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20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20节(第2/3页)

们里头根本找不出一个领头人来。

    就如百官猜测的那样,在皇帝带头,康亲王紧紧跟随之后,后宫之中的太后也站出来,明确的表明自己愿意为了大周百姓,少吃一口饭,多走一步路。

    太后都带头了,皇后和后宫嫔妃自然得大力支持,不就是少吃几口饭,少做几身衣服,只要以后选秀真的停止,没有更多的小妖精进来跟他们抢皇上,那就没什么不可忍的。

    相比起来,宗室确实是有怨言也没法说出口,皇帝大手一挥,今年原本应该送给他们的福利都没有了,赏赐变成了皇帝亲手写的字,或者画的画,光荣倒是光荣了,但是不大周宗室穷的吃不上饭,那肯定是没有的,大周开朝才多少年,宗室的数量还不算特别的庞大,这些人的俸禄已经在了,少了赏赐也就是少了一部分享受而已。

    皇帝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想法,若不是赵九福给出了解决办法,他原本是打算直截了当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掉尾大不掉的问题。

    如今能温和一些倒是也没什么不好,但若是有人还心怀不满,来他面前,或者去太后面前哭诉的话,到时候皇帝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苦日子。

    宗室那边只能叹息一声认命了,心中嘀咕着这个赵九福也不是个好人,居然想出这么抠门的法子来,他倒是也不怕得罪了皇帝,谁知道皇帝自己会不会想享受呢?

    赵九福其实是想过的,但在他心中曾经的大皇子,现在的皇帝是一个不贪图享受的人,或者说他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吃喝玩乐,而是更高层次的青史留名。

    不得不说,被先帝一手带大的大皇子身上,其实是有深刻的先帝的痕迹在的,比如说先帝数十年如一日的表示自己的仁慈,想要当一个仁慈之君流芳百世,而新帝也希望自己的姓名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耀眼的点,只是两人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已。

    后宫之中宫人们归家的事情也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与太监多是被家人所卖不同,宫女们大部分都是小选上来的,并且都是良家子女,毕竟这些人其实都是妃嫔的预备役,大周的皇帝显然是不想自己的儿女从低贱的人肚子里头出来。

    数量庞大的宫女人数之中,除去一部分无家可归的不想归家自愿留下来,大部分到了年龄的恨不得立刻出宫,这时候出宫她们能带走自己的积蓄,还能拿到朝廷遣散的银两,后者虽然不多,但加起来也足够她们过一段富足的日子了。

    二十五岁的年纪在古代是不小了,但若是家中还能得力的话,想要嫁人也容易,再不然挑一个鳏夫嫁了,也比留在宫中日日夜夜的蹉跎好啊。

    倒是也有人将目光放到皇帝身上,觉得这么多宫女出宫,之后的选秀也停止了,说不准自己能有机会勾引皇上,当一个娘娘也不是不可能。

    宫中人生百态,随着一批批的宫女外放,反正传到皇帝耳朵里头的都是感激之声,到时让皇帝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有一次还跟皇后说道:“这些宫女也是可怜,最好的年华都蹉跎在了宫中,即使现在能拿到一笔银钱也无法补偿。”

    皇后娘娘是陪着皇帝一路走来的,他们是少年夫妻,感情也极好,皇帝如今的皇长子也是皇后所出,“如今能出宫,想必她们也是欢喜的。”

    想到此后宫中或许还会有新进的宫女,却不会再有选秀,皇后心中倒是也高兴的很,哪个女人不怕色衰爱弛呢,她还是一个母亲,自然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也多亏赵大人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只是此次的话,他怕是要挨不少人的骂了。”

    皇帝听她提起赵九福倒是也不奇怪,甚至哈哈笑道:“如今人人都知道他是个不惧强权,敢直接弹劾皇帝的人,恐怕反倒是不敢招惹他了。”

    其实赵九福在官员口中的口碑不一,喜欢他的大力称赞,不喜欢的私下贬低,但在民间的口碑却十分好,从一开始的稻种良田推广,到后头的琼州红糖,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名声更上一层楼,“想必赵大人自己也是不介意的,他就是这么个人,心里头只看得见百姓。”

    皇后的眼神微微一动,心中浮起一个主意来,不过她并未直接开口,反倒是跟着皇帝的话笑道:“可不是吗,赵大人这般的朝廷命官若是再多一些,大周百姓就有福了。”

    皇帝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微微皱眉说道:“只可惜进士易寻,好官难求,有多少人能如明鹿一般,一日也不忘初心呢。”

    第227章会心一笑

    户部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赵九福却并没有轻松多少,这事情并不是一直靠着皇家和宗室节省开支就可以的,若不想要老百姓税收增高,他还得想办法开源才行。

    不过此次之后,时间也已经临近年关了,赵九福想到自己回京之后忙忙碌碌,不说陪伴严玉华回娘家了,就是两个孩子都没有多少时间相处,也就先把自己的步子放慢了一些。

    钱一到位,各部的气象也大有不同,大约是新帝的一连串动作把他们都吓唬住了,才有今年的担心,其实比起时间来,这一年户部给银子还算是痛快的。

    赵九福不知道别的五部如何,反正户部里头倒是喜气洋洋的,可不是吗,年节的东西提前发了下来,每位官员的俸禄分例都没有少。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宁愿削减自己的吃喝,也不乐意节约其他的,他这边节俭了,针对的其实是宗室之人,说到底节约下来的是以前浪费的,享受的。

    但若是动了其他地方,说不定削减的东西,就足以让人心生不满,甚至连生活都成问题,这并不是不可能,多少家底子薄的京官就等着这些过日子。

    赵九福的分例也拿回了家,还没焐热就直接递给了严玉华,还说道:“到年底家里头肯定要花钱,你看着花吧,喜欢什么买什么。”

    严玉华扑哧一笑,一边把东西收起来,一边又说道:“行,就听夫君的,家里头年货都买的差不多了,不过年礼还未准备,倒是可以多买一些,想必今年上门来送礼的人肯定不少。”

    赵九福现在升官了,又在京城户部就任左侍郎,朝中那一个个都是人精,不管是看官职还是看皇帝的宠信,他们恐怕都会上门来走交情。

    家里头的事情赵九福是十分放心的,要注意的那几家他也单独跟严玉华说过,听见这话只追加了一句:“你也看着买一些首饰吧,这几年在琼州也没有买什么时兴的。”

    琼州的珊瑚珍珠不少,但论式样的话肯定是没有京城这边时兴的,赵九福自己其实不懂,他总觉得女子的衣服首饰都长得差不多,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关心妻子,也愿意花钱给她买,只希望妻子能够更加高兴一些。

    果然,听了这话严玉华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点头说道:“好,到时候让银楼送了样子过来看看,不过论珍珠首饰的话,恐怕还是咱们带回来的那些好,光是珍珠的个头就大,这样子的品质在京城都找不到。”

    正说着话呢,赵顺灏蹬蹬瞪的从外头跑进来了,身后还跟着抱着赵顺晖的奶娘,看见赵九福在家之后,赵顺灏就立刻惊喜的扑过来,一把抱住赵九福的大腿说道:“爹,你在家呀,早知道灏儿就早点回来了。”

    严玉华笑着说道:“方才让灏儿带着晖儿去院子里头转转,趁着现在还没下第一场雪,他愿意多走走就走走,等下了雪可就不能疯跑了,这孩子从小是在琼州长大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