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44节(第2/3页)
一旦考中举人,这些原本的生员就再也不用来县学了,当然,大部分人还是会来拜访一下几位先生,免得比人说道自己薄情寡义。
孙光宗也是如此,只是在拜访完先生之后,他就在门口等着几位好友出来,看见他们就笑着说道:“走,我们去酒楼喝一杯,如何?”
其余三人自然不会反对,胡明河笑着说道:“走走走,这家伙考中举人了好生风光,咱们肯定得狠狠吃他一顿,这才对得起同窗之情。”
他们还真没客气,挑选的酒楼十分不错,坐下来就挑了几个有名的菜,不过为了照顾赵九福,几个人最后还是没点水酒,反倒是让上了一壶好茶。
见他们这般不客气,孙光宗反倒是高兴起来,虽说考中举人是好事儿,但他还是担心身份地位的变化导致难得的同窗交情变质。
“孙大哥,我先以茶代酒敬你一杯,恭贺你高中举人,从此也是举人老爷啦。”赵九福端着茶杯笑着说道,他是真心为孙光宗高兴。
孙光宗也高兴的很,慢慢一茶杯的茶水直接干了,“还是多亏你们吉言,这次也是运气略好一些,这才吊稍尾过了。”
说完这话,孙光宗下意识的朝赵炳生看去,却见赵炳生哈哈一笑,反倒是举着茶杯贺了他一番,这才放心下来:“来来来,我们边吃边说。”
在场除了孙光宗之外只有赵炳生去参加过乡试,赵炳生又没有考过,之前赵九福和胡明河都不好意思问他考试的事情,但这会儿问孙光宗倒是可以。
孙光宗自然是畅所欲言,乡试的规矩其实大家伙儿都知道,不过考场里头的趣事倒是难得,孙光宗考试的时候紧张,这会儿说起来倒是也头头是道。
赵九福也听的入迷,又想到南平府是比他们新亭府更加繁荣的地方,就问道:“孙大哥,南平府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真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侍女金盘脍鲤鱼吗?”
孙光宗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去南平府,毕竟孙家家大业大,外加他的兄长孙耀祖就是在南平府考中的举人,所以说起南平府他还真的十分熟悉。
“这话夸张了一些,不过南平府确实是比咱们新亭府繁荣一些,人多,道路也更加宽广,就是街道上卖的一个炊饼也要贵上两文钱。”孙光宗想了想说道。
“别的不说,我们去的时候正巧遇到中秋节,中秋赏月的时候那叫一个人山人海,确确实实的热闹,走出去都怕被人踩着鞋帮子。”
在旁边的赵炳生也插嘴说道:“可不是吗,我出去看了一眼就没敢走远,生怕把自己给弄丢了,在二楼往下看全是人,一片乌压压的脑袋。”
对于还未见过这么多人的胡明河而言,这个场景实在是难以现象,赵九福代入现代大型盛会的场景,倒是可以想象到那种人挤人的画面,忍不住也打了个哆嗦。
孙光宗说了不少,赵炳生时不时在旁边补充一句,倒是也显得这一次的聚会其乐融融,似乎与以前并无区别。
吃好喝好,四个人才在酒楼之前散了,赵九福见天色不早急匆匆的走远了,并未看到落在后头的孙光宗看着赵炳生欲言又止。
赵炳生微微一笑,拍了拍孙光宗的肩头说道:“兄弟,你想要说什么我都懂,你且放心吧,我赵炳生还没那么小心眼。”
孙光宗也跟着笑了笑,两人就在不远处分了手各自前行,孙光宗踏上自家的马车,回头看了看已经走远的赵炳生,到底没有开口招呼他上车。
不用开口他就知道即使只是马车捎着一段路,赵炳生也不会答应的,同窗好友四人之中,赵炳生与赵九福的家境相似,但两人的心性却天差地别。
赵炳生总有自己的坚持和骄傲,有时候甚至会在一些无谓的地方较真,赵九福却疏拓豁达许多,对许多小事并不在意,也从来不怕占到他的便宜。
孙光宗无法否认自己确实是喜欢赵九福多一些,跟赵炳生相处的时候他总得注意许多,偶尔一句话就会让赵炳生不高兴,看着越走越远的影子,他忽然想到了爷爷对这三人的评价。
孙爷爷曾说过,赵炳生才华出众,却有些偏执执拗,有几分孤芳自赏之感,过于爱惜羽毛;胡明河不骄不躁,却又有几分瞻前顾后,将来成就一般;赵九福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小小年纪进退得宜,谨言慎行而又不失书生意气,让他颇为喜欢。
第83章月考第一名
乡试失利的不只是赵炳生一个人,原先在县学里头傲的要死,一直仰着下巴看不起所有人的徐晖也是其中之一。
若说赵炳生落榜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那么徐晖落榜就让许多生员看不清了,毕竟这位的成绩次次第一,向来都不把其他人看在眼中的,可现在名次不如他的孙光宗都中了,偏偏他却落了榜,实在是让人心中疑惑。
徐晖似乎察觉到众人的疑惑,他原本就在县学里头没啥朋友,现在更是独来独往,嘴角的僵硬冷意都快要化成实质,尤其是看着赵九福的时候十分不善。
赵九福一脸无语,明明他连乡试都没去参加,偏偏这位就看自己不顺眼,每次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都恨不得冷哼一声,这举动实在是有些膈应人。
赵炳生见状,私底下对赵九福说道:“这家伙是考试失利心中有气,怕你抢了自己的第一名吧,我说他考不中就是自己本事不行,县学的第一名有什么好计较的。”
这倒是实话,县学的第一名从来不代表什么,若是岁考还会影响到他们的禀生称号,平时的月考成绩根本就无足轻重,真不知道徐晖为什么这么较劲。
只要麻烦不找上门来,赵九福就直接无视,他现在的时间真的是不够花,顾训导的书等着他看,蜜蜡原石等着他磨,县学的功课也得做,家里头还有侄子侄女要玩。
原本赵九福就恨不得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可以用,哪里会搭理阴阳怪气的徐晖,他又不是徐晖的亲爹亲娘,还上赶着给他做考试之后的心理辅导。
赵九福却不知道,他越是风轻云淡,徐晖心里头越是憋着一口气。
他一直对赵九福有敌意,自然不只是因为赵九福成绩好,老是考中第二第三名,而是赵九福身上有一个小三元的名头。
想当年徐晖考试的时候,前面也都拿到了第一名,偏偏在院试的时候失利只拿到了第五名,这小三元的名头自然是落不到他头上。
徐晖家世不错,家里头有些官场的关系在,他隐约听家里头大人提起过,赵九福这个小三元说不定有些名不符实,说不准就是知府为了政绩做了手脚。
原本徐家人只是随口一提,可徐晖却记在了心中,一边是自己得不到小三元,一边是赵九福的好运气,以至于赵九福入学之后他就万分的看不上。
偏偏奇怪的是,县学里头的教谕和训导都十分喜欢赵九福,甚至孙训导和顾训导两个水火不容的人,对赵九福的态度都十分不错,这可让徐晖更加不痛快。
这次回来之后,徐晖更是从旁人那边得知了一件事,顾训导竟是把赵九福带回了家中,将家里头珍藏的书籍借给他看,曾经他求过顾训导都只勉强借到两本,赵九福却能随心所欲的看,这让徐晖如何能咽下这口气。
每次能在月考压着赵九福一头,就是徐晖在县学里头最高兴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