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26章 刑律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凭破案冠绝京华》 第26章 刑律(第3/6页)

阑抿唇不驳,只命人将傅灵带来。

    秦缨郁闷地坐在犄角旮旯之地,没多时,看到傅灵带着镣铐走了进来,她身上华服未换,可经过一夜,锦绣绫罗上沾染了不少污迹,精致的发髻也散乱下来,但她显然毫不在意了,只在看到秦缨在场时,晦暗的眼瞳亮了亮。

    今日审问不过是复核,许多细节都曾问过,秦缨默不作声地听着,看着傅灵哀莫大于心死之状,秦缨自己心底也沉甸甸的,这桩案子里,除了薛铭,其他受害之人皆是女子,简直是这世道的一个缩影,女子婚嫁被父亲掌控,名节对女子而言更胜一切,她们自出生起便受足驯化,不仅自负极重的道德枷锁,甚至还喜好以此攻讦同性。

    而她们的父亲、丈夫,高高在上掌握支配之权,还总会成为过错极轻的一方,甚至像崔晋,他永远都会认为,崔婉得此结局,都是林氏一人疏于管教之过。

    审问长达一个多时辰,谢星阑细致入微,条理分明,许多傅灵不确定之处,他都反复推敲核问,秦缨看着他一时想到了从前的自己。

    等核问完,傅灵忍不住道:“墨儿和环儿她们会如何论罪?”

    秦缨也十分关心,谢星阑道:“审问过了,她们的确不知你的意图,不过怎么说她们也是其中一环的参与者,大罪可免,小罪难逃。”

    傅灵看了一眼秦缨,哑声道:“那日走的时候,林氏曾出声威胁于我,就算衙门判案公允,伯府也会想尽办法折磨她们,我死不算什么,但我不想牵连太多无辜之人。”

    谢星阑大发慈悲道出实情,“林氏疯了,只怕没工夫对付傅家,你可放心。”

    傅灵听得微怔,“疯了?她竟然会疯?”

    谢星阑自然不答,傅灵舒口气牵唇,“好,那我便放心了,我死后不知是否有人替我收尸,若是能与姐姐和母亲葬在一处,我便了无遗憾了……”

    狱卒带傅灵离开,秦缨起身跟着出来,昏暗的甬道悠长,但傅灵始终未曾回头,她清瘦的背影始终笔挺着,最终消失在了监牢深处。

    秦缨叹了口气,“这案子会如何判?”

    谢星阑道:“傅灵是官家女,但谋害的是伯府之女和薛家公子,自然是要重判的,傅仲明教导无方,鸿胪寺卿是做不成了,至于那两个婢女许会流放。”

    秦缨惊道:“流放?她们不知内情,也要流放吗?”

    谢星阑看她,“她们是关键一环,没有她们,傅灵没法子悄无声息的杀人,何况她们是奴籍,任何罪过都是要罪加一等的,你连这个也不知晓?”

    秦缨呼吸紧促起来,至此刻,她才真切意识到,这是个阶级分明、皇权治国的人记治时代,她心中奉为公理的法律刑责在此皆不适用,而哪怕她是县主之尊,也难以改变这等现状,她心底一片冰凉,野蛮到文明相隔千年,难道要她既来之而安之吗?

    她极快地冷静下来,又问:“衙门里定有大周律法公文吧?我对这些确不了解,可能叫我看看公文?”

    谢星阑正担心她会回府去,却没想到她有此念,他立刻道:“有,随我来。”

    出了监牢,外头秋阳早已升至中空,热烘烘地金芒落在身上,秦缨却丝毫感受不到暖意,他们沿着小道一路往西南行,路上遇见不少金吾卫差役,皆对秦缨投来疑惑目光。

    没多时,谢星阑带着她到了一处阴凉的厅堂,“这是龙翊卫主簿文吏所在之处,平日里案子卷宗多在此复核,周律就在此地。”

    秦缨跟着谢星阑进门,可她还未站定,便听见一人阴阳怪气地“哟”了一声,那人又嘲道:“咱们谢钦使这是攀上了临川侯府的高枝啊——”

