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老爷子他飒爽又威风》 130-140(第9/19页)

身强体壮的绑也得绑出来。

    蛊族近亲繁衍太严重了,外面的男子顾虑蛊族规定,和秘密巫术,不太敢与之结亲,那就只能往同在这片深林里,生活的其他族群里找人婚配,打散了他们混居在一起,不用几十年,应当就成一家亲了。

    等年轻人适应了外面的生活,那些不肯出来的老者,也就会为了一家团圆往外迁移了,总归,深山里的生活是不可能有外面便宜的。

    酉十七见自己东西带到了,就眼巴巴的看着崔闾,崔闾无奈摇头,只能回到桌前伏案回信,且这信还不能写短了,写短了等下次太上皇来的信里,指定要怨气丛生,怪自己与他无话可说,或者是不是有了徐、梁二人为知交,将他这个老知交忘脑勺后了的酸言酸语。

    崔闾只能事无巨细的,将近日自己安排下去的事情一一道来,末了,还得问上一句,“君上何时归,臣甚念怀”为结束语。

    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信中的角色扮演,就从兄弟,转移到了君臣上,也没有上下尊卑之念,透不出什么阶级之分,就好好的,太上皇跟突然抽风似的,用打趣的说词,调侃他贬妻为妾的事,崔闾又不是个嘴上饶人的,就用君臣来回怼。

    反正,谁也占不着谁的便宜!

    等墨迹风干,崔闾又让乌灵将准备好的干净衣裳,和一些吃食给酉十七带上,如此,这一日的太上皇也就打发了。

    太上皇:……

    第135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崔闾没有料到毕衡会找到荆南来。

    算算时间, 韩元恺应该带着圣旨进了和州。

    毕竟曾是帝党的中流砥柱,已经因着一通骚操作丢了脸,此次若再大张旗鼓的罢了他的官, 哪怕有别的官职可抵,也难免要成为对家暗戳戳,离间其他寒门官员的说辞, 给这个老臣的最后体面,也是不想太寒和州衙署一众人的心

    毕衡除了大局观不行, 在任上为官, 对于衙署官员和治下百姓,那是有着清廉好官的名声,其人在和州的民望是不差的, 尤其这次给和州百姓发放免费的海盐之举, 更得了一波民心威信。

    他早早便将与江州合作开凿河渠的事, 给宣扬了出去,并且信誓旦旦的对外扬言, 其与江州总督崔闾之间的友谊,坚不可摧,有着二三十年的深厚情分。

    徐应觉作为他的友邻州府,且两人还属同派盟友,比之梁堰又自觉亲近了不少,因此, 当荆南内里出现变化后, 他第一时间就给毕衡去了信,想借着他与崔闾的关系, 讨一波巧,哪料毕衡久无回应, 而他却巧合的与“崔怀景”建了交,如此,他倒却忘了还有毕衡这一层关系,等毕衡突然上门拜访,他还惊诧的不明所以。

    彼时他正在家中宴客崔怀景,这次只他单独请的人,且拜托了病体刚有起色的夫人,亲自定的菜单,监管着小厨房弄的席面,目地就是为了显出他对崔怀景的重视。

    徐夫人在宴席开始前,由小丫鬟扶着出来与崔怀景见了一礼,很温柔婉约的一个小妇人,看得出来身体确实赢弱,走才没两步路,就脸色煞白,香汗淋漓的,在徐应觉的搀扶下,向崔闾表达了他赠药的感激之情。

    崔闾当然是谦词连连,并附上了一张单方,那是他来赴宴时,特地去找了鹜术要的,徐应觉替妻求药,自然是说了具体病症的,崔闾将之说与鹜术听,后者只略一思索,便给他拟了养身的方子,比之财帛什么的,这显然是一份诚意十足的礼物,因此,徐应觉夫妻更觉“崔怀景”其人可交,待之比宴前准备的更加热情。

