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杂院换夫养娃日常[七零]》 140-156(第35/51页)
了新一轮销售计划。
何玉燕站在玻璃柜台前,看着里面那一套套小孩子的金银手镯、银锁金锁,只觉得做工真是漂亮。
“我们家是专门做玉雕的。贵金属首饰做的不多。但我大哥他们去做了些调查,说是专供这方面肯定销路更广。”
许玲站在何玉燕身边,跟她介绍起这些首饰的来源,以及许家的人一些想法。
“真别说,这么精致漂亮的小手镯,我还真想买。”
何玉燕是真的想买,但家里两个孩子都大了,带这小娃娃的手镯并不合适。再大一点的孩子,带首饰并不安全。今年的治安并不太好。
说是这样说,但来买孩子小手镯的人还真不少。虽然大部分都是买那种小小薄薄的银镯子,但确实卖得挺不错。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有进来的客人,正在讨论许家首饰的价格,跟孙家相比贵了些。
何玉燕:“孙家的那些东西,真的货真价实吗?”
不怪何玉燕这样问,实在是孙家的店铺卖的东西,价格确实不贵。这种不怎么赚钱的买卖,还经常花功夫搞活动,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许玲摇头:“要说特别好也没有,但也不差。虽然没我们家做工那么好。但那个价格买到确实划算。”
提到这里,许玲苦笑。实在是他们研究过孙家的经营模式,核算下来发现他们的利润率很低。他们能模仿,但没必要。真搞那么低的利润,像她爸说的。还不如回去卖烤红薯。
何玉燕听到这个比喻,跟着笑了起来。
“还别说,卖烤红薯能赚不少。我们那胡同就有人靠卖靠红薯,买了个小平房的。”
丁香胡同的那些老邻居,很多一辈子都是家庭主妇,也没啥生意经。她们在何玉燕的建议下,有卖烤红薯的、有卖茶叶蛋的。也有卖馒头包子豆浆馒头。反正卖吃食的人不少,都能卖上价格。就是卖炒瓜子,也有人赚了不少钱。
总的来说,大家都能在市场上赚到钱。除了那些还固执着工人岗位的。
许家这接二连三的行动,总算是给自家店铺增加了不少营业额。
一个月过后,客流量稳定了下来。经过统计,登记的会员一共有三千多人。
三千多跟孙家那一万三千多的会员不能比。但这也是一个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店铺的会员数量差距逐渐降低。
三个月后,也就是82年的9月,两家的平均客流量差距基本上没有多少。虽然会员数量的差距依然很大。但实际客流量差不多。
这个时候,何玉燕之前购买的那个房子,经历过推到重建,目前已经装修完毕。所有货架、文具已经进场。就等选一个好日子,就可以直接开业了。
而慢何玉燕一步买房子的孙筱柔,她家的店铺却提前完工。并定在9月中旬的一个周末,直接开业了。
开业当天,自然是一大盛况。
不少北城的媒体记者都被邀请过来拍照报道。甚至,还邀请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过去剪彩揭牌。
这店店直接打着港商的旗帜,加上已经增加到的一万八千多会员。这开业仪式就显得十分轰动。
很多会员早早得知消息,来到这家新店门口排队。
何玉燕同样也过来瞧热闹。
虽然很不喜欢孙筱柔跟董建设。但他们这种为了店铺造势的手段,确实很适合这个年代。
这家店铺提前半个月就在全北城各大报纸打广告。
何玉燕家订了很多报纸。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广告。
除了广告,听说开业当天会员购物直接五折。这个折扣,简直是何玉燕这个外行听了都要感叹的程度。
虽然许玲说按照利润来计算,孙家店铺那些首饰的成本不会超过三折。换言之,就是五折也有赚头,就是赚得少而已。
因为知道孙家这种压价的手段,许家不准备跟他们在新店这里打擂台。因为真的打不过。
许玲甚至直接拉来楼解放,准备一起过去凑热闹。
何玉燕见到她过来,忍不住感叹这姑娘心真大。
“这里人好多啊!”
因为人多,何玉燕他们几个没有直接跟排队的人挤。而是一起站在文具店二楼的阳台,直接低头就能看到隔壁的隔壁孙家珠宝店的情况。
虽然看不到全貌,但那大大的落地玻璃橱窗,以及那泛着金黄色的灯光,都能让人看出这家店的装修很豪华。
这样的店铺在北城还是很少见的。就是之前孙家的那家店,也没现在的这家那么豪华。
“他们这样挤来挤去,也不怕被踩到。”
何玉燕趴在栏杆上看着底下汹涌的人1潮,觉得大家为了领那免费的礼物,真是要拼了。
很久没放假的何三哥,今天特意放假过来看热闹。
听到妹妹的话,呵呵笑了两声:“我刚已经给单位那打了电话。附近有个派出所,很快就有人过来维持秩序。”
听到这话,何玉燕安心了。虽然底下很多人都是过来领免费礼物的。但真发生意外的话,就真不行。
等公安同志过来维持秩序后,就看到排队的人重新恢复秩序。然后负责拍照的记者闪过灯不断。就跟大明星出门一样轰动。
看着看着,何玉燕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不对,那些记者,有些不是北城的对吧!”
准确来说,是不是有一部分来自港城?
顾立冬听到媳妇儿的话,低头朝记者堆看过去。果然看到好几个衣着打扮、言行举止不同的人。
何三哥这个时候说道:“那是港城有名的八卦周刊杂志记者。”
何玉燕愣了愣,马上反应过来:“不是吧!孙家这么能干?居然直接把人从港城吸引过来,就为了拍个照片?”
但何玉燕又想到最近这一两年孙家人频繁上报纸的原因。
孙家并不是啥豪门贵族,但显然一直有人在报道他们家的事情。
看过很多港城寄过来的报纸杂志,何玉燕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还是有问题。就是何玉燕想不通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等你店里开业的时候,肯定闹不出这样大的阵仗。”
何三哥见妹妹若有所思的样子,直接打断她的思考。反正有些事情他们已经有了眉目,就差实质性的证据了。自家妹妹虽然能干。但何三哥不想让她太操心。
孙家新店的开幕,自然在第二天上了不少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
特别是港城的报纸,基本上孙家人霸屏。当然,孙家人在公开场合,也只认孙筱柔是个干女儿。
当何玉燕拿到港城的那些八卦报纸时,简直笑得不行。
港媒的笔总是特别犀利。说起孙家的发家史更是毫不避讳。当然,对于孙筱柔这个真太子女,被迫变成干女儿,更是有着多种猜测印证。
甚至,还有港媒神通广大。拿着孙家人的照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