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24-40(第14/29页)
份了。饮水要思源,可不要忘记太太的抬举。”
纪慕云害羞地低下头,“妈妈说的什么话。”
待到屋里终于安静下来,纪慕云松了口气,周身说不出的疲倦,懒得起来,翻身睡着了,睁开眼睛已过了晌午。
午饭自然丰盛,六道热菜一个汤,睡醒午觉厨房送来茶点,是鸡汤细面、加了酥油白糖的牛奶,翡翠烧麦和奶油卷。晚饭八道热菜,一道山药鸡汤一道排骨冬瓜汤——曹延轩也过来了。
饭后怕积食,纪慕云在院子里散步,用小剪刀剪一些开得好的花,曹延轩颇有兴致,亲自帮她提着竹篮。
回到屋里,她细细摆弄花枝,用水泡进粉彩小碗,曹延轩在旁写字,是些“喜悦舒畅”的诗句。写过几页纸,他放下笔,摸摸纪慕云发髻,“可是累了?今天早点歇,嗯?”
纪慕云面上带着倦意,眼睛却亮如晨星,“爷,妾身不累,妾身是高兴。”
曹延轩嗯一声,搂住她肩膀,感慨着说“爷也高兴,前几日爷还想,带你出去走一走,今日你便怀上了。”
她仰起头,好奇地望着他,“真的吗?您什么时候想的?”
曹延轩刮一刮她鼻尖,“中秋节前,六叔约我赏月,结果杨姨娘不舒坦,耽搁了。”又解释“六叔经常带杨姨娘出游,到郊外庄子住几日,待明年生完孩儿,我也带你走一走。”
可以吗?没有太太,没有其他姨娘,没有小姐少爷,只有自己和他两个人?纪慕云不敢憧憬
她忽然有些难过,闭上眼睛,慢慢靠在他怀里。“爷,妾身,妾身”他放柔声音,“可是有什么事?”
比起心思的七太太,纪慕云更愿意相信温和成熟的曹延轩,何况,他是家主,是她的男人,是她孩子的父亲。
“爷,妾身有些话,若是不对,您莫要生气:妾身听着,于姐姐怀媛姐儿的时候,没开小厨房,夏姐姐也没有过。”她细声细气地,“今天给妾身破了例,又当着两位姐姐的面,妾身有些怕,怕伤了两位姐姐的面子。”
曹延轩想也不想便拍拍她发髻,“不用怕,你和她们不一样。”
不一样?哪点不一样?出身?还是他的宠爱?纪慕云不晓得。
头顶声音传下来,“你啊,不用胡思乱想,以前没设小厨房,是家里人少,不值当的,如今你怀了身子,住的又远,自然不一样。”
又笑道“以后爱吃什么,吩咐人做。”
他既然这么说,纪慕云便把不安抛在一边,笑道“那,妾身给您做酸辣汤。”曹延轩笑着把她搂在怀里,“好。”
作者有话说:
? 第32章
有主子吩咐, 第二天双翠阁西南角的水房便被打扫出来,与隔壁屋子打通,砌了炉灶,灶眼成了两个, 水缸也添了一口。
紫娟带着厨房管事的过来, 问纪慕云“今日便把吃食搬过来, 正想问姨娘,柴米油盐, 鲜肉酱菜蔬菜酱料, 可都要一些?”
冬梅忙说:“自然是越全越好。马家的会做饭。”
紫娟一副好说话的模样,“姨娘平日爱吃什么菜”。纪慕云却没想真的再设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厨房。
“哪用得着这么麻烦。”她温和地笑, “老爷太太的意思, 是体恤我怀了身子, 天又冷了,吃热的方便些。依着我说, 生肉鸡鸭、虾蟹牛羊一律不要,送来了一没地方放, 二不会养,上回送来的螃蟹就险些没吃完, 白糟践了。劳驾紫娟姑娘,差人把成袋的米面送来些, 平日做些粥汤就够了。”
紫娟看她的目光多了些慎重, “会不会简慢了些?”
