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227. 大结局(3)【全文终】 定……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227. 大结局(3)【全文终】 定……(第4/10页)


    秦璋夙愿得偿,语声沙哑着,说至泪满襟裳,待上完香,方才被秦缨扶回房中。

    秦缨又服侍着秦璋歇下,见她忙前忙后,秦璋蓦地想到两月前他与秦缨争执,将她禁足之事,那时的他,又怎能想到,短短两月,秦缨便为李瑶母子平冤昭雪。

    秦璋心满意足,见天光大亮,忙催秦缨去歇下。

    风波初定,秦缨回清梧院之时,便见昨日春雪已消,一轮暖阳正破云而出,枯黄了整个冬日的梧桐树正长出嫩芽,好一派生机盎然之象。

    秦缨这一睡,便睡到了日头西斜之时,她身心俱疲多日,如今骤然松快,难免想贪睡久些,可意识朦胧之间,却听得几道惊诧人声,立刻令她睡意全消。

    秦缨起身更衣,扬声问:“谁在外面说话?”

    下一刻,白鸳面色凝重地快步而入,“县主,西南军情急报——”

    秦缨系扣的手一抖,“什么?!”

    白鸳苦声道:“西南急报,说南诏与西羌陈兵二十万,欲攻兖州!”

    秦缨骤然拧眉,“方君然逃回去了?”

    白鸳自是不知,这时,秦缨面色大变,“不好,只怕不止南诏与西羌,快,快备马车——”

    ……

    同一时刻的勤政殿中,李琰已换上了太子仪制礼服,清瘦的身形坐于御案之后,显得御案格外宽大,听见谢星阑所言,他和殿内两位近臣皆是大惊失色。

    他急声道:“谢卿的意思,是说很可能他们还联合了北狄?!”

    谢星阑点头,“不错,如今当务之急,除了派人前往西南,统率镇西军作战之外,龙武军亦要随时准备增援,而幽州,也要立刻派人北上布防——”

    裴正清迟疑道:“可如今北府军还未送来军报。”

    谢星阑笃定地摇头,“等军报送来,便是北狄陈军边境之时,届时,便一切都来不及了,我们绝不可冒险——”

    裴正清看向李敖,李敖望着谢星阑,却是缓缓点头,“本王相信谢指挥使,裴侯莫要忘了,昨日之所以能确保万全,皆是因谢指挥使消息灵通,若三国合纵攻打大周,我们反应还慢,那等我们赶到幽州之时,只怕关口早破!”

    裴正清叹道:“可如今无人可用啊,郡王与世子只顾得上镇西军,龙武军我们至多能交给崔曜父子,届时留下德妃与崔夫人在京中,也还可冒险一试,但北府军该交予谁?段宓?段宓虽也掌兵,却未统领过十万大军,何况北府军世代由定北侯府统帅,我们便是派人北上,也不一定能服众,兵不服将,这仗又该如何打?”

    谢星阑微微狭眸,“今晨我已审过杜巍,他已认了当年所为一切,也确是受姜承安之命,依我之意,倘若如今无人可用,便还可用杜巍。”

    裴正清倒吸一口凉气,“你这是——”

    李敖也道:“就算你大义,我们又如何敢放他回幽州?北府军唯他马首是瞻,倘若他心怀怨恨,揭竿而反,凭北府军有那猛火筒,那可是比镇西军与龙武军加起来还要可怖,届时,真是什么人质都无用……”

    谢星阑语速极快道:“人质要留,且还要将猛火筒分给镇西、龙武二军,一为御敌,二不可让北府军一家独大——”

    李敖便问:“那让他回了幽州,打了仗,打完了之后呢?”

    至亲之仇不可原谅,谢星阑骤然被李敖问了住。

    亦在此时,四喜在外道:“殿下,天牢传来消息,说杜巍想面圣,且杜子勤与杜子勉兄弟二人也在宫门口求见,还有云阳县主也在——”

    李琰一愕,“这两兄弟所来为何?”

