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记事: 穿越六十年代记事 第13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六十年代记事》 穿越六十年代记事 第13节(第2/3页)



    说起蔬菜,她想起来现在家家户户院子跟门前都开始种菜,虽然空间不大,但是栽一排小葱、种一片韭菜,吃点蔬菜也能抵饿。

    只是院子空间有限,到底不如种在空间里方便简单,周婶那里有菜种,白灵管她要来一些,现在季节好,也是种菜的季节,她为了掩人耳目,在县城的院子里也栽种一些,不只是她,胳膊的胖婶家里也种,都成小菜园了。

    胖婶胆子大,以前政策不允许的时候她就开始种,她是烈士家属,大家也都照顾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没追究过,胖婶家里有两个孩子,女儿在供销社上班,儿子前年结婚,去了外地建设。她身体不好办了内退,平时里就是闲着,种种菜做做饭。

    白灵去敲胖婶家门的时候她正在做饭,腰间系着一条围裙,大方的说道:“灵灵啊,做饭没,没做饭就在婶子家吃。”

    这个年头鲜少有人让饭,很多人家一到饭点就把大门插的严严的,任由谁敲门也不开,就在家里稳稳的坐着,有的人脸皮厚,专等饭点上来蹭饭,左邻右舍又不好意思撕破脸皮,可给别人吃了自家人吃的就少,索性不开门。

    白灵已经吃过午饭,忙推辞:“胖婶不用了,我来是找文桂的。”文桂是胖婶的女儿。

    白灵想买红糖,她手里捏着红糖票,可即使如此,想买也不容易,红糖供应的少,票都花不出去,文桂在供销社上班,内部人好说话,总能弄得到。

    胖婶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她闺女在供销社,买点红糖不是难事,她自己就给应承下来:“灵灵啊,你把心放在肚子里,等文桂回来我跟她说,你把红糖票给我留下就成,明儿后准给你买回来。”

    白灵没成想这么简单:“那可感情好。”

    第二天傍晚,文桂就拿着红糖袋子敲门,把红糖递给白灵:“白灵姐你需要啥就跟我说,供销社就一个好处,买东西多少方便点。”

    白灵平时不愿意麻烦别人,毕竟是欠人人情,除非迫不得已,这下她又开始琢磨,给胖婶一家买点什么。她周五请假准备去她大姨家,本来是想请下午半天,但是一想看病人哪有下午去的?就算是一家人也得讲究,便直接请了一整天。

    白灵大姨家比小杨庄离县城要近,她走路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白灵没去过,不过现在这个年代有嘴靠打听,去哪都不成问题。

    白灵大姨住的村子叫瓦井村,村里不算富裕,白灵走到村头碰见人就问谢志强家住哪里,都在一个村住着,彼此全认识,热心村民给白灵指指方向,白灵问了两个人,最后一个大爷在她身上晃了晃:“你是他家啥人?”

    白灵也没瞒着,实话实说:“谢志强媳妇是我大姨。”

    大爷露出门牙,往前快走两步:“跟我走吧,我带你去,我是你姨夫的二大爷!亲的。”

    那真是太巧了,没想到白灵问路问到谢家亲戚上,二大爷带着白灵穿大街来到一处土坯房:“你大姨也是有福气,这不听说又生个闺女?这下可是好啦,你快进去吧,我家去了。”

    白灵谢了又谢,在门口喊了两声,桑红芹闻声出来,惊喜的问道:“灵灵你咋来了?”

