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年少: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承平年少》 100-120(第18/27页)

开她的手, 又命人拿了手筒来,替她戴上:“出去走走吧。”

    又是一年岁末。沿途的张灯结彩依稀有了新的花样, 过年么,理应多多地热闹。

    可惜人还是太少了。宫女内侍们是不敢肆意笑闹的,这不是属于他们的天地。

    宝珠想到自己不在, 连陪着太后玩牌的人都不齐, 不禁一阵感慨:上了年纪的人盼望什么, 她心里都知道。

    那皇帝呢?等她走了,皇帝会觉得冷清吗?

    眉舒不见, 善善也不见。太后一句都没有问起, 宝珠怎么可能猜不到缘故。

    她只是不想深究了。

    “在发什么愣?”皇帝笑问她,宝珠定神一瞧,才发现二人不知不觉走到芷兰院前。

    芷兰院虽然暂时没有了主人, 但里里外外仍是井然有序的光景。

    宝珠停下脚步,问:“长公主近来如何了?今日也没见到她。”

    “那回病好了以后,她便跟着乔太妃一块儿吃起斋来,倒果真健朗了许多,可太妃看在眼里,还是忧心得紧。”

    怎么能不忧心?明明是金枝玉叶,无比娇贵的姑娘家,却过早地无欲无求起来,仿佛一眼已经看到了尽头。

    皇帝见宝珠蹙眉,不愿多谈这些烦扰之事,携了她的手跨过门槛:“来。”

    “从前我一直想将你留在两仪殿。我数过,从宣政殿过去,只要一百零三步;即便实在抽不开身,支起窗户,远远地也能看见。”

    可惜他们今夜要在麟德殿守岁,他的心愿还是不会实现。

    宝珠将手从他掌中抽出来,说:“你去那边屋子里,我试试能不能从这边瞧见。”

    皇帝明白她的用意,抿了抿唇,沉默片刻后点了头,依言转过身去,缓缓地往宣政殿走。

    这一次不知为何,走了一百零五步。水磨清砖台阶就在眼跟前,皇帝回过头,宝珠还站在原地。

    夜色渐渐深浓,华灯溢彩而斑斓,一时间看不真她的面容,皇帝只是直觉,她落泪了。

    他几乎本能地要迈出步去,然而不过旋即,他生生扼制住了这种冲动——奔向她之后呢?劝她不要离开吗?

    她今日进宫来,正是为了陪他度过这样一天,假使他们不分开,往后的几千个日子,她都会这样度过。

    他不用去问她喜不喜欢,单他自己置身事外地旁观一时,已经感到沉闷厌倦。

    皇帝能够出宫的机会很多:四时之祭、年节盛典,甚至只要有足够的护卫,他可以如同普通的百姓一样,随意地在繁华的街市酒楼行走。

    后宫的女人们则不能。她们的所有出行,必定是陪伴着皇帝一起。为了使他不至忘记她们的存在,她们时时刻刻都准备着博取恩宠。

    他不忍心宝珠也被迫变成那样。

    彼此百转千回的工夫,实则也不过一弹指而已。宝珠终是走到他跟前来,拉住他笑道:“快到时辰了,咱们就往麟德殿去吧。”

    麟德殿前长公主的肩舆刚落下,她拢了拢斗篷,被宫人搀着立住了,瞧见不远处皇帝和宝珠走来,便在原地等候着见礼。

    皇帝忙让免了,宝珠又拉着她,为她理一理兜帽边沿出的风毛,问她冷不冷。

    长公主笑着摇摇头,说:“下午睡得久了,起来还嫌燥热呢。”

    宝珠观她气色,确实比往常好些,便道:“那更不能吹着风了,乍暖乍寒最伤身子。”二人携手一同进了殿中。

    殿中灯火辉煌,锦围绣屏,地心大鼎里焚着百合香,馨馥阵阵。上首及两旁分设紫檀透雕桌案,其上陈着饤盘果饵;旁边各伴一小几,乃是旧窑小瓶里点缀些“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却拢共只有八''九席,摆着矮足短榻,搭着皮褥靠背。

    四王夏侯祈及宁妃、孟昭仪已到了,便纷纷站起身来向皇帝行礼,又互相厮见一通。

    皇帝将上首正位让于太后,自己在东侧席上落了座,见宝珠与长公主尚有话说,便也不催促,只默默望着她。

    宝珠正向长公主问起西苑的长辈们——乔太妃找太后说话,片刻就来,至于其他太嫔们,许多自觉年少位卑,并不是场面上的人,宁肯留在各自院中,倒还自在些。

    宫女内侍、乐舞伶人来往穿梭、各司其职,一派繁华鼎盛,越衬出这些骨肉至亲的寥落孤清了。

    一时太后及乔太妃驾临,这便开宴,丹陛大乐奏响。

    乐止后,皇帝亲执壶,为太后、太妃斟酒,而后率着宝珠及弟妹向她二人拜礼。随即则轮到宁妃、孟昭仪祝酒。

    太后笑饮了酒,道:“今晚都是自家人,就不必拜来拜去了,大家一块儿吃酒取乐就是。”

    众人齐声称是。孟昭仪入席归座,一旁侍立的宫人便欠身为她挟取第一道菜,她顺势往上首瞄了一眼,那位密国夫人的桌围,赫然就是皇后的仪制。

    太后免了后续的拜礼,便是为这个吧。

    “你我的约定,母后并不知晓,你无须放在心上。”筵席过半,雅乐换作了南戏,众人都看得入神时,皇帝朝宝珠这边倾身过来,低声向她说道。

    宝珠点了点头,见他目光尚且清明,两颊却有些春''色,便剥了一枚蜜橘悄递给他。

    太后不愿她正位中宫,但同样不放心她离开京城,皇帝瞒着她,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权宜之计。

    快交子时,宝珠担心稍后放烟花,元子恐被吓着,便起身暂且离席,往暖阁里去了。

    元子倒睡得很熟。齐姑姑说,下午恭王殿下来,逗他玩了个把时辰,这会儿是玩累了。

    “老四来做什么?”跟着进来的皇帝闻言便问道。

    “原本是来向太后娘娘请安的,因为乔太妃正和太后娘娘说话,恭王殿下便等了一阵。元子瞧见了,自个儿就开口招呼客人呢!”

    皇帝听着抬手刮了一下元子的鼻尖,也就作罢了。

    老四是个蔫儿坏,不过这几年行事还算恭谨,自己也不曾苛待他,十岁上便封了王爵。兄弟俩虽说不上多么亲厚,他来给太后请安,顺带看一看元子,伺候的人到底没有理由阻拦。

    宝珠将孩子抱起来,见他睡得出汗,拿出手绢来替他轻轻拭了,又问皇帝:“你这会儿出来了,大伙儿找你不见可怎么好?”

    皇帝一笑:“哪就缺了我一个?母后她们看戏正高兴呢。再者你不也出来了?”

    宝珠说:“都知道我带着元子的,一时不在跟前,长辈们自是体谅。你又有什么缘故?待会儿见不着人,可了不得。”

    皇帝不以为然:“小篆留着呢,问起来再应对就是了。”

    宝珠不再说什么了。她心里何曾不明白:他无非是想与自己多待一刻罢了。

    元子许是渴了,咂了咂嘴。宝珠让取来他平日用的小银匙,舀了些温水喂他,元子吮了。

    宝珠因问:“早前吃东西了不曾?”

    齐姑姑答道:“睡着前才用过一盅儿小米粥,配着太后娘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