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扶苏后,三句话让秦始皇为我打下六国: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扶苏后,三句话让秦始皇为我打下六国》 130-140(第10/16页)

国就好了,如今有一个拦路虎在那儿,扶苏只能望着舆图兴叹。

    但?是没关系,没有江南,云南那边不是还?空着呢嘛!

    至于人家本土的?夜郎、寿靡(现昆明一带)之类的?,扶苏选择性忽略。

    只要它现在不是属于楚国的?,那就可?以打,他相信他爹有这个实?力。

    不过,想到云南,不可?避免想到相邻的?巴蜀和越南,都是种粮食的?好地方,尤其越南,扶苏记得宋朝时?期,出自越南的?稻种占城稻传到了福建。

    当时?江淮两浙地带大旱,为了赈灾,宋真?宗派人去福建取占城稻,足足三万斛,一斛等?于五斗,差不多六十斤重,三万斛就是整整一百八十万斤!

    这个数字深深震惊了宋真?宗,当即决定?在江淮和两浙推广占城稻,救活百姓无数。

    在玉米和红薯传入中原之前,占城稻绝对是最顶流的?粮种,没有之一,而这个占城就在中南半岛。

    扶苏眼巴巴望着南边,两只眼睛都写满了‘想要’。

    李斯接收不到信号,不知道扶苏在望什么,他只是在讲述自己知晓的?。

    “七国之外?戎狄所在的?草原尽是戈壁沙滩,不要说种稻,连粟麦都种不活,只有楚国以南的?两越或可?一试,只是……”

    身为楚国人,还?曾经在楚国出仕过,自然知道楚国以南还?有一些国家,只不过比起中原成熟的?国家政体?,将他们称为蛮夷部落似乎更合适。

    两越常年瘴气弥漫,还?有毒虫,百姓避之不及,除了当地土著,根本没人敢去,楚国也因此不热衷攻打,倒是让其趁机做大,频繁骚扰楚国边境。

    因为双方起的?摩擦,李斯才听?过一耳朵,对两越有一丝了解,知道那里?除了有瘴气和毒虫之外,气候倒是格外湿润温暖,非常合适农耕,甚至一年可?以播种两次,人们生活非常富足,稻子烂在地里?都没人去捡,因为根本不愁粮食吃。

    要不是那瘴气实?在骇人,楚国也不会坐视其做大。

    李斯摇了摇头:“此地久居不易,且有楚国横亘其间,打下来无益。”

    李斯还?真?的?顺着扶苏的?话去认真?思?考了,而不是因为他年纪小?不懂这些就随便说点什么糊弄,这点可?比费桓强多了。

    果然能当三十年丞相的?人,跟普通人一比,简直是突出的?优秀。

    李斯所想的?,倒是跟扶苏一开始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打上了瓯越和闽越的?注意,但?是因为楚国,也都默契地换了目标。

    不同的?是,扶苏转头就盯上了两越旁边的?夜郎和寿靡,李斯却因为古今的?信息差距,对中原之外不甚了解,没跟上扶苏的?思?路。

    但?李斯却同样想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

    ……

    “蜀地?”嬴政不解,问扶苏,“你这是从何?处得知?”

    扶苏:“李先生说的?啊,他说蜀地原属楚国,气候与楚国仿佛,一定?也更适合种稻。”

    嬴政不信。

    蜀地群山环绕,山路极其险峻,气候也差,比起两越来说不遑多让,让过惯了舒坦日子的?咸阳贵族们非常嫌弃,但?凡有选择的?人,都不会去蜀地。

    因此,自昭襄王打下巴蜀以来,此地一直是用来流放罪人的?地方,比如之前嫪毐叛乱,他的?家臣们就被流放到了蜀地。

    这个后世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地方,在如今的?秦人眼里?,大概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垃圾地带,至于此地种什么吃什么?就更不会关心了。

    所以蜀地现在居然种的?都是小?麦,扶苏在心里?呐喊:浪费!浪费可?耻啊!

    奈何?嬴政不信扶苏说的?,扶苏立刻又故技重施,搬出李斯:“父王,我说的?是真?的?!李先生说,蜀地最适合种稻了,比楚国其他地方都合适,以前没人种,是因为他们都不懂农耕,但?是李先生懂!将这件事交给他准没错!”

    嬴政终于舍得将视线分一些给扶苏,眼神微深,问他:“这些都是李斯让你说的??”

    扶苏:“什么话?”

    嬴政:“将蜀地由种麦改为种稻这件事交给他。”

    扶苏立刻否认:“没有啊,李先生没有说。”

    难怪他爹对他说的?话一直不感兴趣,原来是误以为这是李斯在借着扶苏向他要差事呢,一个臣子居然敢利用长公子,所以嬴政才有些不悦。

    扶苏赶紧替李斯解释,本就是他缠着李先生问种稻一事,李先生只是在解答他的?疑问而已,他自己也没有想要离开咸阳的?意思?,这些都是扶苏自己说的?,他只是太想让秦国也有一个能种稻的?地方了。

    若是按照扶苏真?正的?想法,他才不替李斯解释呢,这个有可?能会逼死他的?定?时?/炸//弹,扶苏恨不得李斯不受重用,最好被他爹杀了才好,可?架不住李斯是真?的?有本事,真?要就这么杀了,扶苏还?觉得有点可?惜。

    而且,有李斯在,多适合扶苏用来当借口啊,比如像今天这样。

    嬴政不知是信了没信,扶苏反复提了几次后,终于松口:“既然他有心分忧,就赐他两石稻种,即日启程前往蜀地吧。”

    “即日前往蜀地!?”

    接到命令的?李斯都懵了,他该不会是听?错了吧?

    他每天兢兢业业备课,教长公子识字,也没犯什么错啊,更没掺和到丞相和王上的?争斗中,怎么会被流放到蜀地呢?

    传令的?谒者却说:“王上并?非降罪于您,只是命您前往蜀地种稻,若能使蜀地种满水稻,即可?回到咸阳。”

    这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一听?到种稻,李斯就明白怎么回事了,此事定?然与长公子有关,虽然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的?,但?李斯深深觉得,自己似乎是上了贼船。

    ……这糟心的?学生,昨天那顿饭果然不是白吃的?。

    第 137 章

    李斯去了蜀地, 带着王上赐下的?两石稻种?、一百农夫、五千士卒和一万奴隶去的?。

    即便如此,仍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客卿们纷纷猜测李斯到底是因何事引得王上厌弃的?。明明之前的?官途一路顺遂, 怎么突然就被流放蜀地了呢?

    但谁也猜不出原因。

    这是最恐怖的?, 不知道该小心什么, 只能诸事小心,一时间客卿院子人声寥寥, 都缩在家里读书的?读书,著书的著书,倒是清静。

    李斯这一走,扶苏刚刚开始的?识字一事就又搁置了,嬴政却没给他指派新?的?老师,因?为李斯走后不久, 相国吕不韦终于被人告发与嫪毐之事有牵扯, 获罪连坐, 被嬴政当朝免官, 勒令其在府中仔细反省。

    几乎没有人感到意外?。

    嫪毐一事上,王上连亲生母亲都囚禁了, 又对同母弟弟施以囊扑之刑, 想也知道, 对于将嫪毐引荐给赵姬的?吕不韦, 他是绝对不可能放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