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180-2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180-200(第23/59页)



    要是这杂交水稻真如消息传的这般,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

    前面疑问句的的是旁边队员的回应,后边这句话是况叶的惊呼。

    杂交水稻是这个时候开始逐渐问世的吗?有了杂交水稻,粮食问题也将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

    他那个时代的人,谁不知道杂交水稻,但其详细的发展历程,不仔细查阅过资料的人,还真的不太清楚它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广的。

    而况叶就是这一类人。

    他的空间虽然也有改良龙作为的作用,也可以促进它们增产,但其中的原理他并不是太清楚,且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这还是他使用空间比较久,才发现的作用。

    当初来到这个时代,在见识了水稻等粮食作物在这个时代的亩产后,他就期盼这杂交水稻等农作物的推广,实在是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太低了。

    虽然在后世,大家在吃饱之余,吐槽米饭和蔬菜没有原来的味道,甚至追求原生态的品种。

    但那也是在吃饱之余的才能考虑的问题。

    这个时代连吃饱饭都是问题,最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增产的问题,至于什么口感味道顾虑不了那么多。

    但作为一个对历史只了解简单的轮廓的况叶,并不清楚农业上相关事件的具体进程。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听到了杂交水稻试点种植的消息。

    试点种植有了,这后面的推广还会远吗,想到这他喉咙竟然有些哽咽。

    挨饿的日子不会久了,能吃饱饭的的日子也不远了。

    想到还活跃在田间地头的那位杂交水稻之父,况叶的心情有更好了一分。

    这个时候他还在。

    “确实是个好消息。”惊呼过后,况叶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杂交水稻啊,以它为开端,国家的农业将走向一个新的开端,其他作物也会以此为参照,获得新的突破。

    “杂交的?希望能增产吧。”旁边的队员也抱着一丝希冀。

    杂交作物,其实队员们并不陌生,在田地中劳作的他们见识过不少自然杂交的作物,但其却并不一定是增产。

    甚至一些自然杂交的作物,还会出现品质变差的情况。

    但既然已经安排试点种植,想来结果相关的农业研究人员也有些把握吧?

    抱着这一丝希冀,队员们后面继续干活的时候,心情都还不错。

    随后两天,关于马家公社三兄弟沼气池中毒身亡的事在九大队传开,大队长陈庆国和各个小队长为此也展开了一场安全宣讲。

    队里有沼气池的队员家,甚至被特别关照一番,那些想要修建沼气池的队员家,也因为此时有些犹豫。

    沼气池虽然方便,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要是发酵物不够,沼气不足,烧火做饭其实也是一件麻烦事。

    现在又因其死了三人,自然引得人有些动摇。

    关于杂交水稻的事,也逐渐在九大队传开,但这件事要有结果得等到九月份去了。

    所有人都期望它是真的能丰产,但也把这个希望藏在心底,避免倒是空欢喜一场。

    忙完双抢,时间进入六月份。

    因为杂交水稻的事,况叶还特意和好奇的队员们组队,往三汇公社看了一眼。

    但刚刚移栽下去没多久的水稻,除了看着比一般的壮实点,现在也没多大差别。

    这份壮实,还不乏专家的指导,因此除了况叶同行的其它队员这次行程也之后也没多高兴。

    况叶也看不太出此时水稻具体有多大的差别,但他知道杂交水稻之后必然会被推广。

    见证了它的试种,也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回到九大队之后,他也持续的关注这三汇公社的杂交水稻。

    但相关的消息,一直没太多。

    不过今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以往的风灾、水灾、冰雹、干旱等问题是一个都没有。

    这样一来,地里的农作物倒是长得相当的壮实,想来有专家指导的试种的杂交水稻应该也不错。

    随着时间进入八月,秋收也逐渐开始。

    仍然是天气不错,秋收的工作顺利的展开,这个时候况叶和队员们忙着地里的活,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三汇的杂交水稻。

    知道九大队的秋收进入尾声,三汇公社试种的杂交水稻的收获情况,也逐渐传了开来。

    一千两百斤!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况叶倒是没多吃惊,但知道这个产量的队员们却是非常的激动。

    甚至组团的往三汇公社跑,想要亲眼见证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实在是这个产量太惊人了!

    要知道今年丰水公社亩产最高的水稻,也才堪堪五百斤!

    杂交水稻的亩产,是其两倍还有余。

    虽然这是三汇公社试种点最高的亩产数据,但其他的亩产稍低的也都有一千出头,还是传统品种的两倍有余。

    这如何不让人吃惊,队员们第一时间根本不敢相信。

    当年吃过“放卫星”的亏,不亲眼见到,他们始终心底没底。

    况叶对杂交水稻的产量有准备,却也和队员们一起组团在去了一次三汇公社。

    倒不是去确认产量的真伪,而是想去见证一下历史的性的时刻。

    三汇公社杂交水稻亩产一千两百斤的消息,不仅仅是九大队这边好奇的跑过去围观确认,相邻的公社听到消息的,都有人想要确认这一事的真伪。

    对此,三汇公社这边早有准备。

    来围观的队员,被有序的组织了起来,领着去参观了一场场收获的现场实录。

    看着沉甸甸的稻穗被割下来,脱粒再称重,等到明确的重量报出来,再加上堆积在旁边装得满满的袋子。

    杂交水稻的产量,队员们真的亲眼证实了!

    “哈哈哈!”

    “这是真的!哈哈哈~”

    “呜真的能产这么多”

    “啊啊啊~~”

    在欢呼声中,有些队员们甚至现场哭了了出来,有的还发泄般的嚎叫。

    杂交水稻的产量确认,作为农民的队员们,最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年蜜薯产量那么高,种植出来后,大家都没有现在这么失态和高兴。

    红薯虽然是可以救命的粮食,但它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水稻在人们心中的位置。

    从五百斤,到一千斤甚至一千两百斤,这个跨度不可谓不夸张。

    这如何不让人激动。

    带着激动的心情,况叶和队员们该回去的路上,对于之后的畅想就一直没停下来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