    白灵往上提提手里的东西:“我请了一天假,来看看我大姨。”大姨正在月子里,吃食供应都不好,产妇补充营养很关键。

    白灵心有余而力不足,她能买的东西也有限,半斤红糖补充气血,五斤大米熬粥喝,这五斤大米不是空间里拿的,是供应里的细粮,虽然口感略粗糙,但是能说清来源。最近的肉类供应白灵买了肉,一共六两,还有两根大骨头炖汤喝。蔬菜她简单拿了一些,花生猪蹄汤下奶,花生她有,从空间里拿就行,又从熊大哥那里拿来两只猪蹄。

    白灵现在有工作,这些东西还能掩饰过去,大姨跟桑红芹也没怀疑,白灵大姨身子虚弱,躺着没起身,桑红芹把孩子抱出来:“快来看看你妹妹。”

    出生不久的孩子皱巴巴的,拳头攥的紧紧的,白灵没敢抱,就是坐在炕沿逗弄一会儿,谢志强在厨房里忙活,笑的合不拢嘴。

    谭木匠虽然还没松口说收徒弟,但是能让他扫院子就是说明有戏,之前找谭木匠想拜师的也不少,冷言冷语送走的,大扫帚打跑的不计其数,像谢志强能留下的还是唯一一个。

    白灵中午在这吃的饭,饭桌上有玉米馍馍、红薯、小米粥,还有一碟咸菜,竹筐里满满的馍馍,看样子是准备让大家吃的饱饱的。白灵简单吃了一个馍馍,一碗粥就撂下筷子,大姨家日子也不容易,生孩子后又多出一张嘴吃饭。

    第29章咸鸡蛋

    白灵空间里的粮食成熟了好几拨,她小心地放在空间的仓库里,种子质量不好,所以粮食产量不高,空间的农场种植期很短,二十天就能收获,她改变不了种子的质量,只能靠一次次的数量积攒。

    农村的家庭副业搞的如火如荼,荒山被开垦种上果树,院门前种树种菜,还有的人家从生产队领猪回家养。

    孙玉柱没领,他算过一笔账,养猪一点也不划算,猪吃的多,就是糠一天也不少造,等到了年底,猪肉的收购价格没比鸡蛋贵多少,养一整年到头除了几斤猪肉落不下几张票子,养猪还累人。

    桑红芹平时不在家,女儿高龄生孩子,白灵大姨婆婆身体还不好,照顾不了月子,桑红芹在谢家照料了一个半月,等女儿身子恢复才回家,自己却累倒了。

    桑红芹先是感冒,后来又是发烧,周日白灵回去,桑红芹还在炕上哼哼,额头敷了一块湿毛巾,白灵急的不行:“不能在家躺着,得让我姥姥去医院,不然人都得烧糊涂了。”

    孙玉柱愁容满面:“农民看个病不容易,去县城看病得要介绍信不说,还得花钱,我听说啊,那些医生可着劲的开药,去趟医院家底儿都得败光。”

    白灵哭笑不得,耐着性子问:“姥爷你这是听谁说的?”

    “就咱们后面那趟的你王婶子,她儿子有病去医院,好家伙,花了七八十。”

    七八十在这个年代确实是一大笔钱,累死累活种地的农民,一年到头都可能分不到这么多,去一趟医院搭进去一大叠钱票子,难免会心疼,但有病就得治,医生按病情治疗,又不会坑人。

    看来不仅仅是孙玉柱,很多农民对医院都有错误的理解,像白灵上次和卫建国去卫生所,还有一个大娘把她拉到一边,偷偷告诉她医生医术不行,治不好人,她认识一个巫婆,念念咒语什么病全好,而且收费还低,比来医院强。人的观念很难去改变,尤其是这些对迷信坚信不疑的老人。

    孙玉柱被王婶子的描述吓到,加上对医院不信任,所以不愿意带桑红芹去医院,就用物理降温在家干耗,白灵劝了又劝,孙玉柱决定带老伴去县城医院看病。

    介绍信大队就能开,白灵去找周队长说明情况,本身两家人关系就好,再者乡里乡亲的,开个介绍信没什么难的。

    看病还得要介绍信,白灵真真切切领悟到什么叫做举步维艰,周队长说,医院的资源有限,农村人也不能没事就跑去县城医院给添麻烦,所以得开介绍信说明情况。

    村里有老牛车,白灵借来用,孙玉柱赶着牛车,白灵给桑红芹裹了床棉被,车板太硬,她先铺了层蛇皮袋,上面是破褥子,白灵跟孙玉柱把桑红芹拖上马车,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