来了人也不应叫她出来。”

    那妈妈忙拢了银子,连声应是。茹姐见陈昌相貌,本就相中他,如今喜不自胜,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