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 第 77 章【VIP】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直播考试,从开国皇帝开始》 第 77 章【VIP】(第2/3页)


    听着天幕里的对话, 赵顼差点没控制住伸出尔康手,“!!”沈括你居然背着朕动用积分,用了也就罢了,居然还把书借给别人,还不要谢礼。

    赵顼:好气哦!!

    考试没他的份,系统商城没他的份,群聊也没他的份。

    更气的是,他居然现在才知道他的臣子们过得这么好!

    想到全是宝贝的系统商城,赵顼就难受,王安石、司马光、苏轼苏辙、沈括……他这么多臣子都在上面,多他一个怎么了?

    *

    洪武位面

    朱元璋气到拍桌子,“怎么他们就可以十积分一本书?要是这么算,他们的种子岂不是才999一份?”

    【明太祖朱元璋】:你们的丹药种子都什么价?其他东西又是什么价?为什么我们大明的书二十积分一本,你们才十积分一本?还有我的丹药……

    朱元璋无师自通戳了戳李世民和刘邦的头衔。

    唐太宗位面

    【朱元璋对你使用了戳一戳】

    正在惊讶各朝代物价不同的李世民听到提示音一怔,朱元璋?

    难道是来问物价的?

    打开群聊,李世民挑了挑眉,果然是来问物价的。

    看到朱元璋那边贵了一倍的丹药、种子,李世民若有所思,心道难道是越往后的朝代越贵?

    【管理员李世民】:我这边兑换丹药和种子需要的积分是……,不知秦皇汉武那边需要积分几何?我们对一对?

    要不是上面那几个人挑破这事,估计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呢。

    ……

    正当群聊里在对各自位面的物价时,天幕上响起了熟悉的提示声。

    模拟考场外

    【各位考生请注意,下面播放一则通知,本轮考试将在15:00开始,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难度:三颗星;满分100分,60分及格。参考人员:历朝历代知名物理学家。】

    【请各位考生听到广播后提前进入考场,做好考试准备。】

    广播响起那一刻,在场的本能地竖起耳朵,主要听考试时间和考试难度,听到考试难度三颗星时,众人愣了一下,三颗星!!!

    考试难度加大了?平时不都是一颗半或者两颗星吗?

    刚买了书还没来得及翻的人下意识地看向沈括, 物理有这么难吗?

    “沈兄,书中都有什么内容?”郭守敬开始慌了,对沈括的称呼都变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修了bug,武则天在70章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一行不是她那个朝代的人,把那段给修正了。另外这是我能找到的所有物理学家了,在物理学方面有研究的,有成就的,被称为物理学家的。如果有漏下一场吧。

    1、墨子

    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在力学方面,墨家给“力”下了符合科学的定义。对杠杆平衡的研究,不仅考虑到力的大小,而且考虑到力臂的长短,实际上提出了力矩的概念。可以说,墨家已经发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此外,墨家对运动和时间、轮轴、斜面、圆球运动以及浮力等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在声学方面,墨家的突出成就是把固体传声和声音共鸣在军事上的巧妙运用。

    在光学方面,墨家研究得更多。他们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此外,墨家对飞鸟的影子、物体的本影和半影、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现象等,也都作了许多研究。

    代表作《墨经》

    2、鲁班

    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他发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鲁班尺。又如墨斗、伞、锯子、刨子、钻子等,传说均是鲁班发明的。这里面都包含着原始的物理科学知识。

    鲁班还是一个很高明的机械发明家。他制造的锁,机关设在里面,外面不露痕迹,必须借助配合好的钥匙才能打开。《墨子》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这可不可以认为,是原始航空科学的先头兵鲁班还改进过车辆的构造,制成了机动的木车马。这种木车马由木人驾御,装有机关,能够自动行走。

    3、张衡

    张衡关于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方面,除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以外,张衡还发明了指南车、“独飞木雕”和机械日历,并改良了漏刻的构造。指南车是双轮马车,内置齿轮装置,即使行驶时多次转向,车上人像亦永远指向正南;张衡所造指南车在汉末战乱中被毁。自飞木雕是一只木鸟,有羽翼,腹内有机械,能飞起,张衡《应间》曾提到这只能飞的木雕:“木雕犹能独飞”。李约瑟推测自飞木雕以弹簧为动力,有推动直升陀螺的螺旋桨。张衡在漏刻使用虹吸管(称为“玉虬”),代替壶底的漏咀,并在贮水壶和受水壶之间加入一个补偿壶,使计时更准确;受水壶盖上铸有个小塑像,左手持着可以上下浮动的垂直指示杆(“漏箭”),右手则指向指示杆上的刻度。机械日历“瑞轮蓂荚”像浑天仪一样,都是水力推动的,能显示月相和朔望月的天数。有学者认为“候风地动仪”其实是指风向仪和地动仪两种仪器,这种风向仪是鸟状的,能随风转动。

    4、祖冲之

    祖冲之关于物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方面。他设计制造过水碓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等。在中国古代指南车的名称由来已久,但其机制构造则未见流传。三国时代的马钧曾造指南车,至晋再次亡失。东晋末年刘裕攻长安,得后秦统治者许多器物,其中也有指南车,但“机数不精,虽曰指南,多不审正,回曲步骤,犹须人功正之”。南朝宋昇明年间(477-479年)萧道成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有也。”祖冲之所制指南车的内部机件全是铜的,它的构造精巧,运转灵活,无论怎样转弯,木人的手常常指向南方。

    5、一行

    一行在物理学上的成就是用“浑天铜仪”、“黄道游仪”等仪器,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多次测定了二十八宿距天体北极的度数。从而发现恒星在运动。根据这个事实,一行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肯定也是移动的。于是推翻了前人的恒星不运动的结论,一行成了发现恒星运动的第一个中国人。英国天文学家哈雷也提出了恒星自己移动的观点,但比一行的发现晚一千多年。

    6、沈括

    沈括对物理学研究的成果是极其丰富的。《梦溪笔谈》中所记载这方面的见解和成果,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他对磁学的研究成就卓著。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的偏角问题。在光学方面,沈括通过亲自观察实验,对小孔成像、凹面镜成象、凹凸镜的放大和缩小作用等作了通俗生动的论述。他对我国古代传下来的所谓“透光镜”(一种在背面能看到正面图案花纹的铜镜)的透光原因也做了一些比较科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