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102. 东汉篇二 燕然勒功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102. 东汉篇二 燕然勒功(第1/2页)

    【关于东汉对匈奴作战最为耀眼的战绩,还当属窦宪、耿秉对北匈奴的作战。这是东汉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对外战役,一举解决了三百多年来困扰汉朝的匈奴外患问题。

    不过这场战争的初衷,却是因为窦宪在妹妹窦太后摄政之时,谋杀了齐殇王之子都乡侯刘畅,事情败露,触怒窦太后,将窦宪紧闭于内宫之中,窦宪担心自己小命不保,决定出征匈奴以赎死罪。

    窦太后当然并不想杀了自己的亲哥哥,要不然当年章帝在位之时也不会屡屡为其求情保下窦宪的性命,立马就着台阶就下了。

    在朝堂的反对声中,窦宪被封车骑将军,与耿秉一起,率胡汉联军出征匈奴。】

    汉朝皇帝们接受程度良好。

    这种程度的外戚嘛,他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尽管听起来好像死的是个汉室宗亲。

    刘彻更是无所谓,虽然这个姓氏让人十分的耳熟呢。

    【虽然这场战争的争论搞到最后,已然变成了外戚专权与否的角逐,但这一次的主动出击,毫无疑问,被历史证明,是一次正确的决定。

    窦宪与耿秉的此次出征,大获全胜。

    北匈奴单于遁走,斩杀匈奴将士一万三千余人,获得畜牧百余万头,前后俘虏二十余万。

    要知道,这一次出征的,加上主力的西羌军队,才八千骑兵。这绝对是一场大胜。】

    刘彻:……

    虽然他确实很激动吧,但到底这个东汉距离他实在很有些距离,也没那么激动。

    是那个什么东汉太强了还是匈奴落魄了,怎么区区八千骑兵就给人整趴下了?

    这可不是你匈奴跟他打的时候那样子了哦。

    但是听到说主力是西羌军队,刘彻忍不住看向霍去病,朗声笑道:“能驾驭如此多的胡骑,有去病你的风范呐。”

    窦宪听得天幕如此夸赞,自然飘飘然。

    他自幼便熟悉兵法,自诩不虚古代名将,他于大汉,那可是大功臣!

    【汉朝之所以是一个意气昂扬的时代,与汉朝的将军们都很喜欢给自己加戏,创造一些昂扬风发的典故不无关系。

    窦宪与耿秉既然得此大胜,自然要大肆庆祝一番。

    如何庆祝呢?

    窦宪左边看看,右边看看,诶,那座山不错,还没被传说占过。

    于是窦宪与耿秉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以铭记大汉国威,当然,这个主要是顺带的,铭记自己的功绩,也是很重要的。

    从此,燕然勒功也成为了名将毕生的追求之一。

    “封狼居胥,燕然勒功”是远去的汉朝留给后人永远热血澎湃的记忆,是中原王朝巅峰武功最好的注解。】

    窦宪:……

    天幕你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太不厚道了。

    虽然他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你也不要把话说的这么明白嘛。

    在他心中,扬大汉国威与声张自己的功绩自然是五五开的。

    但想到自己如今滔天的权势,又忍不住想起当日燕然山上自己的雄心壮志与豪气干云。

    他果然是能文能武的大将军。

    【而为窦宪二人于燕然山上撰写碑文的,正是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是“前四史”之一,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的作者,与司马迁一起并称“班马”,不是斑马!

    而他的父亲班彪,其实也是个史学家,班家可谓是史学世家。

    当然你可能会很疑惑,一个史学家,怎么会跑到燕然山上去。

    那就不得不提一提,这历史上最彪悍的史学世家——班家了。】

    被点名的班固尚且没来得及有所反应,在他之前时空的刘彻已然眼前一亮。

    什么,那窦宪的燕然山铭文是班固写的?

    这班固还跟司马迁一起并称“班马”?

    后代子孙有的,他的将军们也都得有!

    你有燕然山,我也有狼居胥山。

    反正去病封狼居胥的时间都已经有了,这司马迁也是他治下的官员,决定了,下次只要出征,必须带上司马迁!

    不是关于他的两位大将军你司马迁写的少嘛,那就多跟着看看,多写点!

    刘彻兴高采烈同霍去病建议道:“你让他给你在狼居胥山上也写上一篇,对了,是不是还禅姑衍来着,那里也写一篇,文人嘛,不用白不用。”

    司马迁:……

    谢邀,但是他不想去打仗啊,他对于战争没有兴趣!

    【班彪虽然人是文官,但一直关注对匈战事,对作战及政策都很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他的两个儿子嘛,一个是班固一个是班超,生了个女儿叫班昭。

    可以说,成才率是杠杠的。

    班超是下一位主角,此刻先按住不表,总之也是个弃笔从戎的天才,在西域经营三十余年,东汉版地断匈奴右臂。

    而班固不似弟弟半路转专业成了武将,坚持一路从文官路上走到黑,但是对于战争和匈奴的理解,那也绝对是超乎平常文官的,毕竟他是真的上过战场啊。

    这一点,从他的文字之中也能有所体现。】

    刘彻十分兴趣盎然,还有这么有意思的史学世家呢?

    他这个兄弟,看起来不错啊。

    怎么就是东汉人呢。

    【班固所著《汉书》作为传统正史之一,其内容文字自然也十分凝达精炼,可其中公认的最为精品的一篇之一,《武帝纪》定然榜上有名,是研究汉武帝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这当然也有司马迁《今上本纪》缺失的原因,可是,这也并不能否认《武帝纪》的倒霉运气也好,虽然由于时间久远,汉朝的史书资料十分匮乏,因此对于研究而言带来了很多困难,可是在那个史学家还没有被儒学腌入味的时代,《史记》与《汉书》绝对是二十四史之中的精品之作。可以说,班固与司马迁二人是其中比较严谨的史学家了。】

    什么叫被儒学给腌入味了啊?

    天幕你怎么能如此辱骂他们儒生呢?

    竟然还连带着看不起他们写的作品,如何能如此斯文扫地?

    【因此,总有人说若司马迁是汉武帝脱坑回踩的黑粉,那经历过真实战场,对于战场局势有自己理解的班固,对于武帝的理解,也与司马迁有所不同,当然,也可能是距离产生美吧。

    “雄才大略”这个如今历史教科书上最终对汉武帝盖棺定论的评价,其来源便是班固在《武帝纪赞》之中对于汉武帝的赞扬。可以说,这个词原本就是刘猪猪专属用词,或者说,他本人是第一位主人。

    “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刘彻:……

    虽然雄才大略是个好词,又听到天幕说这是后人对他盖棺定论的评价,可以想见,在后世,对于他的功绩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