    两人边吃边喝酒,也没有旁人陪,就在徐家偏院的花房内,搭有一个全景玻璃亭,四周鲜花着锦,看着非常灿烂美丽,隐隐花香随风送来,伴着其间行走的婢女,和闪烁着一角裙摆的舞姬美人,营造的一种朦胧心跳之美。

    徐应觉边饮宴边观察崔闾,想从他脸上看看对于美人之想,若有那意思,便当是回礼送了,可惜他细观了半天,也没见崔闾脸上有半刻对美姬的迷馋,只有单纯的欣赏而已。

    他既有在高门富户里攀爬的本事,与人作联也是一项建交业务,这美姬自然不是他养的,连这花房也不是他财力能支撑的,都是最近为了与崔怀景加深情谊,从其他府宅化缘来的。

    当然不是说像出家人那种化缘,人家与他这些东西,想的自然是荆南内里业务,那么大的土地面积,等建府之后,首归的便是衙署产业,地契什么的都肯定在崔怀景这个当府官的手中,那些人想染指荆南地产和林木草药生意,自然是买卖固定资产更便宜。

    他现在拉的就是这门生意,且若他自己有财力,也很难不动心内里一片无主之地。

    崔闾与他酒过三巡,也大致懂了他的意思,这徐应觉呢,是帝党没错,但他支持皇族,与真北境帝党还有一个不同,他并不十分坚定的是支持太上皇的均田制的,他是当今武涛的帝党,不是太上皇凌湙的帝党,其言词里的意思,是觉得太上皇行事太过极端了些,有些想法也太异想天开了些,一番推心置腹之意,是想让崔闾用荆南地契变现,与地方小世族世家搞好关系,拉拢他们,以此壮大现今帝党的威势。

    他的思路有一部分是对的,就是以点及面的,用穿透全国各地的小世家豪门,与京畿大世勋形成抗衡之力,与太上皇现在整合贫苦百姓,先分贫瘠不毛之地,再包围富硕丰饶区,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不同的就是发展对象,没有购买力的贫苦百姓,被他摒弃在了拉拢圈外,他可以为治下百姓求挣钱门路,却并不想拉他们一起参与到固定资产分配当中来,可能潜意识觉得,就凭他们的能力,即便得到了土地,也可能守不住,会像早前、早早以前那般,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而将手中的田地典卖出去。

    所以,不如一开始就不带他们玩,没有想头就不会有期待,更不会有失去后的痛苦,本质上,他是对太上皇制定的新政,并没有信心。

    崔闾捏着酒盏,故作沉吟,“徐大人说的那几家,是真真的有意投诚当今,愿遵当今以为马首是瞻?”

    徐应觉捧杯闻言大喜,脑袋连连直点,“崔大人,徐某可与这几家的嫡公子们交好几年了,透过他们也能窥出其家主近些年的行事手腕,都是年久积善人家,对下人与门下佃农都非常仁慈,他们离京那边太远,且家门不够那边大人物看的,所谓世族统一战线之说,很轮不到他们理会,只要咱们稍微拢一拢人心,他们指定就以当今为首,听凭召令了。”

    崔闾笑了一声,斜睨向他,提醒道,“荆南地大物博,产物颇丰,他们之前是够不上京里大世家,之后得了这些土地财力,是不是就有资本入了那些人的眼了?徐大人,你这个不是拉拢,而是给他人做嫁衣吧?”

    徐应觉叫他噎了一下,张嘴数次哑了火,确实,他没往那方面想过,只想着能就近拉拢一批人就拉拢一批,总好过全大宁世族,不管大的小的,都跟帝党二心要好,且他时常有种危机感,总感觉万一太上皇的兵力不那么强盛后,就武氏皇族那一家子,还能不能把皇位坐稳的忧虑。

    天下大财,尽归世族勋贵手中,连铜铁矿都与皇族平分秋色,若不是前掌兵者的强横威力在,怕这天下早没有这样安宁了,可就这形势,也随着久无消息的太上皇,在减小、势衰。

    他是必须在站在帝王身边的,否则以他的出身,这辈子都可能混不进三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