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龙凤猪旅行团》 150-160(第11/16页)
老师汇合以后,才上车,带着其他人去了旁边的初中,接着就像是早上那样,对着他们说了一声“加油,放学后来接他们”就上车走了。
有了上午的经验,这次就顺利得多。
有人直接开始上课。
为了稳妥,他们选择上书法,美术以及体育课。
这对于游客们来说非常容易。
只是选择上体育课的龙凤猪三人皱着眉头,初二的孩子年龄应该比霍去病还要大一些,这体力不行啊,怎么才跑两圈就气喘吁吁的了。
六月份已经接近期末了,哪怕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进入了复习的阶段,李斯上完自己的课,又去了隔壁听一节语文课。
主要是想到陛下让自己统一大秦的文字,想来看看会不会受到一些启发。
瘦瘦的语文老师带着眼镜,对着坐在最后面的李斯点头,接着就开始上课。
“今天我们复习一年级所学的诗,”语文老师开口说道,“大家都知道,诗仙是谁?”
李斯看着老师,他知道诗圣是杜甫,天幕曾经提到过的。
可诗仙又是谁?
要是他们大秦的就好了。
一个个小朋友开始举手,老师随便点了一个人的名字,小朋友响亮地回答。
此时依旧在旅行的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一出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作为大唐的人,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看太宗陛下的视频,看着将一节体育课上成了练兵课,三人都非常的羡慕。
那可是太宗陛下啊!
作为大唐人谁能不喜欢。
他们不止一次发出羡慕的感叹,“要是我们能去未来旅行就好了。”
李白喝着小酒,看着天幕中的太宗陛下,威风吹来,惬意至极。
结果,下一刻,一群弹幕飘过来。
有李白之前的名人发的,“李白是谁啊,这么牛!”
“不知道他的世界离未来远不远,竟然有十三首诗选入了中小学课本!”
“好厉害!”
“不知道他和杜甫谁更厉害!”
“我也想知道诗仙和诗圣到底谁更牛一些。”
……
然而,不知道李白和杜甫的那些名人在讨论后面两个问题的时候,完全没想到直接捅了马蜂窝。
诗仙和诗圣的崇拜者,喜欢者开始力挺自家的偶像。
然后就这么在天幕上吵了起来。
一堆的屏蔽词!
当事人李白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已经醉了,杜甫看向身边的偶像兼朋友,开心得很,“这么说,按照天幕的主题来划分的话,若是有诗的那一部分,肯定就有太白兄和我了。”
第158章
李白看了看天幕,又看向身边高兴的小友,接着喝了一口小酒,笑着说道:“甚好,甚好。”
天幕上的弹幕争吵依旧在继续,现在兢兢业业的李隆基听到李白的名字,就有种不好的预感,后面喜欢他的名人有些多啊。
若是李白被选中,介绍生平的时候,自己曾经让他给妃子写诗的事情一定会暴露出来的。
想哭!
若真是那样,他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惨的。
接着又忍不住在心里嫉妒李白,就是一个作诗的,名气凭什么比他这个皇帝还大。
他也想要去未来旅行,想要告诉所有人,他真的不是昏君啊!
作为大唐的皇帝,他怎么可能毁了自己最爱得到江山嘛!
那个人不是他!
他是被冤枉的。
然而,这话他之前说过,可超重大臣没有人相信,他们心里有了结果以后再回想陛下这几年的行为,那真的是可以说几乎九成都是昏君行为。
所以,必须严加看管。
而李白之前的名人们:“???”。
怎么就吵起来了。
李白呢?
杜甫呢?
吭个声啊!
然而两人都没冒泡,倒是他们的另一个驴友高适发了一个弹幕,“他们此时正在对饮。”
弹幕不吵了,一个个开始羡慕起高适来。
不过这个话题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天幕上的游客们在认真地上课,他们也想听听未来的课。
先是一年级,嗯,都挺简单的,几乎所有人都能听懂。
一年级的李斯有收获吗?
有!
并且收获很大,拿着一本和他巴掌大小,厚厚的据说叫做字典的书。
学生告诉他,只要学会了查字典,不会读的字可以查,不会写的字也可以查,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还是可以查。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东西对于他推广大秦的文字非常有用,他可以编造一本大秦字典出来。
然后在请教翻看中又知道了拼音。
眼睛一亮,这是真正的认字神器啊,嗯,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学会。
接着上了一趟道德与法治。
李斯听得很认真,甚至一边听一遍拿着本子在记笔记,眼睛亮亮的,感觉这个对大秦更加有用。
比如他有些明白未来社会治安为什么那么好了?
从小就开始教育。
一堂课,讲的内容不多,但李斯好像打开了新的大门一般。
各种各样的想法不断地冒出来,他奋笔疾书,记录了许多的东西。
上课的老师:“!!!”。
这位临时老师眼里求知的光芒真的是好闪耀啊,嗯,他的课讲的这么好吗?
内心十分开心的老师对李斯非常有好感,下课后还特意找李斯聊天,如此喜欢他课的人那必定是他的知己啊。
一代名相李斯多聪明的人啊,几句话功夫两人就已经称兄道弟,接着李斯就把话题引到了他关心的问题上,接着一个认真地听,一个不断地讲,气氛十分的和谐。
学校领导经过的时候,赞赏地看了一眼自己学校的老师。
不错,不错,下课都不忘讨论知识,嗯,有这么优秀的老师他们学校的学生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的。
李斯很快乐,很开心。
二年级的王安石上课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看着四十多个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好,用他们清澈的大眼睛看着自己,内心在感叹,这才是学生该有的样子。
暂时抛开心里的诸多事情,他专心地讲课。
宋朝的人包括赵匡胤基本都在看着他。
听着他讲课,看着他写字,百姓们觉得他真的是好厉害。
他去听其他的课,同样收获不少。
而那些按照顺序从一年级开始往上一个个看着的,果真是越来越深奥,然后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史名人,都清楚地意识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