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娘子: 750-7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二两娘子》 750-760(第6/16页)



    莫志广已经知道了, 明哥是魏夫人婆母改嫁后生的儿子。心道这一家人倒真不知是什么来头了。

    大户人家可是很忌讳改嫁的。可看这一家子处得可是相当的融洽啊。

    王大夫又给莫志广推荐了一位治喘疾的杏林前辈,说到了那位的手下是有可能根治的。

    莫夫人当年没出阁的时候是大家千金, 后来嫁人也是名门儿媳。家里也是替她访过不少名医的。

    王大夫推荐的这位大夫的师傅,他们当年倒是打听到过, 只可惜当时已经去世了。倒没想到还有传人。

    一时一家子都露出喜色来。

    但是想到路费、诊金, 还有一路的不便又黯然了。

    他们一家在本地过得相当不如意,受各方侧目,要是有能力迁走早就迁走了。

    这要离乡背井去求医, 莫夫人身体又不方便。着实不是太容易呢。

    不过莫志广想着如果离了方圆百里, 别人不认得他们, 或许倒是可以靠自己一身所学维持生计。

    只是,要走出这个范围, 妻子又随时可能发作, 即便如今有三十余两银子在手还是不容易的。

    沈寄知道小馒头其实想跟着莫志广学书法,不然她今天也不会特地来这一趟了。

    如此一来, 莫家的难题就可迎刃而解。

    不过此时,倒是不急着说出来。

    就算只是个教书法的先生,也得好好看看其人的品行。

    而且,买莫志广的字可以说是只认同他的字。但要拜他为师, 那可就是认同他这个人了。

    因为他的经历着实有些离经叛道,别人说起来人以群分, 让儿子拜他为师还是要冒一些风险的。

    所以虽然沈寄有些欣赏莫志广,但此时时机也还远远不成熟。

    不过这场雨倒是提供了多一些了解此人的机会。

    雨继续下,包子蒸上了。

    莫志广揉完面,就去替下了明哥烧火。

    明哥本来就是冲着多多了解世情的目的来的。便坐在一旁陪着,和莫志广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闲话。

    王大夫又从生活习惯上给予了莫夫人一些建议。

    就这么说笑着,蒸笼里渐渐散发出香味,而雨也渐渐的小了。

    包子蒸好,沈寄三人吃着都觉得莫萦调的馅料很是不错。等到吃好,雨也差不多停了。

    莫萦又用食屉给装了好些个包子,让小豆沙带回去给她口中的兄姐吃。

    沈寄道:“又吃又拿,怪不好意思的。”

    莫夫人被莫志广扶起来送客,“我们才该多谢魏夫人您带王大夫前来呢。”比起高明大夫的出诊,一些包子真算不得什么。

    “那就大家都不要客气了,告辞!”

    沈寄牵着小豆沙,明哥拎着食屉,三人便离开了。走到巷口才发现自家马车停在那里。

    她们本来是走路来的,这显然是下雨了有人来接。

    沈寄撩开车帘,看到魏楹坐在里头闭目养神,笑着问道:“你吃了么?”

    魏楹睁眼,“还没,听说你们没带雨具,我就来了。倒没成想你们这么呆得住。”

    他对莫志广的做法不是很认同,自然不会轻易去拜访。

    而且小馒头的心愿,他本来也没准备满足的。

    哪还找不到一个精通书法的师傅啊,偏要找这么一个不容于主流的么?

    小馒头也知道要说服他爹不容易,因此也没有提出来。

    只是沈寄看他着实是喜欢那幅字,而且她自己也挺喜欢。这才想着来再讨几幅字。

    至于为什么亲自来,而不是派人来。就是因为她其实对这对夫妻还有些好奇就是了。她好奇他们有没有被世俗的力量给打倒。

    这会儿其实也还没过饭点。小豆沙打开食屉,拿着一个还热气腾腾的包子喂到她爹嘴边,“爹,吃包子。挺好吃的,我做的哦。”

    听说是小豆沙做的,魏楹便咬了一口,薄皮大馅一口就咬到肉了。

    沈寄看他虽然没说什么,但很快吃完一个就知道他觉得还挺不错。

    而且魏楹肯定吃得出来馅料不是她调的。不过吃了一个他就不再吃了。

    魏楹看眼妻女,对于她们在莫家一起做包子,还连吃带拿的行为有些诧异。

    这可不只是躲雨这么简单了。

    他其实派了人远远看过,知道她们和莫家人相处融洽。

    想着沈寄的性子便没有让人进去叫,而是自己在外头等了一阵。

    “是个才十岁的小姑娘调的馅。”沈寄笑道。

    以莫萦的手艺,如果出去卖包子生意肯定不错。魏楹的嘴多挑啊,他都吃了一整个。

    不过,看莫夫人的样子,肯定是不愿意女儿抛头露面的。

    莫志广也宁可自己到随园受辱卖字,也不愿意女儿出去卖包子。

    劳动最光荣这个观念还是太超前了。这年头讲的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卓文君自食其力当垆卖酒,她爹卓王孙引以为耻,立即给补了一份丰厚嫁妆使她免于劳作。

    魏楹道:“你十岁的时候做得比这好吃。”

    这会儿在莫家送走了客人,莫萦笑着对父母道:“小豆沙跟我说她有一姐、两兄、一弟、一妹,小名都是吃的。三姐妹都是馅料,三兄弟都是小吃。因为魏夫人从前卖过小食。”

    莫夫人不信,“怎么可能?魏夫人的样子一看就是高门贵妇,只是很平易近人、孩子也教养得很好罢了。怎么可能卖过小食?”

    那样的风度、气派哪是卖小食的人能有的?

    莫志广拧眉想了一会儿,“我想我知道这位魏夫人是谁了。阿韵、萦儿,你们可还记得我讲过的魏丞相和他夫人的故事?”

    有那般的气度、卖过小食、夫家姓魏、坐大楼船途经此地……

    不得不说,沈寄卖小食供养魏楹一路读书、赶考,然后魏楹金榜题名直至位高权重,糟糠之妻始终不下堂的故事,在士林流传还是非常之广的。

    尤其是在魏楹为相之后。他站得高,他的事迹就传布得广。

    莫萦睁大眼,“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魏夫人么?”

    因为从丫鬟到一品诰命的逆袭,因为遍布天下的慈心会,沈寄在民间的确是大名鼎鼎。

    莫志广点头,“多半是了。魏相洗冤出狱之后,就没再担任丞相,时间上有可能。那样的楼船,魏家也有财力造得出来。那位王大夫的医术比本地最高明的大夫都要高。而且听说魏相虽然只有这一位夫人,但儿女倒是有好些个。他的养母当初被皇上封为忠义夫人,后来听说的确是改嫁了。我之前和沈家小哥说话,他言谈间对长兄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莫夫人道:“这样的大人物,怎么会到咱们家?”

    这样的长相、气度、学养,也难怪那位魏丞相贵不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