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200-210(第19/25页)



    朱元璋:“……”

    事实就是,小朱棣确实说对了。

    阿鲁台又又又又逃出生天了。

    阿鲁台这人多少是带点赖皮在身上的。

    知道大明挥师北伐要来攻打他,阿鲁台二话不说,再次逃跑。

    这一次,他直接逃到了答兰纳木儿河,朱棣派兵就地驻扎,在方圆二百里内进行了一番地毯式搜索。

    刘邦总觉得自己其实就是在看一部名为《永乐大帝和阿鲁台》的连续剧,他已经被剧情深深吸引,并且成功带入:“乃公觉得,这一回,就算那个阿鲁台真的长了一双翅膀,应该也逃不出这包围圈了。”

    明朝的这些人搜捕得极为精细,就差把每一寸草皮都给掀开来看看了,再加上他们早就把这里围起来了,连只鸟要飞走都逃不出哨兵的眼睛。

    刘邦自信:“这次,那个阿鲁台必死无疑。”

    吕雉虽然也这么认为,但是看到刘邦这么自信的样子,就多少有点想打他的脸。

    她故意唱反调:“那要是找不到呢?”

    刘邦眼睛一瞪:“这都围得好好的,仔细找,大把的时间花下去,怎么可能找不到?”

    他自信满满:“这要是都找不到,乃公的头割下来给你当球踢!”

    然后……

    刘邦就眼睁睁的看着明军的粮草被消耗殆尽,而直到此时此刻,他们都没有找到阿鲁台的影子。

    至此,明军不得不在皇帝的命令下撤军。

    刘邦:“……”

    吕雉笑了一声:“怎么样?你是自己动手割还是我来帮你?”

    刘邦:“……”

    他讪讪的低下头,悲伤的摸了摸自己的后脖颈。

    特么的,这大明军队是不是多少有点废在身上?

    为了一个阿鲁台,你们往漠北跑了足足四趟!

    要是换了韩信那小子,保准一次就给你们搞定了!

    ……

    而就在朱棣班师回朝的路上,他病了。

    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注意。

    因为在所有人的心中,他们的陛

    下是战无不胜的战神皇帝,怎么可能会被小小的病魔击倒?

    只是,朱棣长年累月的强大让大家都忘了一件事情——他已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而这一次,命运不曾再眷顾他,这个曾经威震漠北,肃清漠尘的帝王,最终孤独的在营帐中闭上了眼睛。

    为了避免走漏消息,引起帝位动荡、朝局不稳,朱棣左右的亲信在商议过后,最终决定密不发丧,加快步伐赶回京师。

    他们将军营当中的锡器全部收集起来,简单的融了一个棺木出来,将他的尸身放在了这个棺木中。

    同时,每日他们都会照样领取皇帝的一日二餐,与此同时,命人提前快马回京,及时将这个消息传达给太子朱高炽。

    不久,他们抵达了京城,明仁宗朱高炽登基称帝。

    历史迎来了新的篇章。

    而这位五征漠北、二犁虏庭的帝王,则永远的闭上了那双锐利如狼的眼睛,和他的妻子一起葬入了长陵,共同去奔赴一个永远也不会醒来的梦。

    小朱棣笑了一笑。

    这样似乎也挺好的。

    他和徐家阿妹永远的在一起了。

    他们两个,一起长眠于地下,白头黄泉。

    ……

    季驰光:“……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回来的路上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不久之后,他的长子朱高炽登上了皇位,明朝进入了明仁宗的统治时期。龙椅上换了新的皇帝,有了新的政策,似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也不再有人提起曾经的永乐大帝。”

    “但是,朱棣给这个朝代留下的痕迹烙印,却是无论如何都抹不去的。”

    “每个人都会记得,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位皇帝——”

    “他审慎用刑,开明代恤刑先河。”

    “他开凿水运,迁都北平,镇守国门,以至于后世流传出了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知人善任,从不以人的身份贵贱而论才华高低。”

    “有人说,明朝从朱棣开始重用宦官,导致后来宦官掌权,明朝的政治日渐走向黑暗腐败。”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黑暗的是人

    心,而不是宦官。腐败在哪个朝代都不罕见,并不是只有宦官干政才会导致黑暗和腐败。”

    “再说了,如果真的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那也要看看是什么样的宦官啊——朱棣用的宦官,最出名的只有四个。”

    “郑和,二宝太监,七下西洋,威宣海外,扬大明朝国威”

    “侯显,能言善辩,颇有胆气,五使绝域,能与郑和并称。”

    “亦失哈,武器专家,致力于改造兵器,步|枪改造始于他。”

    “阮安,永乐朝最著名的建筑师和水利工程师。”

    “敢问,这样的宦官,难道不应该重用吗?”

    【珑夏:用啊!为什么不用?有才华就不应该拘泥于究竟是不是宦官!难道如果有才的人是宦官就不用了吗?那留下一整个朝堂的草包用着难道就更顺手吗?】

    【潇湘水断:毫不夸张的说,郑和这种宦官,那绝对是百万个里面挑一个,才能选出来的优秀人才,不作妖、聪明还忠心,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直说!我保证打到你改标准为止!!】

    就连极度厌恶宦官,甚至严禁宦官干政的朱元璋看着主播列出来的这长长的一串人才名单,都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

    要真都是这么好的人才……那不用是有点可惜了啊。

    老朱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手底下有没有这种人才?

    季驰光:“所以说,重用宦官这一点放在Judy身上,那真的不能叫污点,反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闪光点。”

    “而且,我们同样会记住,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明太宗,是个和他爹一样重视百姓生活的人,他治水江南,鼓励垦荒,做到了在保证国家税收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护百姓的日常生活。”

    仿佛被所有人遗忘的朱允炆:很好,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你们是彻底把我给跳过去了是吧?

    你们能不能对我这个至少当过四年皇帝的人有一个起码的尊重?!

    季驰光:“文治上,朱棣编修书籍,修订了《永乐大典》,这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堪称历代之最。”

    “武功上,朱棣北清沙漠,南定交结,其威德所加,不远过汉高哉。”

    被点名的汉高祖本人:嘁。

    乃公才不和这帮没有眼光的人斤斤计较。

    那成想,他大方不计较,后面的人却越说越夸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