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160-18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160-180(第10/29页)

医生等人的教学的确顺利了一些,但他们却没有完全照搬手册上的内容来教。

    而是结合当地的情况,做最适合当地人的教学,毕竟培训完的这批学员,最终还是在当地行医治病。

    况叶教授学员们认识草药的课程并没有持续多久,毕竟每天十种草药知识,一个月下来,出去野采和考试,也有两百五六。

    而对于学员们来说,认识五百来种草药,其实已经是极限了,毕竟再往后学,半年的时间不足以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来记忆这些。

    给学员们上了两个来月的课程,况叶原本要功成身退,但经过徐医生他们的一番劝说,况叶又继续接了另外一个课程,那就是制药相关的。

    这是考虑到学员们完成培训后,开始行医时药物短缺的一个问题。

    就是现在卫生院这边都得面对这个问题,要不然况叶制售药品这事的利润一直没怎么降。

    之后各个生产大队都有了赤脚医生,这药品的需求自然是会增大的,但想要采配到足够的药品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个时候就要想想其他的办法。

    办法《赤脚医生手册》这一书中其实也有给,那就是希望之后赤脚医生们依靠这些乡间能够采摘到的药材。

    但仅仅靠这个,却也不行。

    半年的时间,培训出来的赤脚医生,不一定能完全掌握他们这半年所学的知识,毕竟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而且这么短的时间,也不足以学员们掌握多么精妙的医术。

    哪怕是照猫画虎,在行医的过程中开方剂,也不一定能行。

    这个时候,另外一种东西,就非常的实用,那就是有明确疗效的中成药。

    《赤脚医生手册》中其实记录了多种中成药的名字、药效、甚至它们其中饱含的药材。

    但也仅此与之,其中的药材比例分量到底如何是没有的。

    为了方便学员们以后行医,徐医生和况叶商量了一番,希望他这边能教学员们制药相关的知识。

    当然也不是让况叶拿出看家本领,而是希望学员们能够根据药物的配比,粗略的配制疗效明确的药。

    卫生院这么多年都使用这况叶制售的成药,这些成药比市场上的同类型的药品效果都要好不少,徐医生自然也是知道这其中必然有况叶独家的本事。

    对于这种独门传承,他没打算人况叶公之于众。

    而是希望教授学员们如何配比,制成相关的中成药。为此徐医生这边他特意提供了一些药方,和常规的制药手法。

    这些虽然也是徐家的传承,但早在五几年的时候,它们就不在是秘传了,当初为了保全自家,徐医生配合当时的政策,把这些东西献了出去。

    所以现在也用不着保密,给况叶也算是劝他接下这个活的筹码。

    其实这课,徐医生父子也可以来上,但他们一个还有卫生院的工作要忙,一个是生产大队的坐诊医生,能挤出时间来培训班上课已经忙得团团转了。

    况叶能接手这门课的话,他们也能轻松不少。

    既然事情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况叶自然也不能再推脱,而且徐医生拿出的东西,其实对他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他制药的手法,和传统的有很多的不同。

    之前刘医生那边给了他不少书,倒是了解了一些,现在徐医生这边给出的这些资料,有不少也是他不了解的。

    这样一来在教授学员们的时候,他自己其实也可以在学不少东西。

    就这样,况叶开始给学员们上制药相关的课程。

    这期间,他也在学习着传统的制药手法,甚至还结合他本来的所掌握的制药手法,实验了他自己的一些新想法。

    而在教授学员们的时候,况叶也不会全部藏着掖着,有些相对简单的操作手法也会交给他们。

    虽然这些手法制作出来的药,没法和他制售的药品相比,但其易操作、药效也和市面上的同类差不多,就是很大的一个优势。

    制药的课程,也持续了近两个月,毕竟每节课况叶一般也只教学员们制作一种药品,而且还不一定一节课能完成,有些甚至会花上两节课,三四节课也不是没有。

    两个月的时间下来,学员们记下的中成药制作方法有二十来个品类,这也基本上够用了。但想要熟练的掌握这其中的技巧,之后还得他们不断的练习才行。

    况叶这边也只是告诉他们怎么做,带着实践操作了一段时间,更多的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结束了这两门课,他也算真正的功成身退。

    在学员们和徐医生等人的不舍中,况叶恢复了以前的生活规律,回到九大队制药、上工。

    这个时候,正是五月的中旬,也正是一年一度农村正忙活的日子。

    “双抢”让整个九大队的男女老少都忙碌了起来,况叶继续上工之后,也加入了这场忙碌之中。

    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没上工了,恢复上工后他倒是没有不适应。

    先不说况叶如今的体力,就是这五个月,他其实也没少干活,只不过是忙着打理空间和屋子旁边的小菜园。

    不过没等忙几天,忙碌的日子就逐渐进入了尾声。

    小麦、油菜、杂粮等归仓之后,玉米、红薯、水稻等作物逐渐栽种到田地之中,剩下的收尾工作就可以慢慢来了。

    看着栽种下去的秧苗,九大队的队员们,脸上都松了一口气,期盼着丰收的到来。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气象灾害,却让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相当的差。

    五月下旬中,安琼县内经历了一场大风暴雨,甚至局部有冰雹落下,有近十来个公社因此受灾。

    而丰水公社这次就是其一。

    看着被水淹、风吹、甚至冰雹砸坏的秧苗,队员们心里都不好受。

    而在这次气象灾害中,也不仅仅是农作物受到了损害,也有许多队员家的房屋遭到了损坏。况叶家的屋顶也有不少瓦片被砸坏,从来导致漏雨的地方增多,导致屋里不少地方受潮严重。

    值得安慰的是,这次冰雹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只有几个队员受了轻伤,有陈繁仪那边的处理,要不了多久就能好。而且时间来的还算不那么糟糕,至少小麦、油菜等作物已经归仓。

    天灾无情,但日子还是得照常过,地里损坏的作物,得及时进行补种。

    等天气转好,队里就快速的组织队员们干活。

    时间还不到六月,赶紧把地里的秧苗补齐,后续的粮食产量受到的影响应该不大。

    第168章

    忙着补秧苗之余, 况叶也抽时间修补屋顶和打理小菜园。

    这次他屋顶的瓦片被冰雹砸坏了不少,得趁着天气还晴朗的时候,赶紧换上新的瓦片。

    现在已经是五月末,已经是夏初, 而当地夏季的雨量大, 不快点修好屋顶, 这屋子得成水帘洞。

    这次修补屋顶, 况叶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