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曲: 22、星月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破阵曲》 22、星月(第1/2页)

    正说着话,照水进来似是有事要禀。

    朱缨抬抬下巴,示意她说。

    “尚宫局挑选的宫人已给静王送去了,静王殿下看上去很是欣喜,正在殿外等候,欲面圣谢恩。”

    “静王?”

    一旁的周岚月听着不由瞪大了眼,把声音压低道:“那是李士荣的亲外甥,陛下还是少招惹。”

    李家蠢蠢欲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静王是李氏所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朕明白。”朱缨自己有分寸。

    她本也不欲与他走太近,只是想让这位弟弟在宫中的日子过得好些,不至于让旁人见了说大魏天子心胸狭隘、苛待手足。

    于是她吩咐照水:“跟他说朕在议事,谢恩就不必了,让他早些回去吧。”

    照水出殿把话传到,便行礼离开了。

    刚过晌午,日光依然毒辣,重重玉阶下朱绪缓缓站直身体,身后随从慢他一步起身,接着利落上前,为他掸去衣上尘灰,又整理衣摆。

    他的教养嬷嬷无端坠井惨死之事在宫中已传开了。

    早上方从景阳宫出来,便听陛下担心他受惊,于是安排了新的宫人伺候,俱是尚宫局调教出来的聪慧能干之人,又恭敬周全,用起来不知比齐嬷嬷强了多少倍。

    朱绪带着人向住所方向走,在无人注意时勾起一个笑。

    姐姐分明想对绪儿好,又为何要把绪儿拒之门外呢。

    ---

    朱缨一连恹恹几日,直至收到了谢韫传来的第一封家书,得知他已顺利进入蜀州境内,这才心情明媚了些。

    朝中风平浪静,每日就是遥遥观望西北战事和蜀地灾情,她一人在宫中无聊,准备与陈皎皎一起出去散散心。

    朱缨对皇宫之外的地方并不熟悉,被问起想去哪里,只说想挑几件新鲜首饰戴。宫中的珠钗簪花虽是华美,但墨守成规,在花样上便逊色了些,反倒不如民间匠人所制精巧新颖。

    陈皎皎听她这样说,引着车夫绕过两条街,最后将马车停在了一家名叫珍玉坊的店铺门前。

    “进去看看吧,姑娘。”在宫外不能唤陛下,她便像上次偶遇那样称了姑娘。

    朱缨点点头,和陈皎皎一前一后跨进门槛。

    这家铺子是魏都中数一数二的大簪坊,但此时客人不多。掌柜眼光毒辣,见二人装束便知来了贵客,当即放下手中算盘起身来迎,殷勤道:“二位客人,想买些什么?”

    一楼的首饰成色平平,朱缨看不上眼,直接上了二楼。

    那些被束之高阁、贵女有重要场合才能狠狠心买下的头面珠钗,被她随意一指,眼睛眨也不眨便命人包了起来。

    掌柜乐开了花,弯着的腰也更低了几分。

    朱缨这次出来就是为了放松,才不担心露富引起麻烦。

    除了给自己挑了一些,她也没忘了陈皎皎,镯子耳铛簪环一个也不少。

    皎皎起初被问起喜不喜欢,还能含笑点点头。到后来见朱缨选下的越来越多,仍然没有停手的迹象,便微微皱了眉,低声提醒道:“姑娘,够多了。”

    朱缨刚要拿起锦盒中的珊瑚镂金镶珠步摇一看,被陈皎皎这么一说才顿了顿,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包下的东西,手放下咳了一声,跟笑如开花的掌柜道:“就这些。”

    掌柜忙不迭点头,招呼小厮将东西细细包好。

    等待的间隙,朱缨随意扫视了一圈,无意间瞥见一旁博古架最高层摆放着的一个金丝镶白玉的檀木盒,看上去十分精巧,不由让人好奇里面放着什么物件。

    她出声询问,掌柜笑着欸了一声,将那木盒小心地拿下来,放在桌案上。

    木盒打开,细柔的玄色锦缎间横躺着一支蓝水翠玉长簪,玉质莹润,沉淀着清澄的光,一看便知价值不菲。样式也极为别致,温润的翡翠被雕刻成两株玉兰,花瓣卷曲舒展,其上甚至还有几滴水珠将落未落,栩栩如生。

    朱缨欣赏了一会儿,之后一笑,也没问价钱,径直对掌柜说:“这个也要了。”

    ---

    从珍玉坊离开时还早,朱缨吃腻了御膳,本想就近寻一处酒楼用晚膳,可皎皎说外面不安全,坚持把她劝回了宫。

    世间女子大多喜爱精致华丽的饰物,朱缨也不能免俗。

    今日难得无事,用过膳,二人便在寝宫里拿着买下的新首饰捣鼓。

    朱缨坐下喝茶,听陈皎皎在身侧“咦”了一声。她不禁疑惑:“怎么了?”

    “原来陛下右手掌心有颗痣。”

    陈皎皎盯着她手,奇道:“皎皎的兄长手心也有一个,就在左边。从前原是没有,竟是不知何时长出的,那次发现了想看,兄长还不让。”

    她笑了一下,眼含希冀,“我听闻手心有痣之人会一生大富大贵,生活无忧。”

    朱缨挑眉,下意识去看自己掌心的痣,无奈道:“确实是大富大贵。”

    可这无忧却是难。

    陈皎皎听懂了她的未尽之言,轻声安慰道:“待到四海清平,无忧也不是难事。”

    “但愿如此吧。”说是这样说,但真正想要实现又谈何容易。

    朱缨笑了笑,没有将这个沉重的话题继续下去,而是话锋一转,用方才陈皎皎的话祝福道:“那朕便祝愿皎皎和你兄长余生都能大富大贵,生活无忧。”

    “陛下也要无忧才好。”

    烛火下陈皎皎的神情满是认真。朱缨心一暖,点点头,将杯中热茶一饮而尽。

    “今夜的月色十分明亮。”

    她侧首望向窗外,道:“你瞧。”

    陈皎皎循声看去。

    魏都繁华,人潮喧闹,大多时候难以看到星星,而今晚月色澄澈,云被阵阵风吹散,让星星也冒出了头,正挂在天边闪烁。

    她怔怔望着天空,之后却又突然垂下头。

    朱缨发觉她的异常,问道:“不喜欢赏月?”

    “没有,只是想起了家乡。”

    陈皎皎平复了心情,翘起唇角笑了一下,道:“记得在北地时,每晚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色,满天都是星星。到了冬天更是好看,脚下是厚厚的雪,抬头又能看见很大很圆的月亮,星星好似也离人很近,总觉得伸手就能摘到。”

    “你这是想家了。”

    朱缨眼中温软,她理解这种滋味,“身为质子不易,朕只愿你能将魏都也当成自己的家。”

    这样的话终究是苍白,她抿唇。

    “朕与你一样,同是自小离了家乡,身边无亲人照拂,只能在静夜无人时望着天发呆。江北景致宜人,星月明澈,不似魏都这边山原沟壑,常有漫天的尘土。可那时朕偏生觉得,还是魏都的夜更好看些。”

    “陛下在江北思乡,想必宫中的先帝和长公主也是同样的思念您。”

    陈皎皎垂着眼,闷闷道:“皎皎思家,可父母与幼弟在一起,不知有几分念着皎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