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魁: 2、入宫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占春魁》 2、入宫(第2/2页)

心头血泪。

    眼前的恢弘胜利,哪一步不是血肉模糊…

    “父亲曾说过,当今皇上必是一代圣君明主…明家,为黎民社稷,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明丹姝亦是同时打量着这位记忆中宠冠后宫的刘氏贵妃,如今的六宫之主…在这五余年间,似乎憔悴了许多。

    “万幸皇上并未辜负太傅之心。”太后轻抚着明丹姝额发,怜爱不已:“只是委屈了你与继臻。”

    “当年,是姨母让徐大人救下我与阿臻的吗?”明丹姝道出藏于心中多年的疑问。

    明家事发时正逢北境战火,先皇为平息物议沸腾,只得快刀斩乱麻。

    她与阿臻,当时正在自河阳外祖家回京的路上,在京皇寺蒙徐家搭救,才躲过一劫。

    “非也。”太后感叹劫后余生,“明家案情封卷落定数月后,徐泓才将你姐弟二人幸免于难的消息告知皇上。”

    自那以后,一直以来持身中立的徐家,表明了导向东宫的态度,太子与丰王势均力敌的局面被打破,方才逐渐迎来转机。

    今朝,与丰王长达十年的皇位之争,尘埃落定不过数月,硝烟血气仍依稀可辨…

    太后此时想来仍觉心惊,“皇上顾念徐家之功,这才下旨立徐方宜为后,徐氏满门加恩。”

    “原来如此。”明丹姝当年不过十二岁,对其中许多事情知之不详,如今才亏得一二。

    徐家,挽狂澜于既倒时,扶东宫于大厦之将倾,当之无愧的从龙之功。

    “百戏班…是皇上的布置吗?”她问道。

    心思玲珑,一点即通。

    “当年,徐泓先是将你姐弟二人藏于皇寺,以明府与你二人年岁相仿的下人尸体瞒天过海。”

    太后犹记得当年得知她姐弟二人生讯时的惊喜…大隐隐于市,不论将她姐弟二人送往何处,总是不安心,倒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亲自照料着。

    “丰王耳目众多,我与皇上深感不安,便想出了将你们安置在百戏班的法子。”

    “阿臻入军中的安排,也是皇上的主意吗?”明丹姝记得,到了百戏班不久,太后便派琼芝姑姑露面,照拂于她。

    “是。”

    “只是…”

    既然徐家如此得力,为何姨母与皇上…始终有意瞒下阿臻在军中的消息。

    游走于百戏班的经历,让她深知人有千面,心有千变,话到嘴边又咽下。

    “姝儿聪慧,可知我此番让你进宫的用意?”太后并未追问她的欲言又止。

    皇后入宫以前,后宫大权仍握在太后手中。

    教坊司归内侍省掌管,受太后懿旨,此番明丹姝进宫,皇上并不知晓。(内侍省见注释2)

    “姝儿明白。”明丹姝一直低垂的眼眸抬起,神如春梅绽雪,坚定道:“明家的门庭,一定要再立起来!”

    “刘氏,这一代并无出挑的适龄女儿…”太后收敛了面上的柔和笑意,于深宫沉浮数十年磨砺的锋芒毕露。

    目光灼灼,一锤定音:“日后,骠骑将军府,便是你的娘家。”

    刘家,需要在新朝握住兵权,延续家族昌盛;明家,需要沉冤洗雪,借力东山再起。

    太后,与皇上有养母情分;明丹姝,会继承皇上对明章的感愧。

    亲情之外,各取所需。

    “太后,皇上正往寿康宫去用晚膳。”琼芝姑姑叩门,轻声提醒道。

    “进来吧。”

    琼芝姑姑推门而入,拿着几张纸交给明丹姝。“这是《伊尹扶汤》的唱词,姑娘收好。”

    墨迹未干,显然是方才差人抄录的。(《伊尹扶汤》见注释3)

    “多谢姑姑。”明丹姝与太后拜礼告辞,出门面色如常走回住处,当着众人的面将唱词交给黄嬷嬷。

    “姝儿这孩子,极好。”回寿康宫路上太后看着御花园满园红梅,心舒意阔。

    “奴婢早就说,莫说京中,便是整个大齐,都再寻不到明姑娘这样好的模样。”琼芝姑姑知道太后的心思,笑着应承。

    “不仅是模样,”明丹姝一如太后所期望,甚至更加出色,愈发怜爱,赞道:“懂分寸,知进退,知情识趣,冰雪聪明。”

    在百戏班的日子非但未搓磨了她,反倒历练得坚韧剔透。

    “既如此,可要奴婢安排黄嬷嬷多加照拂?寻个机会到皇上跟前儿露个脸?”

    “不必,”太后看着不远处金碧辉煌的寿康宫,朱唇噙笑,洋溢着满足的愉悦:“同样的木材,有的能做长乐宫里的顶梁柱,有的却只能做被人踩在脚下的登天梯…”

    “能不能走到皇上跟前,要看她的本事。”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