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病弱小夫郎: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娇养病弱小夫郎》 90-100(第9/16页)

宴会都是用的宋家酒水,如今忽然换了旁人,宋兴安定会差人打听,你一贯是个心思细腻的,可准备了应对之策?”

    “自然。”宋听竹笑着说,“跟沈家签订契书的是潘家,我跟夫君并未吐露真实姓名,宋兴安便是查也只能查到宁安府潘家,断不会查到我与夫君头上。”

    “那便好。”

    柳嬷嬷彻底放下心,招呼老伴儿:“快到街上买些笋子,再到笼子里抓只鸡来,竹哥儿最爱吃炒笋子跟蘑菇鸡,待会儿我亲自下厨给竹哥儿做。”

    “哎,这就去。”

    老伴儿有了精神头,魏永信心里也高兴,刘虎也随着一道去了,留母子两个在家说些体己话。

    柳嬷嬷望着二人背影,“我瞧虎子待你是真心的,当初嬷嬷劝你逃婚,现在想来得亏你是个有主见的,不然嬷嬷岂不是害了你。”

    宋听竹摇头,“我知嬷嬷全是为了我好。”

    “不提了,事情都过去了,日后你跟虎子好好过日子便是。”

    宋听竹唇角微扬,“嬷嬷说得是。”

    “对了嬷嬷,您跟青禾红梅可还有联系,他们可还好?”

    柳嬷嬷叹气,“哎,也是两个苦命的孩子。”

    “嬷嬷这话是何意?”宋听竹急忙追问。

    “青禾跟红梅当年便是因着家里日子过得穷,这才被卖进宋家做下人,两人打小离家,咋可能跟爹娘亲,青禾又正好是婚嫁的年岁,不出两月便被他娘嫁了出去。

    那户人家不是个好的,汉子喝醉酒动辄便对禾哥儿打骂,公婆混不吝,不帮着禾哥儿说话便算了,竟还浑说禾哥儿是个不能生养的。上回我去瞧禾哥儿,听那汉子说要打死禾哥儿,我上去理论,反倒被孔家两口子拿着扫把轰了出来。”

    “孔家?可是孔老大?”

    宋听竹想起昨日曾遇见一醉酒汉子打骂夫郎,街上围观的百姓便称那汉子为孔老大。

    柳嬷嬷面露惊讶,“对,是他,不过竹哥儿怎会晓得此人?”

    “昨儿在街上遇见了。”宋听竹拧紧眉心,有些后悔没上前阻止。

    柳嬷嬷知他是在自责,拍着手臂安抚:“不怪你,那孔家不是好相与的,孔老大爷惯会在外人面前做戏,你若去劝,他当面肯悔过,回家关起门来只怕对禾哥儿下手更重。”

    宋听竹眉头皱得越发紧了,“青禾也算是与我一块长大,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孔家这般对待。”

    “嬷嬷,我想帮助青禾与孔家和离。”

    柳嬷嬷道:“没用的,我跟你魏伯伯也劝说过,可那孔家油盐不进,说什么都不肯放禾哥儿走。”

    “我不信孔家当真油盐不进,说到底不过是筹码不足以吸引到他们罢了。”

    他还有个疑问,既然孔家嫌青禾无法生育,那为何不肯休妻另娶?且那孔老大的态度,不像是对青禾有情的样子,这里边定有内情。

    收回思绪,他又同嬷嬷问起红梅。

    “红梅那孩子倒是有些日子没见了,年前她被家里送去给一户人家冲喜,谁料那汉子当天夜里便没了,不过夫家待她还算不错,虽做不到像亲生女儿似的疼着,却不会再挨饿,冬日里也有件暖和衣裳穿了。”

    闻言宋听竹心里得到些许安慰,“嬷嬷将青禾红梅二人的住处告诉我吧,明日我去瞧瞧他们。”

    “成。”

    “老伴儿菜买回来了,鸡是捉公鸡还是母鸡?”魏永信在院里喊。

    柳嬷嬷扬声道:“公鸡,要那只脚上没毛的。”

    说罢扭头朝宋听竹笑着说:“这种养了半年左右的小公鸡肉质紧实嫩滑,炖来吃能香的人恨不得连舌头一并吞进肚。”

    宋听竹眸子里始终含着笑意,“看来今日我跟夫君有口福了。”——

    作者有话说:啊啊啊差2000,明天继续补!

