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卦从亨利八世开始[直播]》 50-60(第12/17页)
心中虽如此想, 但这位贵族也在思考。
他不知道神迹所说的什么评选的十二位君主是谁,更不知道有什么人居然可以压在君主头上成为最受欢迎的人,但他知道神迹说伊丽莎白公主在他听不懂的评选中两次力压所有历代君主。
他想不明白,一个女人,一个女王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她也没有征服法国啊?
如果要论现在英格兰最崇拜的君主,多数人大概会说是亨利五世、爱德华三世、爱德华一世。这些君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法国按在地上打,由此可见,英格兰人心中的好君主标准就是武力一流,对法强势,伊丽莎白身为女性在率兵征战上有天然的弱势,不管哪方面都够不上这个标准。
和这名贵族持有相同想法的人是大多数——不能征战的国王算什么好国王?
托马斯·博林兴奋得都有些颤抖,他不得不后退几步,以免过于激动吸引国王的注意。
亨利八世确实没注意到他,他听着闹哄哄的声音,缓缓靠回到椅背上,闭上因瞪得太过用力而有些酸涩的眼睛。他翘起嘴角,神迹都夸到几百年后了,说明伊丽莎白肯定没犯什么错误,这让他绞痛的心脏得到了抚慰。
【伊丽莎白一世的出现,为君主统治带来了一种在诸多前任君主身上罕见的品质,这便是聪明才智。】(注2)
亨利八世刚刚翘起的嘴角迅速放平,这是在说伊丽莎白之前的君主都很蠢吗?这里面也把他扫射进去了!
【在她统治的时期,君主的个人武力已经不能带英格兰走向强盛了,聪明、能和各方势力斡旋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她之前的前三任君主给她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债台高筑、四面环敌,稍有不慎便会四分五裂的英格兰。】
亨利八世:是爱德华六世和玛丽的错,跟他没关系。
贵族们稍微回想了一下几位国王的操作,觉得神迹说得没错。
【伊丽莎白登基的时候,面临的局势相当之复杂,简直千头万绪,仿佛走钢丝一般,而她自己手中的条件又非常有限,这使她需要非常小心处理每一件事,才能在混乱中为英格兰走出一条生路。】
众人不由打起精神,想听听这位女王是怎么操作的?
【伊丽莎白首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腓力的求婚。西班牙的大使为她带来了腓力的提亲意愿,并暗示伊丽莎白能够上位有腓力的支持,两国之间应该再次结盟。伊丽莎白心里知道西班牙大使是在鬼扯,她能登基靠得是亨利八世的遗嘱和玛丽的指定,还有人民的拥戴,跟西班牙没有任何关系。大约唯一的关系就是腓力自己没有以玛丽丈夫的名义索求英格兰王位,但这跟支持伊丽莎白关系不大。因为他自己也害怕如果自己索求王位,法国更有借口借苏格兰玛丽的名义出兵英格兰,与其便宜法国,不如按兵不动。】
【彼时法国和西班牙还没有结束意大利战争,双方仍在僵持,腓力放弃争王位,但不表示不想拖住英格兰这个盟友。】
【伊丽莎白根本不想答应这场求婚,她更不想结婚。先不说亨利八世带给她的阴影,玛丽的前车之鉴伊丽莎白再清楚不过了。】
【伊丽莎白自己后来表明过她当时的想法:她的婚姻很难让所有人满意。同外国君主结婚,不可避免会搅入国际局势,同时也要小心英格兰会沦为附庸,玛丽的婚姻就是一个危险的例子。而同国内贵族结婚,选谁都不合适,这会搅乱贵族势力,让国内贵族为了权势争斗。另一方面就是她的丈夫势必会是天主教或者新教一员,选谁都会让另一方派别不满,再次挑起宗教矛盾。】
【虽然不想答应求婚,伊丽莎白却没有明确表示拒绝,这个时候她不能在和法国敌对的情况下再将西班牙推走,她采用了拖字诀。拖延,也是伊丽莎白执政过程中的鲜明特色,对于她不认可的方案和政策她一般不明确反对,就是拖着,直到拖到时机过去或者政策被遗忘。】
亨利八世若有所思,拖延
他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也许以后可以试一试。
如果廷臣们知道亨利八世的想法,大概会告诉他:陛下,你这辈子都学不会这种方法。
性格不同,执政方式自然也会不同。
小时候的成长环境让伊丽莎白善于忍耐,同样的境况要是换成亨利八世,大概会暴跳如雷后将廷臣骂得狗血淋头,并强制执行让自己满意的方案,完全不管后果。
【对腓力的结婚请求一拖就拖到了1559年4月,法国和西班牙都没有钱再维持战争,双方加上英格兰一起签订了一份合约,最终终结陆续维持了六十多年的意大利战争。】
【这份合约即《卡托-康布雷齐合约》。在英法方面,仅做了对加莱的规定:法国以50万埃居的价格分八年赎回加莱地区。】(注3)
【而在法国和西班牙部分的规定中,法国吃了大亏。法国放弃了意大利战争中的绝大部分成果,仅保留了洛林和都灵的部分教区和要塞。西班牙收回了意大利山麓和萨伏伊公国。合约中还附加两项婚姻安排,法王亨利二世之妹和女儿分别嫁给萨伏依公爵和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注4)
听到此处,法国特使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
查理五世的特使则喜形于色。
各国大使颇有些茫然,萨伏伊公国的使者连自家公国什么时候被法国占领的都不知道。
也不对啊,为什么公国是被西班牙国王收回,他们的公爵呢?公国并入西班牙了?
这一刻,大使们恨不得神迹说得再详细一些。
只有英格兰君臣面无表情,意大利战争又不关他们的事。他们的加莱没了,彻底没了!!!
【既然在合约中腓力已经有了新的王后人选,伊丽莎白便顺理成章地推掉了婚事。】
【这份合约中英格兰虽然没有占到半分便宜,但总算给了伊丽莎白喘息之机,让她不用时时刻刻面临战争风险,也能抽出手来整顿国内的宗教事务。】
【英格兰目前的宗教情况想必也不用再跟大家细说,总体而言就是天主教和新教斗得你死我活,而由于玛丽的倾向,目前天主教占据上风,新教势力被打入谷底。不过在伊丽莎白上台之后,新教势力开始抬头,没被玛丽烧死的异端从伦敦塔中走了出来,准备和天主教再次大战一回。】
【但伊丽莎白制定的宗教政策出乎意料。表面上她是个新教徒,可她实际上和亨利八世一样,她只想让所有人为君主所用,而不是作为一个君主被宗教裹挟,所以她的宗教政策是基于让天主教派和新教派和解的妥协产物,完全是一个四不像。新的宗教政策跟路德宗、加尔文主义、归正宗、天主教都能搭上边,哪里都想踩一脚,更没有统一的核心理论,仔细研究一下,还能看出完全是披着新教壳子的天主教内容。这套政策刚出来时受到天主教人士和激进新教人士的猛烈抨击。但事实证明,妥协没什么不好,这种妥协非常适合英格兰,伊丽莎白的宗教政策经历过考验之后,被一直沿用下去,成为了之后所有英格兰王朝的宗教政策。】
【作者有话说】
1、出自百科
2、出自《英格兰简史》
3、出自百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