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静春》 完结+番外(第3/13页)
谢惜拢在袖中的手指微紧。她?兀自定?了定?心神,道?:“民女可否斗胆问一句理?由?。”
官员道?“可以”,伸手指向一旁桌案上的一沓文书?,向谢惜示意道?:“谢姑娘,你看过这些,便会明白了。”
谢惜不解这理?由?为何如此麻烦,但还是站到桌前,伸手翻开了那些纸张。
纸张已有些年头,是当年办谢家案子时留下的卷宗。除了一些整理?好的经过文书?以外,还附有当初证明谢家通敌的罪证。
那上面说,东境军中本为谢家一言堂,但由?于渐渐朝中调派,掺杂进许多别家将领,并隐隐要取代?谢家人在高位将领的位置,所以谢家为保证自家人在军中的话语权,而暗生了不臣之心。
他们与海寇私自相通,达成?盟约:海寇只不时来袭,犯而不攻,而谢家亦追而不打,表面防御。甚至于,他们为求真实,还约定?好,小战之后?便作大?战,双方为求最低损失,由?谢家告知对方一切的作战方式和部分海防情况。
谢惜看得荒谬,连连摇头。这分明就是杨家在做的事情,当年却居然这样全然地推给了谢家。
她?放下文书?,又去拿那些证据。她?一张一张看,眼中的荒唐之色愈发浓烈。
那官员袖手站在一旁,神色并不急迫,也不开口催促,只等到她?看完所有后?将手里的东西放下,方抬眼看向她?。
谢惜的脑中一片混沌。
官员并不讶于她?的失态,安静地等待她?缓过神来。
谢惜的手中紧紧捏着一封书?信,其上是统帅谢添与海寇来往商量假战的具体内容,除却是他亲笔以外,最后?还落了私章印信。字字句句,俱是通敌实情,千般万般地抵赖不得。
谢惜的手有些微微发抖,她?强自压下心头的震颤,问道?:“若是假的呢?民女的二叔身为统帅,身边的部下不少,更有杨家的反贼在侧。如果这封信,是有心之人临摹了他的字迹,偷用了他的私章,伪造了他通敌的证据呢?”
官员答道?:“这次审问杨家人,他们已经供认不讳。杨家的部分将领借假战向海寇敛财,之后?因价格没谈拢,和海寇起了争执,随后?发现?那些海寇做两?头交易,还与谢家人有着联系。再?加之那段时间,供给海寇的大?箭也断了来源,他们为了防止海寇彻底投向谢家,说出他们的勾当,所以才先下手为强,借此事来控告谢家。”
他微顿片刻,等谢惜反应了一下,才继续道?:“自然,这些供词全部有证据佐证,不曾有假。除此之外,谢添死前,已经承认了这些,亲笔写了认罪书?。他的那些姓谢的亲信,也一一证实,每句话都有证据佐证。谢姑娘,后?面这些,你是看过了的。”
是,她?亲眼看过,都在这里,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她?二叔谢添,是朝中有名的儒将,写得一手好书?法。他虽然常年不在上京,谢惜也与他见得不多,但他手写的大?字一直挂在谢家一处厅堂。
谢惜等小辈幼年习字,常对着谢添那一幅字,甚至还临过谢添写的一本诗集。所以她?对于谢添的字迹,可以称得上是非常熟悉。
一个人写字,可以刻意改变字体,但用笔的痕迹,是难以轻易改变的。
就是因为这样,谢惜才如此难以接受。
因为她?无法否认,手中这张明明白白写着通敌内容的信件,的的确确就是谢添的字迹。
所以,这就是她?所求的原因。
不恢复谢家的名誉,是因为谢家本就有罪。杨家诚然不是什么举报反贼守护国境的功臣,但谢家也不是什么被无辜冤枉牵连的清白之臣。
这封信,应当原本要交给那些和东境军交战多年的海寇,但却被心怀鬼胎的杨家人不知如何截了下来,而后?作为了指证谢家的证据。
这里的所有,不是全部定?案的文书?,但实际上,只是她?如今看到的部分,就足以证明谢添是真的做了这些事了。
杨家人当初为了迅速摆脱自己的困境,需要用最快的手段扳倒谢家,没有什么是比谢家真实的罪行而更快更准更狠的办法了。
就因为真实,所以逃无可逃,辩无可辩。
官员打量她?神色,见她?长久沉默,不再?开口,便知她?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一时尚无法扭转心态。
他换了一种宽慰的语气,道?:“谢姑娘,当初你逃了一死,按理?说,这次是要一并处置的。但今上念你在此案有功,开恩许你免死,放你离开。谢姑娘,你是明理?之人,既留得一命,便莫再?多言了。如你接受,我便如此回过殿下。”
谢惜明白这句话未尽的言下之意。
她?若识相,便该接受这个结果,保自己一条小命,不要再?自不量力?地强求更多。否则她?身在此处,只要一声令下,便可死于当场。
即便她?强求,其实也什么都要不回来。
她?一时没有开口,官员又劝道?:“谢姑娘,你尚年轻,日子还长着。以后?离开上京,去找你的朋友们,余生好好过,无谓在此事上丢却性命。”
这次,谢惜抬眼看了他一眼。
他坦然地望着谢惜,却并没有多言。
去找你的朋友们。
所以,他们是知道?她?背后?还有其他人在,甚至于,知道?就是谢愉。
谢愉是杨家妇,当初免于一死,如今又杳无音讯,是很容易被联想到的。
但他们没有提谢愉的名字,就是在变相地提醒谢惜。若她?闭口,那她?们都有活路,若她?拼命,那她?身后?所有人,都是死路一条。
谢惜知道?自己该怎么选。她?自己可以拼命,但是她?的姐姐、她?的侄儿,无谓再?为已死的家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她?低下头,沉声道?:“我接受。”
第 103 章
在谢惜做出回答之?后, 官员请她稍待,而后自己出去面见太子。
此处离太?子书房不远,也许他正等着这边的回话。不过多时, 便有一内监入内, 同谢惜道:“传殿下一句话, ‘多谢姑娘配合此案’。谢姑娘, 您可?以离开?了?,这边请。”
谢惜不能确定这位太子究竟在想什么?,确认着多问了?一句道:“离开??”
内监道:“是, 马车已经备好,姑娘可以走了。”
谢惜跟着内监出去, 一路都在警惕戒备。她想自己若是上位者, 遇到一个罪臣之?后, 经历了?一场失败的翻案与复仇,必然是要将来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总不能?听对方几句乖巧的回答,就真的这么?放了?罢?
他真的相信吗?
谢惜一路安然无恙地走到马车旁, 内侍立于一旁道:“小的就送姑娘到这里,姑娘请上车。”
谢惜依然不大相信,同内监回礼后,将信将疑踩上脚凳, 掀开?车帘的时候, 看到祝含之?坐在里面,对着她轻轻一笑?, 用纤细的手指比在唇边, 示意她噤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