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宠妻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太傅宠妻日常》 60-70(第20/26页)

怎么总在地上坐着?”说着,手势极快地抚了抚孟观潮额头,“还行,倒是不烫。”

    “个乌鸦嘴。”孟观潮指了指样式简陋陈旧的桌案上的一摞公文、信函,“受累,帮我拿过来?”

    靖王捧起一大摞公文,见毡毯有些潮湿,便寻了一张薄毯,帮忙铺在地上,这才把公文放过去,“那小崽子派人加急送来的吧?”

    孟观潮没应声。

    “累死你算了。”

    “有不少是关于赈灾的,你看看。”孟观潮挑出一摞公文,递给靖王。

    “行。”靖王也就在他对面坐下,“有什么难办的事儿,你全跟我直说就行。这回不管认同与否,我都照你的章程来。再怎么着,你媳妇儿是我媳妇儿的好友,我不能让你在外头又病又累的,真累吐血了,我家那位不定怎么整治我。”

    孟观潮笑眉笑眼的,“颖逸倒真是教夫有方。”

    靖王横了他一眼,又轻轻地笑,转头瞥一眼孩子,问道:“这么说话没事儿吧?”

    “吵不醒。在水里漂了大半天,才到了那个小山丘上,累狠了。”孟观潮温声解释道,“有点儿动静其实更好,太安静了,他反倒会惊醒。”

    “这种孩子,没少遇见吧?”

    “嗯。”孟观潮一面看公文,一面慢条斯理地道,“昨儿救了一小女孩儿,叫囡囡,跟林漪差不多大,在房顶上待了一天多,作伴儿的只有家里养的大黄狗。我接她的时候,她就搂着大黄狗,说能不能一起救下。”

    “然后呢?”

    “自然要一起救下。”孟观潮说道,“她那条大黄狗,比官场好些人强了百倍,长得也好看。”

    靖王撑不住,笑着摸出酒壶,喝了一口酒。

    孟观潮继续道:“小孩儿挺可怜的,爹娘没得早,跟祖父祖母一起长大的。那老两口儿是真疼孙女——大水把三口人冲散了,他们先获救的,跪着求官兵,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孙女囡囡。那情形……”

    “幸好能团聚。”

    “嗯。有些人就没那份儿好运气了。”孟观潮摇了摇头。

    “这差事,就是身板儿遭罪心里更遭罪的事儿。”靖王亦是神色黯然。灾祸之中痛失亲人的百姓,这一路,他已见过太多。他自认大多数时候都是冷心冷肺的人,却常有看不了的情形发生。

    “只要有百姓需要,只要有可喜的情形,就值得。”

    “这倒是。”靖王又喝了一口酒,沉了片刻,岔开话题,“我一直没问过你,除了在庙堂的抱负,你有没有什么一直放不下又不能圆的心愿?”

    “心愿?”孟观潮想了想,“有。我想有一支自己的船队,在海上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日子。”

    靖王讶然,“真的?”

    “自然。”

    靖王幸灾乐祸地笑,“这不是心愿,分明是做梦。”

    孟观潮扬了扬眉,微笑,“未必。”

    就这样,两个人一面查阅公文一面闲谈,谈及的话题,一时关乎要事,一时扯闲篇儿,至夜深,靖王才回了自己的帐篷安歇。

    孟观潮看完公文,看了看熟睡着的孩子,坐到桌前,写信给皇帝。不外乎是回答一些加急折子该如何回复。

    他跟皇帝说了,有拿不定主意的折子,就与苗维和原冲商量。可是,苗维和原冲经常意见向左,是以,到头来,皇帝还是要问他的看法,通过锦衣卫,与他信件不断。

    这样倒也有好处,锦衣卫能顺道把他和靖王等人的家书一并带回帝京。

    随后,他书写家书。

    临行前答应过母亲,得空就写信报平安。

    给母亲的书信,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只说赈灾诸事顺遂,请母亲放宽心。

    给幼微的书信……

    他找出她之前的书信来看。她写给他的信很长,说完要紧的事,便细数身边值得一提的事。

    给他的感觉,就好像他仍在家中,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和他闲话家常。

    这让他心安,心里很舒坦。

    离开时,也不是不担心的:小猫醒转至今,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她要独自应对很多事。母亲视她为女儿不假,可越是如此,有些事情,她越不肯麻烦母亲,定会独自斟酌、决定。

    是十八虚岁了,可她又与常人不同,有两年的岁月,等于不存在。

    在他眼里,理智上知道她有她的过人之处,平时却一直认为她是憨憨笨笨又娇娇弱弱的小猫。

    但在眼下,她应对得很好,把手边事情打理得很妥当。

    而信件末尾的言语,又让他生出莫大的欢喜、触动,她说:腕上珍珠链,如非必要,总不肯除下。风雨之中,盼君安好,早日回京。

    真好。

    他思忖多时,决定改一改惜字如金的习惯,与她讲了囡囡相关的事——在当下这个过于沉重的环境,他所能找到的相对而言算得轻松的话题,真的很少。

    书写信件的时候,相思之情在心头翻涌。

    幸好,此次别离的时日不会很长,过不了多久,他便能回家与她团聚。

    妻子是怎样的存在呢?

    于他,是义无返顾地倾心、温馨光景的爱恋、别离期间的思念.

    三日后,徐幼微最担心的疫情,还是出现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康清辉记下的方子合用,随行的太医查过病症,再看看方子,基本上就能断定,随后熬药给患者服用,果然奏效。

    随后,徐幼微派人事先送到灾区的药材派上了用场,孟观潮命官府以市价征用。

    官府的人问运送、存放药材的人,来自何处,出自哪家。那些人却是含糊其辞,只说是来自京城,受人差遣行事。

    官府的人又大着胆子去问孟观潮,是何方神圣未卜先知。

    孟观潮听了原委,便知是幼微和岳父家不欲声张,因而淡淡地说管那么多做什么,得了便宜还卖乖?

    官府的人再不敢有二话。

    孟观潮又吩咐下去:严令禁止任何药铺药草商贩私自抬高药材市价。毕竟,幼微命人送来的药材,绝大多数是市面上少见的,其余所需的药材,要走药膳局和征用药铺药商手里的存货。

    康清辉一直不言不语地看着,心里很是宽慰。天灾无情,但终究算是有所准备在先,比起前世他所经历的情形,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为此,他吩咐心腹辗转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件送到徐幼微手里,告诉她前世今生的差别,让她心安。

    她做的事情不少,也不图什么,但是应该知道,所作的一切都不是无用功。

    徐幼微看完康清辉的信件,心内稍安,随后,将信件付之一炬。留着这样的信件,对谁都没好处。

    在她的记忆中,那一年的夏日,过得分外漫长,或许是阴雨连绵数日的缘故,或许是孟观潮不在家中的缘故。

    京城的天气放晴之后,徐幼微开始频繁进宫:太后的病情明显更严重了,希望她每日进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