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66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66节(第2/3页)

学士的心思,实际上他们这群人只远远的看过一眼这位大学士,因为后头出了疫病的事情,朱大学士婉拒了所有人的拜访。

    这会儿的赵九福正忙着审题,在看见试题的时候,赵九福心中就有些了然,看来皇帝对这一次的疫病十分不满,尤其是不满有些人传言此次疫病乃是天降横祸,只因为对他这位在位的皇帝有所不满,甚至一度还有人让他下罪己诏。

    现在疫病虽然已经彻底解决,但皇帝的这口恶气显然还未消除,不然的话不会直接把此次疫病是否天谴来作为策论题目。

    赵九福视力很好,很快就看到左右的考生额头都冒出了冷汗,显然为这个题目觉得头疼,想想也是,朝中既然有人提出天谴一说,这就代表皇帝对朝廷的控制力并不那么全面。

    赵九福一边慢慢的磨墨,一边心中开始思考,当今天子是难得从太子变成皇帝的人,但是他在位其实还不到十年,也就是说当初他是快三十岁才登基为皇帝的。

    一开始这位天子也并不是太子,他是先帝的十二子,出生的时候先帝都已经五十六了,一开始是被排除在帝位争夺战之外的,但是知道先帝实在是活得太久了呢。

    先帝末年那些阴差阳错暂且不提,但赵九福却曾听老师顾行之提起过,当年的太子能够坐稳位置,与他后宫之中几位妃子的娘家不无关系。

    但正是因为这个,皇帝登基之后备受牵制,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摆脱束缚,看现在朝堂的情况就知道他应该是成功了大半,还剩下的这些人迟早也会被收拾干净。

    赵九福觉得这些人十分不明智,既然皇帝已经登基,还是一位年轻力壮,精明能干的皇帝,那你还在他眼皮子底下蹦跶那不是自己找死吧。

    这一次不但拿出疫病一事,还牵扯到了皇帝几个兄弟的死说是天谴,这皇帝要是能咽下这口气才奇怪了,若是他肯定也是咽不下去的。

    磨完墨之后,赵九福也想明白自己要如何下手了,直接痛骂天谴一说太过粗暴,他决定从疫病的来源,防治以及避免来说。

    这一点对其他考生来说或许很难,毕竟这年头即使是大夫也不一定能说出疾病预防的一二三点来,但是赵九福不同,他可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拿定了主意之后赵九福下笔如有神,一时之间倒是忘了周围的人,全心全意开始写策论。

    就在他全身心都投入到考试之中的时候,忽然保和殿变得更加安静了,唯有一个脚步声伴随着书生们写字的声音,踩着众人的心跳走了进来。

    第126章帝王家

    古代人对于帝王的尊敬和畏惧是现代人永远无法对比的,那是君权皇权统治之下,千百年积攒下来威仪。除非是末代君王或者权倾朝野的权臣,否则其他人在面对皇帝的时候,心理上便有一个天然的尊敬在。

    大周现在的皇帝显然不是末代皇帝,即使是朝中元老也不敢跟他直接发生冲突,所以在他踩着脚步一个个路过考生的时候,那些考生实在是很难忽略他的存在。

    被匆匆略过的人还好一些,他们只要深深吸一口气就能勉强当做不在意,而被皇帝重点关注的那几人就惨了,有一个紧张的差点写错字。

    皇帝却没有丝毫照顾这群考生的意思,该走走,该停停,停下来的时候还会低头去看考生的答卷,虽说没有当场点评,但也给足了心理压力。

    此时皇帝看的就是白静轩的考卷,不得不说白静轩为人不成,心理素质倒是不错,至少表现的十分沉稳,在皇帝出现的时候脸色都没有变一下。

    能做到这一点跟他经常与位高权重的人接触是分不开的,白静轩只想要抓住这一次的好机会,若能趁着此次在皇帝面前大大露脸,一举将状元的名头夺走自然更好。

    不得不说论揣摩皇帝的心思,大部分考生都是可以做到的,比如皇帝一路走过来看到的卷子,大部分都是直言疫病与天谴毫无关系。

    白静轩也不例外,他的卷子上头不但大力谴责提出天谴之人,还对皇帝一番歌功颂德,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写的什么颂文,而不是策论。

    皇帝在他身边停留了一会儿,并未露出丝毫不同的脸色,但跟随着皇帝的公公却知道这位的心情并未愉悦起来,至少这位考生的卷子怕不是那么讨好。

    正如这位心腹太监揣测的,皇帝确实是心中不悦,白静轩文采出众,写的确实是十分不错,但一番歌功颂德太过了就像是阿谀奉承,再者,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事儿那刘家老头子是掺和了一手的,哼,这姓白的倒是都喜欢两面三刀。

    心中对白家的人不喜,但皇帝也知道白家的重要性,所以在白静轩身边停留的时间略久了一些,随后才走到其余人那边观察。

    作为会试的头名,赵九福自然也会被照顾到,事实上在他中会元之后皇帝就把他摸了个底朝天,新亭府戴河镇人士,曾经还因为孝顺被他亲口称赞过,家世简单,履历清白,唯一与朝中的练习就是顾行之的弟子。

    光是这些就足以让皇帝多注意这位年纪轻轻的会元郎,孝顺的人好啊,他最喜欢孝顺的孩子。再到今日一看,这赵九福确实是年轻,长相也俊秀的有些过分,难怪朱大学士也在他面前夸过几句,光看相貌跟那顾家三郎倒是一脉相承。

    “咦?”皇帝原本只是随意一看,这一低头却惊讶起来,忍不住多看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符合心意,若不是记得此时还在保和殿之中,他怕是要忍不住拍案叫好了。

    原以为朱大学士不过是听了他的传话图吉利,没料到这会元倒是个有真材实料的,更难得的是他年纪轻轻涉猎颇广,更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

    皇帝心中看得欢喜,脸上不陆身体却诚实的多停留了一会儿。身后的心腹太监立刻就发现这其中的些许不同,对赵九福也多了一份关注。

    殿试只持续一天,但考生们也不可能从黎明开始就考试,一直持续到夜幕时分才离开,这中间自然是需要休息和进餐的。

    不过考生们不能离开保和殿,进餐也是宫人们送过来的清水和食物。

    赵九福是闻到食物的香气才反应过来,他方才写的太过于专注以至于都忘了这里是殿试,这会儿水一喝,糕饼一吃,倒是发现已经饥肠辘辘了。

    不得不说宫中御厨的手艺十分不错,即使是送给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的食物也十分不错,虽说因为送来的路比较远已经有些发凉,但吃起来可口不说,吃完之后嘴巴里头也不会留下任何的味道,一看就知道是为了殿试特意准备的。

    但就算是再好吃,赵九福也不敢吃多了,宫殿与外头不同,在宫里头要是人有三急的话十分麻烦,不说他们,就是长年累月在朝为官的大人们,每次上朝的时候为了避免麻烦,也是宁愿出门前少吃点少喝点的。

    在他进宫之前,顾行之还因为这个特意教导过弟子,比如出门之前可以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但尽量不要吃稀稠的东西,毕竟这东西吃了不饱腹,也容易让人想要如厕。

    其实对比前朝,大周皇帝已经体谅和人性化许多,毕竟前朝殿试的时候读书人得不吃不喝不如厕一整日,若是有人做不到那就是不合格。

    一直到日暮时分,考生们才开始交卷,他们交卷之后卷子会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等到次日才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