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小皇子》 50-60(第1/21页)
    第 51 章
    郑锡心满意足地抢了明年的稻种, 至少给锡城种上。
    郑锡对自己家乡一直很好,这也是锡城愿意守城的原因。
    宫室里吵得唾沫横飞,下了班后, 旁边同是大学士的杜邗道:“郑老先生, 主街那边开间炒菜馆, 宫室御厨出身,要不要去尝尝。”
    郑锡原本打算回家,他在郑国的时候没有跟同僚直接出去喝酒吃饭的习惯。
    就算小聚也要偷偷摸摸的,省得被郑伯阴阳怪气。
    这会当着纪伯的面还在讨论?
    其他同僚显然早就习惯。
    “走走走,我早定好位置, 据说还得了小公子真传。”
    “小公子真传?我不信。”
    郑锡稀里糊涂跟着大家一起,跟着都城百姓一起挤进酒楼门口,还好同僚提前订了雅间!不然还没位置!
    上班的时候吵架是为了发展。
    下班的时候喝酒是为了生活!
    不过大多数官员还是很节制的,特别是需要值班的官员, 匆匆打包立刻回去了。
    明天还要公务的也没有多喝,只是大家一起谈天说地, 不拘什么话题, 聊到哪算哪。
    他们大多数人都在官学里学习过, 还有一部分有见识的贵族子弟, 耘先生几个弟子也在其中。
    更有平民出身的官员。
    在其他国家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一群人, 聊的别提多高兴。
    就连来上菜的小二也能附和高歌几句, 一问才知道, 他也认识字。
    郑锡从刚开始的不安渐渐转变,如鱼得水般融入纪国生活。
    城门外还有劳作回来的农夫,他们携家带口在街上买点小吃, 又或者用蔬菜换点晚餐。
    好多农夫晚上竟然懒得开伙, 累一天了!吃点好的怎么了!
    反正他们的粮食足够吃, 衣服足够穿!
    再有不远处开张的锦绣铺子,是一群锦族人买上好的麻织布,现在不止湛蓝一种颜色,已经快成彩虹色了。
    她们铺子以女子为主导,留着母系社会的习惯,把铺子经营得红红火火。
    郑锡的妾室也买过一块麻织布,给孩子做了件外衣,正适合皮实孩子穿。
    郑锡看看自己的宽袍大袖,要不然自己也做件胡衣,窄袖好像确实方便做事。
    十一月,纪国。
    原本就因为打了胜仗开心的纪国,又因为五月稻的出现,更加热闹万分。
    今年的腊祭显得格外隆重。
    纪伯提倡节俭,故而宫室内里没有什么大的庆祝活动。
    反而民间兴起一股浪潮,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庆祝腊祭,庆祝新年。
    武城,定城,锡城百姓原本还有点不知所措,但在当地官员的带领下,同样又开始了欢庆活动。
    加上沂城跟武城的官道已经修通,原本这两个城是纪国跟郑国的交界处,如今直接连通,成了一家人。
    而现在的边境城池,自然是锡城。
    锡城跟中原一墙之隔,那边是郑国,这边是纪国。
    锡城人本就向着郑锡,早就为郑锡抱不平,现在到了纪国之后,故意在城墙上欢歌雀舞,还煮着上好的羊骨汤给郑国那边看。
    听说你们今年收粮的时候晚了,所以减产了?
    我们没减!
    我们有先进的工具!
    我们还有纪国送来的米面!
    等明年,我们要种上良种!
    郑国那边确实哭哈哈的,巧的是,那块地正好是郑伯岳丈仉选的城池。
    仉选打了败仗,又耽误秋收,导致今年整个郑国都紧巴巴的,他为了讨好郑伯,把自己城池的粮食一股脑送到郑国国都。
    他是讨郑伯欢心了,可自己城池惨得不行。
    对比隔壁吃香喝辣的锡城,郑国城池怨声载道。
    这种情况传到各国,又是一阵感慨。
    看纪国的眼神更加不同。
    周六百二十六年,春天。
    五月稻正式推广。
    五个月成熟,每亩地产四五百斤的稻子,在纪国遍地开花。
    只要收获及时,伺候得当,下半年的时候还能再收获一季。
    等于说只要种五月稻的人户,今年的产量直接翻倍。
    一亩地八百斤稻子,梦里的收获。
    在各地推广的时候,育种工作也并未停止,因为公子钦发现,良种还大有可为。
    可能有一天,一季稻子一亩地,都能有八百斤。
    真到那个时候,纪国再也不会有饥饿产生。
    这肯定是漫长的研究过程,他还要继续努力。
    与此同时,纪国向南边的扩张也并未停止,纪胜再次出发往南。
    现在在南边占城已经很有经验,南边也有越来越多的野人部落愿意加入纪国。
    谁让纪国的名声已经传了出去。
    或许在中原这一块,纪国还在垫底,但放在南边,可以说无往不胜。
    年后的城池建设愈发快。
    很快便跨过三十这个坎,纪凌还特意跑去看了一圈,见各地官员都是认真建城,没有偷工减料,这就放心了。
    可纪国良种的消息,渐渐传到其他地方。
    现在纪国几个工厂生意做的多,来往的商客也不少,消息自然慢慢传出。
    不过传出去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来往商客发现,纪国平民一天吃三顿饭。
    这让客商们咋舌。
    谁没事吃三顿饭啊,钱太多了?还是粮食太多了?
    本以为这是纪国都城平民的习惯,谁知道接触的人多了,他们都是如此。
    问就是,家里有粮啊,而且饿了就吃饭,这点有什么不对吗?
    对是对的,就是太奢侈。
    等了解纪国粮食产量之后,客商下意识道:“不可能吧?”
    麦地一亩收获三百多斤,稻子一亩五六百斤?
    这是什么天方夜谭。
    他可是祁国来的,祁国善于种田,水源还丰富,都没有这么高的收成。
    刚开始只是几个人在聊,时间长了,就连祁国上卿祁喜都听说此事。
    祁喜正在吃水泡饭,里面随便加点盐巴,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但像他只吃白米饭的,其实有些奢侈了。
    毕竟祁国的产量虽然不错,但也没有到人人可以吃起白米饭的地步。
    祁喜手里的水泡饭突然不香了:“稻子一亩地五六百斤?怎么可能!”
    “祁国的稻子一亩地才两三百斤!怎么可能超过祁国?”
    不是祁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