    四喜道:“他们拿着丹书铁券——”

    李琰扬眉,殿内三人也是面色一变,李琰看了看他们,自己做了决断,“那便都宣进来吧。”

    一炷香的时辰之后,杜子勉与杜子勤捧着丹书铁券而来,秦缨则跟在二人身后,表情很有些急迫。

    三人入殿,还未行礼,杜子勉与杜子勤便齐齐跪了下来。

    秦缨本想先开口,但见此状,也只好先忍下,一旁谢星阑目光脉脉落在她身上,却并无好奇之色,好像已经猜到了她为何着急入宫似的。

    这时杜子勉恳切道:“殿下,此乃当年肃宗陛下赐给我祖父的丹书铁券,此物可免人死罪,今日我们兄弟想以此物求殿下宽赦父亲死罪,或削爵位,或充军流放,皆任凭处置,我们来前还听闻西南传来边关急报,我们兄弟二人亦是来请战,杜氏满门忠烈,我们兄弟二人,愿死战卫国——”

    李琰定了定神,“如今西羌与南诏陈兵边境,随时都要起战火,且适才谢卿提起,说或许北狄也要参与乱战,北府军亦要布防,你们想请战,是想去北府军?”

    秦缨心头咯噔一跳,忙去看谢星阑,便见谢星阑一本正经,面无异色,仍然是那副料事如神,尽在掌握之态,她不由暗暗称奇——

    杜子勉道:“我们兄弟任凭派遣。”

    李琰便看向李敖,“郡王,这丹书铁券,可真能免人死罪?”

    李敖点头,“确有此用——”

    秦缨听至此,眼底顿露担心之色,但谢星阑很快道:“既出丹书铁券,那便当真按我适才之提议,令定北侯北上掌军,再派监军同往,你们兄弟二人,也不可一同离京,不管此战是胜是败,战后北府军之兵权,都要移交旁人之手。”

    杜子勉与杜子勤面面相觑,杜子勤道:“我们兄弟二人自无异议。”

    谢星阑便道:“殿下,宣杜巍吧。”

    边关告急,乃是十万火急之事,而北狄较之南诏更为悍狠,的确不可轻忽,李琰闻言立刻唤人,待去天牢提杜巍之人离开,他才看向秦缨,“县主入宫所为何事?”

    秦缨要说的,谢星阑已提过,她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便道:“我入宫……是为了看看太后和郑皇后可曾招供,当年,她到底是怎样决定谋害我母亲的。”

    秦缨虽有心当面对峙,却也不急在这半日,如今,却正好以此为借口,李琰听见也觉是人之常情,便看向谢星阑,“谢卿,也该审问她们二人了,你与县主一同去御惩司吧,御惩司的宫侍知道用何手段让她们开口。”

    谢星阑领命,与秦缨一同出了殿门。

    二人由内侍引路,直往内宫深处行去,今日分明天朗气清,可这宫中刚换了主人,上下宫侍皆是噤若寒蝉,便显得宫闱间一片死气沉沉。

    走了半炷香的功夫,方才到了御惩司之外,内侍与守门的太监交代一句,自有人领着她们往御惩司地牢去——

    沿着阴湿发霉的甬道一路往地牢深处走,不出片刻,秦缨便看到了太后与郑皇后,二人分了牢房关押,经过一夜,郑皇后发髻散乱地瘫坐在墙角,太后虽也委顿在地,可至少发髻仍然高耸着,她正闭着眼睛养神,听到响动,骤然睁开了眸子。

    见是秦缨站在栅栏之外,她丝毫不觉意外,“是云阳啊,哀家知道你会来……”

    郑皇后在牢房更深处,听见此言,立刻从昏暗之中站了出来,比起太后,她的目光则要怨毒的多。

    秦缨冷冷看着太后,“我此来,是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