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汉翁主的悠闲岁月》 50-60(第2/15页)
当着义妁的面,刘陵没什么不好说的,想起昨日馆陶大长公主和平阳长公主给她做媒的言行,刘陵总算明白过来什么叫无风不起浪了,感情源头都在刘彻的身上。如果不是刘彻总是过来自己府上,刘陵也不会被这种绯闻缠身了。
刘陵觉得自从来到长安后,她就安分守己的很,既不无事生非、也不好管闲事,除了想了几个赚钱的生意外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了,如果不是自带绯闻制造的刘彻总是来打扰她,刘陵就是个无人在意的清闲客。
不过想到刘彻大婚后,应该就没有空闲再来烦扰自己了,刘陵毫不在乎的挥了挥手道:“谣言这种东西啊,本来就是好事之人的八卦心在作祟,你越是生气发怒,别人就越是觉得戳中了你的心事,所以才恼羞成怒。这个时候出面澄清不但没有丝毫效果,反而会让流言如烈火烹油,愈演愈烈。”
刘陵想了想,觉得如果自己只当个缩头乌龟静静的等待流言被反复咀嚼无味再消散,也太没骨气了,这和逃避也没什么两样:“正所谓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张次公这番操作也算歪打正着让我过了几天安静日子,但本翁主也不是什么忍气吞声的人,卫青告诉我张次公查到传流言的人是从宫里出来的,我大概知道这事是谁干的,先暂且记下,找到机会我肯定会反击回去的。”
想到自己暂时不能出手对付那个败坏自己名声的幕后黑手,刘陵就恨得只想咬牙,她是真没想到啊,同一个祖宗,都能被传出这种狗血的谣言。
义妁有些好奇,卫青此时也已经进了前厅,听到刘陵已经知道幕后黑手,好奇的大厅道:“翁主知道传您和陛下流言的人是何人?”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报复回去呢?
卫青脑海中刚想到此处,随即明白过来,能在宫里把这等和陛下相关的流言蜚语传到宫外的,除了这位又有谁呢?
窦太皇太后若要对付一个藩王的翁主,根本用不着使手段,王太后对翁主的态度也极其和蔼,从平阳长公主那里就可见一般,皇帝就更不用说了,没道理自己传自己的谣言,那就只有陈皇后了。
但这也不对啊,陈皇后没必要传自己夫君的绯闻轶事啊,尤其还是这种和女色相关的,难道丢人的除了皇帝和翁主,皇后就不会被人暗地里嘲笑了吗?
刘陵有些无力的解释道:“那位的性格骄纵、跋扈的很,只看陛下身边除了黄门和骑郎,一个宫婢都没有,简直连身边飞的蚊蝇都没有一个母的就知道了。就算我和陛下是堂兄妹的关系,可人家也是陛下的表姊呢,不照样成了皇后?真说起来,血缘关系什么的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那,翁主?我们就什么都不做,等流言自行消散吗?”义妁不禁为刘陵发愁道。
刘陵当即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道:“当然不了,我已经想好了,从明天起本翁主就闭门谢客,陛下若是再上门,卫青你也不用客气,直说就是,也把这个流言说给陛下听,让他知道给我惹了多大的麻烦。”刘陵当下就吩咐把那罪魁祸首拒之门外。
当然,其实刘陵更想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直接把近亲结婚不能生育,或者生出有问题孩子的消息悄悄放出去,学陈阿娇这种方式散播流言,即能警醒一些为了家族,而无视子女意愿联姻的人,解救被埋怨生不出孩子的女子,另一方面也是想给陈阿娇一个教训,让她知道自己的后位其实并没有那么牢固,就算是耀武扬威也该有个底线,知道她刘陵也不是好欺负的。
但是刘陵想了想,现在刘彻还没有彻底掌权,朝堂上终归还要窦太皇太后和馆陶大长公主给他帮扶,他和陈阿娇之前除了金屋藏娇的诺言本就是利益构成的联姻关系,知不知道两人之间日后不会有孩子,对才十六七岁的帝王来说,还没那么着急,遂先隐下了这个心思,等日后再说吧。
虽然下了一系列的命令,但刘陵也知道流言这种东西最是防不胜防,更何况昨日自己说起卫青之前,馆陶大长公主看自己的目光简直凶神恶煞得恨不得掐死她一般,还好自己反应及时,应对自如,即使的告知她们自己心仪卫青,否则昨晚还真不一定能全须全尾的从长乐宫里回来。
想到昨日自己好似不经意中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刘陵扔有些心有余悸,不过想到现在是在自己的地盘,得意洋洋的道:“从今天开始,除非有必须出门的要事,本翁主就准备在家猫冬了,等闲不出门去,这里好歹是淮南王府,谁还能闯进来绑架本翁主不成?”
