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164章 辛苦忙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沉浸式围观》 第164章 辛苦忙(第2/3页)

。我是说,如今外边纷纷扰扰,很多人在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长此以往并非是什么好事呀。”

    这个人说到这里,又重新坐回了书架旁边:“我上午听到有人说想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上本奏明圣上,要杀一杀这一股不正之风,我正在犹豫要不要跟着一起呢。”

    坐在窗户边的人问:“为什么犹豫?这本来就是不正之风,难道不应该向皇上进言吗?”

    林如海微微一笑:“这跟百姓有什么关系?不管是那些涨价的东西,还是娘娘回去省亲,跟百姓有关系吗?”

    坐在书架边的人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如今涨价的都是一些本来就贵的东西,像是那些南方来的好绸缎好茶叶好香料......有哪样是百姓买得起的?

    现在布料都在涨价,可是那些粗布又没有涨,以前多少钱一尺现在也是这么多钱。所以想着还是别凑热闹了,让这些权贵们狗咬狗去吧。”

    坐在窗边的人说:“就眼下来看,这一些东西是没涨价,但是慢慢的就会涨价,像是粮食,像是布匹......到时候涨价带动着所有东西一起涨,我心里面总有一些发愁,怕到时候别说百姓了,咱们这些靠着微薄俸禄过日子的都过不下去。”

    坐书架边上的人说:“先别愁,先慢慢等着看。如果是苗头不对了,咱们再出来说话。反正这事儿已经惹得整个京城里面躁动着,咱们翰林院这么安静的地方也知道了。想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看来也是一句空话了。

    像这样的事儿,宫里面还没有说是真的假的,现在全是外边传的消息,也不知道是怎么传的,反正那些人都信了。”

    要是宫里面承认了,这些文官还能一块儿跑到皇帝面前喷他,势必要用口水淹的他立即迷途知返。

    但是皇帝什么话都没说,没下圣旨,没发口谕。外边的人都信了,文官们还不能跑出去喷他,一时弄不清楚皇帝到底是不是个受害者......

    所以文官们个个拔剑四顾心茫然,一腔火气不知道冲着谁过去,看每个人都像受害者。

    林如海回家之后,老管家掀开轿帘,林如海问:“宝玉今日读书读的怎么样啊?”

    “还好,走神了几回又给叫回来了。比半个月前写的文章好一些,就是这几日死气沉沉,他说想回家呢。”

    “这小子......”如果天下所有的男孩子是贾宝玉这样的,林如海觉得不养儿子也是一件好事儿。养了宝玉他能少活五年!

    这孩子也没顶嘴,但是就是要哄着......

    “老爷,宝二爷那里先不用去,今日家里来客人了,急匆匆的来了又走了。”

    “谁?”林如海瞬间警觉!他现在听到来客浑身刺挠。

    “户部的一个小官儿,送来了一个大信封。老奴本来不敢收,他说是好事儿,让您看了就知道了,还说让悄悄的,不许声张。”

    听着不像是好事儿啊!

    但是东西都已经送来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林如海就进了书房,这个大信封就在书房里面放着,林如海找了一把裁纸刀,裁开之后把里面薄薄的一张纸倒了出来,一看是一份契书。

    主仆两个赶快调亮了蜡烛,一起看契书的内容,管家说:“这还真是好事儿,那小官儿没骗咱们。

    有这样的好事怎么说也该出去放鞭炮庆贺一下,虽然亲戚不多,也该请亲近的亲友过来摆几桌儿一块儿热闹热闹。回头您带着姑娘给咱们家的祖宗上炷香才行,怎么让悄悄的不许声张呢?”

    林如海转身找个一个盒子把这张纸放进去,用手敲着盒子。

    “这事扑朔迷离啊!”想想今日和同僚聊天,都说省亲别墅这事儿不坑百姓,那么坑的是谁?

    自然是一目了然呀。

    荣国府也在这场漩涡里面,林如海想了一下,今日自己刚收到了老太太的消息,这东西就送过来了,不是荣国府就是翰林院,必有皇帝的眼线能直达天听。

    外面省亲的事儿闹的沸沸扬扬,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此举怕是一个局啊!

    跟管家说:“这真是天恩浩荡,咱们家住了几代人的宅子到了我手上,将来就是姑娘的,于情于理我对皇帝感激不尽,可惜皇帝不让咱们家声张,回头我再找机会给圣上谢恩磕头吧。

    你去跟宝玉说一声,明天让他回去一天,我从衙门回来之后再去接他。”要明天找机会跟老太太说一声。

    到了晚上,薛蟠终于从外边喝了酒醉醺醺的回来了,跌跌撞撞的进了院子,就看见跟随着母亲身边的婆子们涌了上来,将他架着来到了上房。

    屋子里面的气氛很不好,薛姨妈这个时候唉声叹气,薛宝钗的脸色也很凝重。

    这时候薛蟠酒气上头,还以为今天妈妈给姨妈送银子的时候被人家奚落了,立即犯起浑来嚷嚷着:“妈,你别生气,这鸟地方不住也罢,咱们今天就搬走,离了人家家里,难道咱们就没法过日子了吗?就当那一万块钱喂狗了,你也别想什么了,咱们就走,现在就走。”

    这说的是什么话?薛姨妈赶快起来捂着他的嘴:“你小声点,咱们还在人家家里面住着呢!说什么话呢?快闭上你的嘴,这和你姨妈家没牵扯。”

    薛蟠看了看妹妹,妹妹叹了一口气。

    薛蟠打了一个嗝儿,一嘴的酒臭气。他转到妹妹身边:“这是怎么了?宝玉不在家谁惹你生气了?是不是他们家那几个姑娘?”

    薛宝钗拉着他,招呼丫鬟搬了凳子来,把他摁到了凳子上。

    “哥,你老实坐着,我和妈有话跟你说。今天你走了没多久掌柜的来了,说是如今买不到江南的布匹了。”

    “买不到就买不到......嗝儿......这是什么大事吗?值得你和妈在这里愁眉苦脸的?嗝儿......买不到大不了这一年不做生意了,少赚点银子也没什么。”

    薛姨妈看儿子打嗝打得辛苦,赶快让同贵端了一杯茶水给他顺顺。

    薛宝钗对喝水的哥哥说:“哥觉得不做生意了没什么,你没想过咱们靠什么的吗?靠往宫里面送布匹的。要是往宫里面送不了了,明年就没有了皇商的名头。”

    薛蟠听了之后满不在乎:“我还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呢,原来是这点儿小事儿。上次不是有不少人家没了这等资格吗?咱们不是找了亲戚帮咱们跟户部搭上话儿保住了嘛,这次还请亲戚出马不就行了。”

    薛宝钗气的跺了一下脚,转过身背对着哥哥,不想再搭理他了。

    薛姨妈一看,立即跟薛宝钗说:“我的儿,别跟你哥哥生气,你哥哥这是喝了酒脑子不清醒。”

    又跟儿子说:“你妹子的意思是说这种事不能老找亲戚啊,人情是越用越薄,再一不再二的,你说是不是?”

    薛宝钗转过身来跟薛蟠说:“哥,你想想,咱们要是能往宫里面送点儿布匹保住了皇商,不比请亲戚出马强吗?也不过是一点儿布料的事儿,总比欠人家的人情好。”

    薛宝钗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次请荣国府老太太出马的时候已经非常艰难了,一开始老太太是打算不管的,还是因为赖尚荣骗了哥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