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32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32节(第2/3页)

四还是有些放心不下,甚至一度比他去参加院试之前还要紧张,实在是让赵九福毫无办法,生怕被他急出个好歹来。

    幸好朝廷的通知很快下来的,随着通知一起送过来的是一套蓝袍,这既是传说中的秀才袍,是朝廷才能定制的,另外还有一顶冠,镂花银座,上头雕刻的是银雀,这既是属于秀才的雀撇开审美,这雀顶精雕细琢十分精致。

    这雀顶与清朝时期的不同,外观并不是一个帽子的形式,而是更像是男人成年加冠时候用的冠,这样一来赵九福就有点尴尬了,他年纪太小头发也少,不太能带起来。

    赵老四急上眉毛,最后倒是被他想出一个法子来,在头发上打上多多的发油之后,发冠就好带许多,虽然还是有些不大好看,至少是带上了。

    赵九福穿上蓝袍,带上雀雀顶了,就是他这一身蓝袍真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脸色太鲜艳了,皮肤但凡是黑一点都会显得土气,他只能庆幸在灵泉的改造下自己的皮肤白皙,至少不会变成黑炭头。

    其实不只是颜色辣眼睛,秀才装的大小也是不合身的,想来也是,官府那边定制都是在院试之前就开始的,院试之后就得直接送给他们用,最多也就是几个规则分别做一做。

    赵九福个头太小,拿到手之后只得自己改制一番才算合身,多亏赵老四找到的那位绣娘手艺好,衣服修改之后一点都看不出来。

    等赵老四送赵九福到衙门门口的时候人已经不少了,赵九福连忙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裳走了进去,很快他就看到几个面熟的人,其中就有当初他们府试时的主考官知府大人。

    那位知府大人也蓦地回头看了他一眼,忽然对他露出一个笑容来,招了招手示意他跟在自己的身后,赵九福连忙走了过去。

    这一举动显然被许多人看在眼中,不少人对赵九福不屑一顾,眼中带着浓浓的敌意。但是按照院试的排名赵九福站在这个位置倒是也没错,他们也无话可说。

    很快簪花礼就开始了,就在官署大堂之内,每个新进秀才头上都被插了一朵,因为这时节正好是秋高气爽的时候,大部分人插着的都是菊花,只是颜色各有不同罢了。

    赵九福也被插了一朵花,还是一朵红灿灿的大菊花,足足有他脸颊的大半大,他维持着镇定的笑容,心中却已经浪到了海底。

    不过跟考中进士后的簪花宴不同,簪花礼进行的很快,大家由几位大人插完花之后就往文庙走,随着诸位大人一起参拜孔夫子圣像,参拜结束之后再回到明伦堂拜见他们这一届的学官,也就是主持他们院试的那位学政大人。

    拜见完学政之后,他们这一届的秀才都可以称呼这位学政大人为座师,但这一声师傅水分颇多,几乎是没有什么政治含金量的。

    赵九福一路随着知府大人的步伐走,只觉得拜完了圣人拜大官,还得庆幸这时候磕头礼不算盛行,大部分行的都是揖礼,不然他还真的需要用跪的容易。

    忽然,在见完学政大人之后,这位大人开口问道:“这位便是赵九福赵秀才吧,果然是年纪轻轻就一表人才,赵秀才连中小三元,可是我新亭府的杰出俊秀。”

    赵九福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知道这位学政大人为什么将自己拉了典型,但还是迅速回答:“大人谬赞,学生不过是尽力而为,行自己所能行罢了。”

    “但这世间芸芸众生,又有几个能够尽力而为呢。”学政大人笑着说道。

    赵九福心中忐忑不已,偏偏旁边的知府大人还插嘴说道:“学政大人有所不知,这位赵秀才不但学识出众,还是个一等一的孝子,虽说是读书人,但他心疼父母劳作受累,每日必定抽出时间来下地劳作,好让父母能够松快一些。”

    赵九福的脸色微微一变,他确实是经常往地里头去,但下地劳作其实是很少的,毕竟家里头男丁多用不着他,老赵头和老陈氏又十分疼他。

    他会经常过去看看,一来是想要看金坷垃的使用效果,二来通常都是给人端茶送水过去,当然,这在村人看来就是孝顺了,只是这位知府大人如何得知?

    “哦,竟还有这样的事情吗。”学政大人故作惊讶的问道,随机笑着扶着长须点头,“不错不错,虽然世人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赵秀才在读书之余心疼父母,愿意下地劳作,可见才华好,品行更好,是个大大的孝子。”

    作者有话要说:阿福: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第61章拉典型

    赵九福是被人从小夸到大的,因为是晚来子的缘故,老赵头和老陈氏都偏疼他,家里头几个哥哥嫂嫂也对他不错,说句实在话,就算是小气爱计较的邓氏对他也不错。

    他的模样专挑了老赵头和老陈氏出色的地方,小时候也算是玉雪可爱,不说自家人,走出门乡里乡亲的也喜欢夸一句模样俊秀。

    等到长大开始读书之后,夸他的人就更多了。胡秀才多么严厉的人,在他面前也常露出慈祥的笑容来,觉得这是最能继承自己衣钵的弟子了,心理偏向性十分明显。

    即使如此,此时此刻的赵九福面对着学政大人和知府大人的夸赞也寒毛竖起,不但没有欣喜若狂,反倒是心生警惕,总有一种被人盯上的感觉。

    不是他想的多,而是这两位大人的话实在是有些夸张了,说他才华出色,孝顺体贴还算靠谱,后头那些恨不得将他推到神坛上的夸奖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赵九福都不用回头,就能知道后面那些考生必定是又羡又妒的盯着他的后背,若是眼神能杀人的话,那些人怕是会冲上来将他撕裂取而代之。

    慢慢的,赵九福听着听着反倒是麻木了,口中只是谦虚,脸色一直平静。

    殊不知这样的神态看在学政知府两人的眼中,反倒是成了成大事者,不然的话一个十岁的孩子,就算是读书再出色,在面临他们二人的夸赞时怎么会如此镇定。

    除去一开始略微的激动和羞怯,这孩子迅速的恢复过来,镇定如常的姿态看的他们越发的满意,心中更是觉得之前的主意不错,这样的孩子值得他们夸奖。

    是的,这两位老大人对赵九福的夸奖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计谋,在院试开始之前,知府大人就开始调查这批考生的履历,他作为一地知府这般做合情合理,并未引人注目。

    但知府大人的这番调查可不是为了防止作弊,而是打定主意要给他们新亭府树立一位品行出众,才华过人的学子。

    原本乡试才是最好的选择,但乡试距离现在还有一年多,而知府大人已经不想再等了,今年就是他的考评年,若是再没有拿不出手的政绩的话,他的考评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可政绩哪里是那么容易拿出来的,污点倒是有一个,大槐村的事情还摆在皇帝面前呢。

    知府大人私底下一琢磨,又有许多幕僚给他出主意,最后倒是真让他想到一个,大槐村的事情既然已经上达天听改无可改,他可以从其他的地方入手啊。

    比如说推一位中了小三元,在家却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小天才出来。

    知府大人的诸多考虑之下,才有了赵九福的今日,可赵九福并不知道,心中暗道这两位大人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恨不得将他夸成自家儿子,他几乎以为自己有啥重要背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