    这章留评发个小红包~

    第96章 再无遗憾 竹哥儿你这话是何意?

    “娘, 院里那个长得好好看的哥哥是谁呀?”

    韩巧杏在灶间烧着火,便听八岁的女儿魏小柔跑进灶房问。

    “这袄子咋湿了?定是又跟那几个小子跑去疯玩了吧?都八岁的丫头了,过几年就该相看人家了, 往后可不能再跟他们一道玩了,明日起跟娘在家学做针线活, 知道不?”

    小姑娘在外头疯跑一上午, 身上的小袄都有些跑湿了, 韩巧杏边教训着女儿,边道:“不是哥哥, 要叫小叔叔,他是你奶奶的干儿子。”

    “小叔叔?是宋家那个生病的小叔叔吗?”

    “是他。”

    魏小柔扭头朝院子里看了眼,扯着有些冻硬的袄子, 着急道:“娘我先回房换身衣裳,待会儿来帮您烧饭。”

    说罢咚咚咚跑离灶房。

    院子里宋听竹帮柳嬷嬷清洗着笋子,见朋义大哥家的小丫头竟长得这么大了,不由笑着说起从前。

    “我记得最后一次见小柔,她还不到嬷嬷腰高呢。”

    柳嬷嬷笑着应:“可不, 这两年抽条, 长得比景桐都高了。”

    魏景桐是魏朋义大儿子,今年九岁在北街书院念书, 还在宋家那会儿,宋听竹最常见的便是魏小柔, 对魏景桐的印象还停留在是个爱哭的小鬼头。

    “景桐晌午可回来用饭?”宋听竹问。

    “回,北街离着家里近, 若是没啥事他晌午都是回来吃的。”柳嬷嬷说着低叹一声,“城里念书贵,光是束脩一年便要四十两银子, 外加些杂七杂八,没个六十两银子下不来。

    在书院吃喝也要银子,景桐是个孝顺的,不愿花那冤枉钱,就连书院组织的交友会,为省下几个铜子儿他也都不去。”

    柳嬷嬷道:“我跟你魏伯伯商量着,不行就一家子搬回乡下老家,在镇上念书能比城里便宜不少。”

    “嬷嬷这般想便错了,府城书院之所以费用高,便是因为有大儒坐镇,他们见多识广,不仅能教授学子们书本上的知识,更能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是旁人想求都求不来的。”

    宋听竹劝:“银子一事嬷嬷不必担心,如今家里开着酒坊,生意也算稳定,断不会叫景桐没有书读。”

    见他要出银子帮景桐念书,柳嬷嬷忙摆手拒绝:“哪能叫你出银子,你朋义大哥在武馆里做管事,每月工钱不少,供景桐念书绰绰有余,只是一大家子都住在城里,花销难免大了些。”

    “嬷嬷无须同我客气,您是听竹干娘,景桐念书我这个当哥哥的自然也要出一份力。”

    刘虎在一旁劈柴,闻言也出声帮着劝:“景桐若能考中秀才举人,我跟夫郎日后再出门跟人谈生意,哪个还敢轻看咱?”

    柳嬷嬷是个心思细腻的,听他这般说皱眉心疼道:“生意哪是那么容易做的,这两年你们夫夫定是吃了不少苦头。”

    宋听竹道:“如嬷嬷所说做生意不易,便是市集上的贩夫走卒也时常会跟人发生龃龉,何况是经营酒坊。不过嬷嬷也不必太过担忧,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