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猪旅行团: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龙凤猪旅行团》 180-190(第5/16页)

    “春蚕到时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凄美缠绵,精致又细腻,让听到的人都能沉醉在他想要表达的情感之中。

    始皇帝和汉武帝看着天幕,他们不是不会写诗,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比不上天幕提及的这些诗人,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太过无情了?

    当然,两人并不觉得做一个冷酷的君王有什么不好的。

    接着开始介绍李商隐的生平。

    结束以后,依旧是他们熟悉的那句恭喜,祝旅途愉快。

    下一位了。

    “他是最会投胎的大诗人,是唐朝诗人中为数不多的军事天才,献计平虏深谙孙子兵法,他就是风流才子,杜牧!”

    果然!

    杜牧虽然猜到了,不过,听到天幕这么说,一颗心落到了实处。

    《江南春》,《清明》,《泊秦淮》……。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

    ……

    写得真好!

    杜牧以前位面的学渣们,他们现在就想知道未来的学子到底要背多少首诗。

    这么一想就感觉他们好惨啊!

    在天幕介绍杜牧生平的时候,唐代的诗人们在紧张着这最后一个名额。

    到底是谁?

    “他是大唐反骨第一诗人,长安嘴炮王,打不死的小强,他就是‘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的疾风诗豪,刘禹锡。”

    白居易很开心,能和好友一起去未来旅行,人生一大幸事。

    刘禹锡:“!!!”。

    听着这形容,怎么不太像是夸奖啊。

    接着开始介绍他的作品和生平!

    大唐之人都非常高兴,天幕说得没错,他们的大唐真的是人才济济啊!

    其他位面的人松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九个啊,这也太多了吧。

    赵匡胤期待的同时又有些忐忑,轮到他们宋朝了吗?

    他希望都是开心的,乐呵呵的。

    但可能吗?

    “唐诗指的是唐朝诗人的诗,为唐朝……”。天幕开始介绍唐诗,大唐的人听着那叫一个骄傲,“名额有限,还有许多著名的诗人,王勃,李贺,韩愈,柳宗元,贺知章,陈子昂,王之涣……”。

    听着天幕念着自己的名字。

    唐朝的诗人们开心的同时又有些遗憾。

    “没有入选只是因为名额不够,并不代表他们的诗就比不上入选的,请大家多多担待和理解。”

    唐朝诗人们点头,理解,就刚刚天幕念的那一串名字,要是都去的话,那队伍可是相当的庞大,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已经十个人了。

    接下来应该也没有多少名额了。

    “在宋朝有那么一个人,他凭一己之力将宋词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让宋词与唐诗不分上下,他是美食博主,也是旅游达人。”

    听到天幕这么介绍,观众们觉得这人好生厉害。

    唐诗已经够璀璨夺目的了,那宋词又将怎么样呢?

    宋朝以前的位面都好奇起来。

    赵匡胤的心略微有些稳了,这开始听起来应该不是悲剧。

    “他就是一代文豪,古代文学家天花板,苏轼!”男声开口说道。

    苏轼本人:“!!!”。

    这就到他了,想到未来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高兴得很。

    “苏轼,东坡居士,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等等都是他发明个的美食。”随着男声的话一出,天幕就放出了一道道美食,看得人嘴馋不已。

    李白等人乐呵呵地看着,他就说嘛,文人有点小嗜好才是正常的。

    其他人听着,这人听着有些忙碌啊!

    “他一生风雨,却泰然处之,他豁达开朗,潇洒乐观。”

    话落就是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词一出所有人眼前一亮,东汉末年的孙权,周瑜等人特别喜欢这首词,写得太好了。

    豪迈,潇洒,他们都能想象得出作词之人心胸之宽广。

    接着天幕就介绍道:“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游览赤壁山所著,还有《赤壁赋》,《后赤壁赋》。”

    内容开始一一被念了出来。

    这就是文豪大家的功力吗?

    真的好厉害,写得好不说,也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准确地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所有人多知道,被贬黄州,苏轼的心中应该是苦闷的。

    接着,天幕接续说:“工作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了城东一块坡地,帮忙填补生机!”

    呃!

    好像又不完全是苦闷,特别是看着天幕中东华人物一边垦地,一边擦汗,嘴上还说着,“从此以后我就是东坡居士了。”

    观众们的心情都跟着好了起来。

    他真的好乐观啊!

    第184章

    天幕继续介绍,“中秋佳节,苏轼差至密州,看着天空中的明月,无比思念他七年未见的胞弟苏辙,创作了一首最美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有些不开心,他和弟弟感情深厚,怎可七年不见。

    苏辙:“!!!”。

    很开心,这是兄长专门为他写的,那一定要好好地听一听。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着舒缓的音乐男声非常有感情地朗读起来。

    才到一半,苏辙眼睛都已经红了,呜呜呜,兄长实在是太孤单了,嗯,等忙完了这阵子,一定去看看,陪陪他。

    其他观众,好些人已经沉醉在这美妙的词曲之中。

    这就是大文豪的功力吗?

    好生厉害!

    听听人家思念人做的词,再想想自己,算了,比不了,完全比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句落下,文人们眼睛一亮,李白,杜甫碰杯喝酒,美,妙,绝,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呃!

    就在这个时候,两人想起了他们这次旅行是三人行,吞下口中的酒,齐齐地侧头,看着整个人呈灰色状态的高适。

    “达夫,莫要难过。”李白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来喝酒,为‘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杜甫接过下一句话。

    高适看着两人,端起酒杯,笑着说道:“你们欢,合,晴,圆。我是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