    酉时初,谢星阑从金吾卫衙门出来,过御街至宣武门,递腰牌后等了两炷香的功夫,便见黄万福身边的两个小太监出来迎他。

    进了宫门,小太监在前引路,径直往宣政殿而去,大周立朝年,在丰州之乱前,国力强盛,万邦来朝,因此这皇宫也建造的气象森宏,巍峨阔达,宫道悠长,高高的宫墙挡住人的视线,抬头时,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片暮云,愈发叫人自觉渺小如蝼蚁。

    到了宣政殿前,黄万福笑眯眯候着,“陛下忙了一日,眼下正用晚膳,劳钦使稍候片刻。”

    谢星阑自然应是。

    宣政殿建在高台之上,赤红丹墀下,是大朝会时文武跪拜行礼之处,谢星阑远目看过去,仿佛能想象帝王站在殿前受万人朝拜时的情形,九五至尊,天授权柄,而他们,所求的不过是距离丹墀近一点,更近一点。

    喧嚣的秋风呼啸而过,将谢星阑衣角的金线獬豸纹吹得猎猎翻飞,他眼底波光明灭,而后神容极淡地撇开了目光。

    等了一炷香的功夫,里面才响起脚步声,几个小太监捧着食盒鱼贯而出,经过谢星阑身前时,他闻到了一股子淡淡的辛辣味儿,京城王公贵族,佳肴多以鲜香为美,但十七年前的丰州之乱,贞元帝带领文武逃难至丰州,却被丰州民俗侵染,一年多的时间,贞元帝率先爱上了丰州辛香麻辣之味,回京多年仍未生厌。

    “谢钦使,陛下请您进去。”

    谢星阑抚了抚衣袍,缓步进了殿门,目光一抬,便见贞元帝着一袭素白道袍,正在窗前矮几上品茶,他敛眸上前行礼,又从袖中掏出崔薛案的奏折递给黄万福。

    贞元帝李谡十六岁登基,如今还不至不惑,他人生的浓眉深眸,英武俊逸,再加上天子威严,哪怕未着冕服,也是通身的迫人之势。

    接过奏折,贞元帝扫了谢星阑一眼,见他低着头站得端端正正,贞元帝轻嗤道:“琨儿回来已经禀告给朕了,说你此番案子办得十分漂亮,说吧,想要什么赏儿?”

    谢星阑忙道:“都是微臣份内之事,且破案多有云阳县主之功,微臣不敢讨赏。”

    贞元帝未曾接话,只看他奉的折子,谢星阑眼风轻轻地落在贞元帝身上,只看了一瞬,很快又垂眸屏息。

    贞元帝登基时只有十六岁,他启用寒门士子,倡导简朴之风,又重用金吾龙翊卫整治朝中宿弊,尤其以整治贪腐为重,不到三年,朝野对其俯首帖耳,坊间也盛赞他为明君,年轻的帝王得此政绩,自然志得意满。

    他心中野心宏图极大,也是在那一年,他大刀阔斧削藩,但他没想到,正是这削藩之举,差点令整个大周国运将尽,丰州之乱持续一年半,使得国力内耗,天下兵马也四分五裂,一晃十七年过去,贞元帝虽算得上励精图治,可大周仍是江河日下。

    但谢星阑最想不通的是,贞元帝分明最看重郑皇后的嫡出二皇子李琨,可前世,他最终选择了哪一方面都平庸无奇的五皇子李玥为储。

    贞元帝看的很快,“所有案情都清楚了?”

    谢星阑忙道:“还有些细微末节,尚需几日功夫查证,此外,忠远伯府还有一事,微臣并未写在奏折之上——”

    贞元帝看他,谢星阑敛眸道:“崔薛二人有私情之后,崔婉曾秘密诞下过一个孩儿,被伯夫人林氏养在外,后来忠远伯妾记室生下一子未足月便夭折,林氏便将崔婉的孩子替换了那个庶子,如今养在伯府的庶子崔涵,其实是崔婉和薛铭之子。”

    贞元帝浓眉一皱,旁边黄万福也倒吸一口凉气,见贞元帝表情不好看,黄万福叹道:“真是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