然而,现实注定会让刘陵失望,她不可能真的一直龟缩在府里,好不容易出门一趟,居然真有乌鸦嘴天赋的被人给掳走了,虽然不是在王府里。
第52章 各有心思 帝后之间的关系原本……
帝后之间的关系原本就不是那么和谐, 利益的掺杂、身份的改变,再加上馆陶大长公主比以往更胜的贪得无厌,这对曾经举案齐眉、如胶似漆的天下最尊贵的夫妻俩现如今连相敬如宾居然都做不到了。
陈阿娇疑神疑鬼, 根本没有察觉到刘彻的冷淡来源于何处, 而是嫉妒心作祟,以为刘彻当真和刘陵有染, 越发的恼恨起来。她找来了其母馆陶大长公主哭诉,然而哪怕再心疼女儿, 馆陶大长公主也不能昧着良心按照女儿的想法去对付刘陵, 毕竟那天帝后大婚当晚她已经试探过刘陵了, 作为过来人, 刘陵的话里有几分真几分假她还是能看得出的。
刘陵和皇帝根本不像流言说的那样有什么苟且, 而是如她所说的那般心仪上一个出身低贱的小子。
难怪刘陵藏着掖着不肯正大光明的说出来,这次要不是流言太过荒唐, 她们所有人怕是都不会之情,消息隐瞒的倒是挺严密的。
可惜无论馆陶大长公主如何安慰, 陈阿娇认定了的事绝对不会因三言两语而改变,哭着闹着要找窦太皇太后做主,谁让她的母亲也不帮她呢,馆陶大长公主无奈,只能带着陈阿娇去找窦太皇太后。
长信宫里,听了陈阿娇低声的哭诉, 窦太皇太后半天无语凝噎,只是揉着眉心深深地觉得无奈。
幸好她一早就把过来请安伺候的王太后打发走了, 不然让皇帝的亲生母亲听到儿媳告儿子的状,王太后和陈阿娇这对婆媳日后也不用相处下去了,虽说她们之间本就不算和睦, 但显然无论是馆陶还是陈阿娇都还没意识到自从皇帝登基后,众人地位的改变与以往再不能相提并论了。
也不知她还有多长时间的寿命可活,毕竟两个儿子都先后离她而去,不知道哪一天自己也要步上他们的后尘,等她走了以后,馆陶还好,看在她曾经鼎力相助皇帝的份上,必能安享晚年,但阿娇可怎么办呢?自高祖建立大汉以来,也不是没有被废了的皇后。
虽然窦太皇太后心里有这样的预感,但她到底站在大汉权利顶端多年,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那丝不好的预感在心里盘旋后随即就消失不见。
她的眼睛看不见,听着耳边渐渐低沉的哭诉声,默默地想到,有窦家和陈家在,阿娇定不会步上薄氏后尘的。
窦太皇太后叹了一声,问一旁的宦官道:“皇帝现在在何处?”
宦官愣了一下,随即禀告道:“奴婢不知,这就寻人去未央宫询问。”
窦太皇太后却没有答应,而是挥了挥手,示意宦官退下,宦官不知所以然,但听命行事是每一个宫廷中奴婢的行事准则,乖乖的退下。
“他不知道皇帝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