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攻改造手册[快穿]: 71. 最后的知青 之前有提过大杨村和小……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渣攻改造手册[快穿]》 71. 最后的知青 之前有提过大杨村和小……(第1/2页)

    之前有提过大杨村和小杨村之间只隔了一条河道,两个村子之间因为河道的归属问题矛盾重重。

    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因为降雨量少的缘故,所以每年水库里都要储水,等到没水的时候再开闸放水,这本身没什么,毕竟北方很多地方都是这么干的。

    但偏偏河道的位置很刁钻,不偏不倚的正好横在两个村子之间,这不就容易滋生出矛盾了嘛。

    而且众所周知,水库不仅储水,水里也会长些东西,就比方说大队书记和知青们吹嘘过的白鲢鱼。

    其实大队书记和知青们说的话也不能完全算是吹嘘,毕竟鱼苗们在水库里自由自在的生长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确实长的又大又肥,而且品种不止白鲢,像是草鱼,鲤鱼,泥鳅什么的,应有尽有。

    所以每次开闸放水的时候,也是村民们一年中难得能饱口福的时间,只要往上面交一批,剩下的就算吃不饱,也能让家家户户尝尝味儿。

    这个年代,一个鸡蛋都是金贵玩意儿,要是能吃到一口肉,说村民们抢破头是一点不夸张。

    一个村子里的人尚且能为了口肉争执不休,更何况是两个村子的人,而且河道就在大杨村和小杨村之间,到底归哪边还真说不好,所以几乎每年两个村子的人都会因为河道的事情闹出点矛盾。

    这个年代的人淳朴归淳朴,但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有时候口角摩擦演变成械斗都是分分钟的事情,两个村子之间的械斗就更严重了,搞不好会出人命的。

    镇上的领导也不是没下来劝过,但是关系到村子里的口粮,就是两个村子的大队书记都不敢随便说话,最后看两个村子闹得实在是不像样,县里来了人这才制止了事态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县里给出的解决办法也简单,就是让两个村子的人抓阄,既然是因为分鱼闹出来的事情,每次两边的人都觉得自己亏了,但就干脆轮换着来,今年大杨村收鱼,明年小杨村收。

    不过鱼毕竟是活物,就像是田一样有丰收的时候就有欠收的时候,前面的还还说,后面的人不就不亏了。

    但这个,县里的领导就不管了,让底下的人自己想办法。

    为了避免涸泽而渔,也为了自己的口粮考虑,两个村子的大队书记一合计,干脆每年轮流往河里投放鱼苗,而且还专门安排了人看守水库,就是为了防止对面村子的人在自己看护期间偷鱼。

    今年就轮到了大杨村捞鱼了。

    既然大杨村要享受结果,河道清理的工作自然也就归他们村。

    每年的十月份都会来一批知青,这个时候田里的秧苗已经长势喜人,除草工作也轮不到他们,村民们也不放心让这些青瓜蛋子嚯嚯地里的东西,毕竟每年都没少发生知青将地里的苗子当杂草拔了的事情。

    相较之下,将河道清理的工作安排给新来的知青,就再适合不过了。

    毕竟只需要知青们将河道里沉积的泥沙铲出去,顺便将河道加固一下,避免水库开闸放水的时候,河堤冲毁。

    至于新来的知青一来就要干这种重体力活儿受不受得了,就不在大队书记的考虑中了。毕竟适当磨一磨新来知青们的性子,也是很有必要的,不是么?

    于是,在方明霆这批知青在刚到大杨村的第二天就下了河道。

    城里来的知青哪里干过这么重的活儿,头一天就有人倒下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惊呼,然后就是大队书记脸色黑沉匆匆地赶过来。

    张丽萍晕倒了。

    这个场面上辈子也发生过,人被匆匆的抬走,过了一会儿大队书记返回来告诉知青们晕倒的张丽萍已经醒了,不过因为身体原因,暂时不能回到岗位上,让大家继续干活。

    有人关心张丽萍的遭遇,当然也有人发出不服气的质疑声,凭什么对方就可以卧床休息,他们就要继续干活。

    “谁知道她是不是装的?”

    方明霆抬眼望去,说话的是个女知青,对方抱怨的时候,正用手杵着锄头,脸上蹭了几缕灰痕,身上就更别提了。

    没有人指责她说话刻薄,因为所有人都在忍着,就连方明霆自己都在忍着。

    这时候可没有挖掘机帮忙,河道里的泥沙石头都需要他们一筐一筐的抬上去。这些知青不管原生家庭好坏,从小到大都没吃过这样的苦,如今看着张丽萍能够光明正大的休息,自己却要继续干这些脏活儿累活儿,心里自然不可能舒服。

    但没有指责,同时也没人附和,毕竟他们都是亲眼看着张丽萍倒下的,脸白成对方那个模样,明显不可能是装的。

    那个女知青也只是吐槽一下而已,旁边有人偷偷拽了拽她袖子,女知青撇了撇嘴,即使满腹牢骚也只能继续干活,而其他的人早就开始继续干了。

    河道这边没出什么乱子,但大队书记的脸色依旧不好看。

    其实不止知青们心里满腹怨言,大队书记心里也苦呀,虽然他早就看出来张知青那个女娃子身体不好,但他没想到对方的身体素质竟然差到这种地步,这才干了多长时间人就晕了。

    这哪是什么上山下乡接受农民再教育的知青,分明就是一尊苦不得累不得的泥菩萨呀!

    大杨村的大队书记此时更恨小杨村的大队书记的鸡贼了,若不是对方眼疾手快,张知青这个烫手芋头也不可能落在他们大杨村头上。

    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知会了一声,便心事重重的走了。

    知青们上午的劳作结束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累的连手指头都抬不起来了。

    城镇知青刚下乡的第一年的口粮是国家供给的,但光靠这些可吃不饱,知青们只能快速学会各种农活儿,像当地的社员一样赚工分,这样等到过年分粮的时候,才能保证自己不饿肚子。

    当然,也有像是方明霆这种兜里有钱的,就没那么大压力。

    这个时候农村的大食堂虽然还没取消,但自从荒年断了炊,也就不存在所有人在大食堂敞开肚子随便吃的场景了,食堂里能提供的就是普通的饭菜和饼子。

    粗颗粒的饼子吃进肚子里的时候,还能感受到玉米碴子滑过喉咙的粗粝感。

    大锅饭的味道能有多好?

    但不知道是不是饿了的原因,几乎没人去挑拣饭菜,也没人顾得上卫不卫生的问题了,冲进饭堂打了饭,找个地方就大快朵颐起来。

    早几批的知青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日子,但是新来的知青们就有些难受了。

    他们第一次清楚自己下乡意味着什么,有的人吃着吃着,眼泪就掉进了饭盆里。

    所有人都为未来的日子感到恐慌,心里没底,想家这件事从来没有那么清晰过。

    对比之下,方明霆的神情显得平静极了,三两下将饭盆里的饭菜扒拉完,然后就找了地方歇晌。

    方明霆知道下午他们还得接着劳作,而且他和那些悲春伤秋的知青也搭不上话。

    毕竟在他看来,眼前的苦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自然不会浪费那么多感情。

    而方明霆平淡的神情确实吸引了一部分人的注意,尤其是季白杨。

    季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