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 130-140(第3/16页)

秤起?”薛家账房前来请示。

    公示出来的第一组数字,相当于给今天定调。

    这么多双眼睛看着,这么多人都在等这一刻,不管眼神下藏着的是好奇,是期待,还是看幸灾乐祸。所以上秤的第一家,很重要。

    众人将目光投向庄聿白。知府大人都来看热闹,若今日这收成拖了后腿,不知东盛府这位新晋名人又将如何。

    庄聿白视线扫向四周。万众瞩目不过如此,周围汇聚过来的目光似乎比天上的日头还灼目。

    人群中,庄聿白将视线锁定管庄人周老汉,点下头。

    铁钩穿过粗重麻袋,将圆滚滚沉甸甸一袋夏粮勾起。秤杆高高停在一个平衡点上时,全场呼吸也跟着停了,像是唯恐气息重了,扰了这秤杆上的星码。

    “2亩中田,产粮……石5斗。”薛家账房先生报出了第一个数字。

    “多少,多少?”离得远的没听真切,急得向周围人打听:“2亩中田,3石5斗?,那这亩产1石8斗,不是正常收成么!”

    “可我怎么听着是4石5斗?”旁边人挠挠头。

    “怎么可能!这样算下来亩产有2石2斗,比上等田还多。”那人频频摆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有人冲场地中央大喊一声:“那老头!是几石几斗?再报一遍!”

    账房先生清清嗓子,抬高声量:“中田2亩,产粮5石5斗!”

    如火箭点火,现场议论声登时沸腾起来。

    “中田……亩产2石8斗?!正常上田亩产才2石出头!”有人口中啧啧不停。

    “谁说不是!我岳父庄子上最厉害的种田把式,去岁夏收上田亩产才有2石5斗,这已经算是很了不得了!眼下这中田比人家上田还多……”

    “正常中田能有个1石8斗算正常,他足足多了1石,这可是2石8斗!确实增产5成有余!”

    “看来这孟秀才家夫郎的这什么肥田法子,还是管用的。”终于有人点到了问题的关键。

    众人顿住,细细琢磨片刻,心思也有些活络了,不似此前那般断定这肥田法子是哗众取宠的手段。

    “再看看上田的。会不会是秤错了?将上田与中田的粮食弄混了。”

    一句话提醒众人,大家复又将视线转回场内,看着那账房老汉踮脚、抬手,一双眼睛盯紧秤杆,仔细调整着秤砣的位置。

    “上田4亩,产粮……”账房先生的声音有些抖。估计不太敢相信出来的数字,担心自己眼花或者算错,复又将手中算盘拨了两遍,“上田4亩,产粮12石2斗。”

    如一道光炸开,全场空白。声音空白,视线空白,甚至感知也出现空白。

    祝槐新不知何时已站起身,反复跟一旁的薛家小厮确认:“刚说的是不是上田4亩12石?”

    “是是是”那小厮点头如捣蒜,祝槐新不信,又让那小厮亲自去看看。

    很快小厮咚咚咚跑回来:“确实是上田4亩,产量12石2斗!”

    “亩产3石! 3石!”荀誉负手走上前,一把胡须捋了又捋。

    宦海沉浮多年,从边陲知县做起,后来南北宦游,什么样的田地没见过,从丘陵到平原,从贫瘠到颗粒无收的砂砾荒地,到黑润油亮的肥田沃土,这么多年,也没见过甚至闻所未闻有亩产3石之地。

    或许只是个例呢?荀誉心中跟着兴奋,但他做事向来谨慎求稳。

    “继续秤量,再探,再报!”

    周老汉脸上的笑容再没消失,不说他这一辈,即便他的父辈、祖辈、曾祖辈,也没有亩产3石的时候。若不是现在人多,他真想给这位年轻庄主好好磕几个头。

    稻谷场忙碌继续,逐门逐户一一秤量。现场气氛也随着一串串数字报出,而越发高涨而热烈。

    中田亩产2石6斗左右,上田亩产2石9斗上下。

    然哥儿扶着卓阿叔等在自己粮食旁,他用湿毛巾给阿叔擦着额间汗水,问阿叔要不要去旁边歇歇。

    卓阿叔轻轻摆手。他是庄上种田的老把式,他家的田间产量向来是庄上的标杆。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他知道多少双眼睛都盯着他家的田。

    倒也不是想争个高下,可方才周老汉家的产量摆在那,若自家没能到这个数,岂不是辜负了庄主的期待。

    卓阿叔正低头琢磨什么,却听账房先生已带人走过来:“阿叔,到您家了。”

    然哥儿怕卓阿叔累着,自己忙前忙后跟着,好在薛家小厮给力,自己倒也帮不上太大忙。

    不一会儿,账房先生报出了结果:“中田3亩,7石5斗!”

    亩产2石5斗。相比以往,是非常不错的收成。

    可庄上大部分中田都是2石7斗,有对比,就有了落差。

    卓阿叔的眉毛拧成一团,他将这半年来侍候田地的经过,在心中快速过了一遍。似乎也没发现哪里不对,怎么就是比大家的要差些呢?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眼睛却不敢往庄聿白所在的方向看。大家用的都是相同肥料,自家的却有失水准,心中多少带着愧疚。

    卓阿叔躬身抓了把麦粒在手中,沉甸甸圆滚滚,按理说不应该啊。

    正想着,账房先生又道:“啊呀,少算了一袋,老朽该打,该打!”

    “中田3亩,9石1斗!”

    卓阿叔一惊,嘴巴张了张,什么也没说出来,两步冲到账房先生跟前,往那账簿上看去。是9石1斗,没错。

    中田,亩产3石!

    全场再次沸腾。

    荀誉围着稻谷场的几袋粮食看了又看,亲手捧出一些,不断摩挲。

    中田亩产3石!若非自己亲眼所见,断断不可能相信。

    麦粒在指尖揉搓,上奏折子该如何写,荀誉心中已经有了大概。忽然他想到什么,冲账房先生说道:

    “这位卓阿叔家上田亩产几何,速速称来!”

    第133章 三石

    “上田4亩, 13石4升!”

    亩产3石3斗5升!

    卓阿叔愣在当地,半日一句话也说不出。

    看着今岁打回来的粮食,他自是知道比往年要多, 但没想到多这么多。如果谁家上田能打个2石2斗, 已经算是用心照料后的不错收成。可今年每亩田整整多出1石,那可是1石呐!

    庄聿白心中自是高兴。去岁秋收时他最高亩产是3石3斗3升,今年卓阿叔竟家每亩还多出2升。这新型堆肥术的肥效,算是稳住了。

    人群风向,瞬间变了。

    “亩产3石粮!即便我爷爷从棺材里爬出来, 都不会相信亩产能有3石!”

    “此前传闻说这肥田术可以增产五成, 我只道骗人, 谁知竟是真的!”

    “我就说这庄公子品貌端正, 绝非常人, 定是做大事的。”

    “还是在小各庄好啊,一季就能多打这么多粮。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