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 120-130(第16/16页)

彰竟想起孟家村那只稻草人,嘴角噙笑:“我家夫郎,喜欢这明丽之色。”

    那只花里胡哨的稻草人,庄聿白到底是不是真心喜欢暂且不论,不过他在薛家正门见到等在那里的孟知彰以及身旁这只色彩明艳的高头大马时,确实笑得见牙不见眼。

    “知府大人让我去领赏谢恩?”

    庄聿白几步窜到孟知彰跟前,忽然忘记身边还有个好兄弟陪着。怪不得薛启辰会对他那套生不生崽的言辞表示怀疑。

    “嗯。”孟知彰点点头,俯身看着庄聿白,眸底满是柔情,“荀大人正着人寻你,说是圣上特意赏了东西,嘉奖你灭虫有功。”

    孟知彰一手牵马,将另一只胳膊抬至庄聿白面前,扶他翻身上马:“来,我为庄公子牵马!”

    荀誉派出的皂吏府兵吆喝了这大半日,满城对此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两人刚从薛家拐至主街,人群便围了上来,越聚越多。

    “这位就是庄公子吧。真是年轻有为啊。这方子连圣上用了都说好。了不得!”

    “是啊,感谢庄公子帮我们除掉春季这场虫灾!若没这灭虫方子,我家养护的那五亩桃林今岁可如何是好!谢谢庄公子!”

    “前面牵马这位,看衣衫像是三省书院的学子?”有人看孟知彰面熟,但又一时想不起在哪见过。

    “那是庄公子夫君,孟秀才,去岁院试榜首,将骆家大公子骆耀庭都压了下去。除了院首,他还是去年斗茶盛会的茶魁!听说功夫也好,文武全才!”

    “啧啧啧,这庄公子生得也好,必得是孟秀才这般的才配得上!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不过即便是庄公子得了赏赐,孟公子作为夫君,也没必要当众给他牵马扶鞍吧?”

    “牵马扶鞍咋啦?” 有人反驳,“你是觉得庄公子作为一个哥儿不配么?别说哥儿,即便是各大书院的学子,甚至算上咱府城的乡绅举人们,有几人受过圣上的嘉奖!”

    “我还听说,这孟秀才惧内。公然说自己是个吃软饭的,将来孩子还要跟着他家夫郎姓庄……”

    众人这些话,七七八八吹到庄聿白耳朵里。

    “惧内”在这个世道可不算一个褒义词。庄聿白低头看了看马前的孟知彰,想回怼嚼舌之人几句。谁知孟知彰倒一脸怡人自得,俨然众人这套“惧内”的八卦言论是对他的赞赏。

    前街后巷将满城绕了一个遍的府城皂吏衙役们,终于一路敲锣打鼓“迎到”庄聿白跟前。庄聿白这才听清赏赐之物,玉如意一柄,银子五十两。

    五十两?这么小气的么?庄聿白转头又一想,哪怕只赏稻谷一穗,这也属天恩,在世人看来也是无上荣耀了。

    府衙当差众人接到庄聿白,将锣鼓敲得更响。

    为首皂吏上前抱拳,高声道:“圣上嘉赏庄公子治虫有功。小的们在前开道,请庄公子前去府衙领赏。”

    “有劳各位差爷!”庄聿白马背上拱手道谢。

    鸣锣在前,击鼓随后,人群越聚越多。

    庄聿白心中高兴,眼珠咕噜咕噜转:“知彰兄,这像不像金榜题名后的御街打马?”

    “应该比御街打马,还风光些。”孟知彰回头,眉眼柔和,声音柔和,“毕竟为百姓做了实事,大家对你的感念是真心的。”

    庄聿白心中更喜:“你我荣辱与共。我的荣光,就是你的荣光。将来你飞黄腾达了,可要记得带上我!”

    “自然。”孟知彰牵着缰绳稳稳迈着步子,回身看向庄聿白的目光更加坚定。

    庄聿白似乎不信,伸出小指,冲对方轻轻扬眉。

    孟知彰莞尔,伸出小指,勾住。

    “你我夫夫一体。”

    一路行人围在四周高声称颂。不知谁开了头,大家开始纷纷用实物表示感谢。一盒点心,一筐鸡蛋,一坛好酒……乱攘攘朝庄聿白递过来。甚至有人无以为赠,将将腰间玉佩解了下来,定送与这位风光无两的贵人。

    不过都被贴身护卫孟知彰婉拒了。

    府衙,东盛府的士绅名流听闻这等千载难逢的大喜事,皆匆匆备了贺礼一齐等在堂上。

    正堂之上便是御赐的如意与银两。

    庄聿白在众人的注视下郑重行了跪拜大礼。

    荀誉则将这所赐之物亲自递到庄聿白手上:“庄聿白,你可是整个东盛府的大功臣。万幸有了这方子,才让府城上下百姓免了今春的虫害之灾。”

    “大人谬赞。”庄聿白忙将所赐之物接过,顺手递给身旁的孟知彰,“灭虫功劳得益于大人高瞻远瞩的魄力和决断力。若非如此,即便菩萨的净瓶水也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遍洒东盛府四州一十八县。”

    堂下众人跟着帮腔,有赞庄聿白的,更不乏恭维荀誉的。

    荀誉招手,皂吏捧过来一个漆盒。

    “庄聿白今朝为东盛府立功,圣上都有赏赐,我东盛府岂能不表示。这是麒麟玉佩一对,纹银四十两。”

    夫夫二人也没客气,谢恩收下。庄聿白掂掂钱袋重量,很是满意,如今多了这近百两银子,葡萄酒陶罐的银钱便有了着落。

    “还有一事。”荀誉神秘地看了庄聿白一眼,“府衙正组织人编写东盛府地方志,到时会将你庄聿白的名字和功劳一并写上。”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这不是低配版的名垂青史是什么?

    堂下不乏举人进士,若不是圣上御赐荣耀,他们岂会为一小小白衣,还是一个哥儿的药剂方子跑来府衙恭贺。不过听闻荀誉称将其写进地方志中,众人皆震惊得深吸一口气。

    参与修志的三省书院山长祝槐新,带头出来领命,且很以为然。不过他看看堂下,视线在庄聿白和孟知彰脸上扫过,又笑着向荀誉行了一礼。

    “关于庄聿白之功,恐怕单这一笔,还不够。”

    “哦?何出此言。”荀誉看定祝槐新。

    “平安州暨县,去岁有村子粮食亩产比往年多了五成,更有甚者,出现了亩产三石的好收成。”

    “三石?”

    荀誉拈着胡子,他知道祝槐新不是故弄玄虚之人,但三石之数实属无稽之谈。

    众人脸上情绪各异,因为有荀誉这个知府在场,加上此话出自三省书院山长之口,众人也只大眼瞪小眼,心里打鼓,不敢妄议。

    祝槐新看出众人心思,淡淡一笑:“能有此等丰收成果,多亏了‘琥珀堆肥术’。听闻暨县官田已全部使用该种技术。实不相瞒,三省书院的百亩学田也用了这种新型肥料。现在麦子已抽穗,等夏收时,真假自见分晓。”

    “琥珀堆肥术?老朽活了一辈子,可从未听说过这等技术!”终于有人忍不住,出来呛声。

    祝槐新看了眼那人,很想回一句“那果真是孤陋寡闻、故步自封的老朽”。不过忍住了。

    “没关系,听过琥珀堆肥术之人,自是不多。不过这项技术的研制者,大家都熟悉。”祝槐新站到庄聿白身边,语气满是自豪,“因为彼琥珀,就是此琥珀,也就是大家面前这位——庄聿白。”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