纪慕云摆摆手,“怎么会?我和冬梅她们的一日三餐,还像平日一样从厨房领回来, 添些汤水就好了。”
冬梅在边上嘟囔:“姨娘爱吃蔬菜果子, 添些鲜物吧。”
紫娟满口答应, 叮嘱娘子“每日送一篮鲜菜一篮鲜果”,纪慕云却说:“何必日日送,麻烦不说,我一个人也吃不了。不如和以前一样,若我想吃什么,告诉厨房,再送也不迟。”
商量来商量去,厨房下午便送来四色米面、糖油调料、红枣桂圆核桃之类,纪慕云派了新来的马家的管着小厨房。
这样一来,厨房好记账,月底方便核对,出了什么事找马家的便是。
紫娟又问“姨娘还缺些什么,告诉奴婢,正好一次备齐了。”纪慕云想了想,以前在姨母身边和在家里,都有药丸子,便说:“吃的不少了,倒是天气热了,想备些防暑降温的药,另外若有跌打扭伤的也来一些。”
晚餐时分,除了饭菜,桌上多了一道红枣糯米粥,慢火熬了两个时辰,上面洒了桂花瓣。
“妾身做的。”纪慕云亲手盛一碗,端到曹延轩面前,“您尝尝。”
曹延轩叹口气,“也不知道歇着”,她笑道“妾身只动了动嘴,活儿是菊香几个干的。”
曹延轩这才喝了一口粥,咬红枣的时候顿了一顿——枣核剔了出去,放了冰糖豆沙,香甜软糯,粥也带着香气。
晚间散步,两人逛到小厨房,曹延轩看时,靠墙四个酱菜坛子,木架摆着成袋米面,灶台擦得干干净净,摆几个瓶瓶罐罐,外墙墙边堆着木柴,便微微点头。
夜渐渐深了,曹延轩握握她胳膊,“早些歇着。”
大户人家的惯例,怀了孕的妻妾,要和男人分房。
她依依不舍地应了,拉住曹延轩衣袖:“那,明日您还过来?”曹延轩笑了起来,柔声说“自然。”
当晚纪慕云睡得很好,一点也没有因为影单影孤而担忧:腹中一个小小的孩儿正慢慢成长,是她的血脉,她的未来,她一辈子的依仗。
用不了几日,纪慕云就发现,新来的三位仆妇都很能干:
绿芳是个细心周到的姑娘,年纪轻轻的,做事很沉稳,一点也没有“服侍过老太太”而自觉高人一筹。喏,冬梅和她差不多大,因是先来的,纪慕云令冬梅做了院里揽总的,绿芳便听冬梅差遣,做一些外面的零碎活,什么话也没有。
丁兰则很聪明,一学就会,和菊香相处得很好,一道儿打水一道儿提饭,叽叽咯咯地令院子热闹不少。
石家的什么粥汤都会,也很勤快,不用纪慕云叮嘱,手洗得干干净净,灶台也令人挑不出毛病,把胡富贵家的比下去了。
纪慕云照着先前冬梅的例,给新来的打赏,三人道谢的时候很沉稳,显然是见过世面的。
因为这件事,她挑了些上好的石榴、蜜桔和柿子,满满装了一筐送给紫娟。紫娟送了些精致糕饼,做为外院管事的大丫鬟,身边也少不了人奉承。
添了三个人,小小的双翠阁热闹不少,活儿抢着干。
曹延轩虽不宿在双翠阁,日日过来用晚饭。隔几天,纪慕云在针线筐里发现两张一百两的银票,和一支镶宝石赤金累丝发簪,簪口足有茶盅大,薄薄的金箔打成十余片指头大的石榴,其间点缀着小小的红宝石。
石榴多子,取多子多福之意,饶是她见过好东西,也对簪子十分喜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