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当家主母: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重生之当家主母》 100-110(第13/18页)

宁,亦没了任何担心和心痛的立场和资格。

    可若说后者, 他们二人之间到底无冤无仇,到底夫妻一场,不, 是两场,纵使前世活成了一对怨偶,可平心而论, 重活后的这第二世,除了那日在陆安然一事的处置上,陆绥安并没有多少对不住她的地方, 故而陡然得知这样的消息后,无论是冷漠或无感,还是奚落, 看笑话都不至于。

    相反, 沈安宁情绪前所未有的平静, 或者说, 对于这样结果, 其实并不算太过意外。

    确切的来说,早在昔日得知陆绥安此番将要下江南的那一刻,沈安宁心中便一直有些不太安宁, 前世,陆绥安在南下的一行中便险些遭遇了凶险,前世他藏得太深,避开了一劫,而今,另外一只鞋子落了地,到底还是没能避开。

    伤得极重,也就意味着……没有死,或者死不了。

    至少是性命无忧的。

    沈安宁仔细审视着这几个字眼的内容和含义。

    许久许久,她缓缓松开略微攥紧的手指。

    他们如今的关系不尴不尬,又相隔千里,便是知道这个消息了,亦无济于事。

    何况,陆绥安此行身旁不但有常礼贴身照看,还有好几个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同僚们随行,沈安宁又在心中盘算着时间,同前世相比,此番陆绥安在江南的公务应当已然到了收尾阶段。

    最迟下个月中,或者月末,他便能班师回朝。

    这样想着,沈安宁很快平复了自己的心绪。

    “多谢王爷相告。”

    话说沈安宁整理了一番情绪后,便若无其事的同宁王告辞下了楼。

    倒是宁王,有些微讶的看了她一眼。

    许是她的反应,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对于宁王的反应,沈安宁再无意探究。

    要知道,今日她除了来仙鹤楼同宁王盘账外,其实还打算看一看这附近的铺面,她当初让吴有才在这一带盘下了许多铺子,其中有的租出去了,却还特意留有几个空的铺子,沈安宁打算自己再开几个铺面,尝试多做几个生意。

    原先她手中的银钱回笼了些,可大多数还是压在了那些铺面、宅院上,虽身价翻了几番,但沈安宁没有急于发卖,故而身价是涨了,可手中的现银却不多,何况,沈家如今还有个学堂养着,沈安宁便有些放不开手脚,打算只先开家绸缎铺子,压压货。

    在沈安宁的记忆中,这一年南边涨水,淹了不少桑户,故而导致秋后的绸缎布匹,一匹难求,沈安宁当机立断打算现在便多压些货,至秋后年底清出时,毫无疑问便会狠赚一笔。

    她原本打算先开一家,可如今仙鹤楼这一万多两银子到手,沈安宁决定先开个三家,再暗中筹集一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于是,沈安宁若无其事的领着白桃等人亲自去街上巡店。

    而仙鹤楼的七楼雅间内,宁王殿下驻足窗前,一路远远目送她那抹身影驻停,又走远,再换一家铺面驻足,应当是在巡视店面情况。

    宁王知道这位陆夫人在这周边还一并买下了一连串的铺面。

    只是,什么样子女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在得知了自己的丈夫身受重伤后,还能如此若无其事,心无旁骛地游街起来?

    宁王看着看着,眼里的笑意越发深了。

    “这位陆夫人,越发让本王刮目相看了?”

    “江夬,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

    话说,宁王半抱着臂膀,立在窗边一直远远看着,直到远处身影入马车内渐渐驶远了,宁王这才悠悠问道。

    而被称作江夬的护卫于隐秘处悄无声息的走出来,面无表情回道:“王爷若觉得有意思,夺来把玩便是。”

    宁王闻言顿时笑意微收,转身看了江夬一眼,“朽木。”

    说罢,摇着扇子便往外走,边走边活动了下肩膀,伸了下腰,道:“走吧,这座紫禁城里头马上就要热闹起来了。”

    话说,沈家的产业中,多是药铺,书铺或者文玩之类的文雅铺子,沈安宁生母宋氏留下来的铺子里有点心或者首饰铺子,却均无绸缎庄,其实沈安宁有想要亲自下江南一趟去考察一番的冲动。

    她自幼便长在江南,其实更憧憬江南水乡的生活,再加上前世在陆家被困到死,重活这一世,她想要活出些不同,只是,一来沈家学堂才初设,还有许多杂事在身,再者,府里头还有两位大师在,她不好在这个时候弃两位大师于不顾,自己跑出去潇洒快活。

    这二来嘛,陆绥安下月便会归京,和离这桩她心目中重中之重的大事不能再拖下去,这种事情往往得趁热打铁,一拖再拖容易生变故。

    故而思来想去后,沈安宁还是决定委托养父吴有才先替她去一趟江南打头阵,先过去替她考察一下桑园,和绣坊,待她一拿到和离书便即可动身前去同他汇合。

    沈安宁雷厉风行,这个想法一定,次日吴有才便径直领了两人出发下江南了。

    而至三月初,陆绥安受伤的消息终于传回了京城。

    与此同时,整个朝野发生了大地震,传闻江南那边拉下来一大窜人马,陆绥安寻到了一份受贿记账名册,而那份名册将江南乃至整个京城半数官员的姓名及受贿数额全部记录在册。

    而那份名册,便是这十数年来江南及满朝京官与当年摄政王霍广勾结贪污的罪证。

    故而,陆绥安此番人还未归京,便已搅得整个京城闹得天翻地覆呢。

    至三月中下旬,终于在朝堂半数人面如死灰,半数人的翘首以盼中,陆绥安得以班师回朝。

    据传闻,陆绥安回京面圣那日是被人抬着进入金銮殿的,他手握着整个朝堂半数官员的生杀大权,本以为这日一脚踏入金銮殿,便会引发一场山呼海啸,血流成河般的大动荡,却不料,坐在轮椅上的陆绥安竟未曾第一时间将那份贪污名册呈现给魏帝,而是拖着一幅虚弱不堪的身躯竟当场朝着魏帝求情请命道:“陛下,这份名册与罪召微臣至今不曾过目过,今日呈献陛下之前,在陛下目睹此名册前,微臣有一谏言,昔日霍广独断专行,恶贯满盈,许多人皆被他所胁迫,未见得是自愿同他同流合污的,正所谓今朝不计前朝之事,臣斗胆在圣驾前为这些身不由己,被逼无奈的大人们求一求情,一刀人头落地纵使快意恩仇,痛快至极,可倘若能够法外开恩,给他们一个重新改过自新,将功补过机会,是否亦是在为我大俞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呢。”

    原来,这份名册实在牵连甚广,若大动干戈,唯恐引发朝野震荡,故而陆绥安竟为众人求情,提议在霍广把持朝政期间所犯恶行一律既往不咎,但前提得将魏帝登基这两年来所有贪污的税银全部原封不动的吐出来,冲缴国库。

    而这两年整个江南贪墨的税银共有一千六百万两。

    而方式是:在一个月内,以不记名的方式全部冲缴国库,在一个月内,若国库收满税银满一千六百万两,则名册被烧,所有罪行一律既往不咎。

    若一个月内,但凡欠缺哪怕一两,皆打开名册,对所有罪犯依法处刑。

    在这一个月内,若发现有官员胆敢为此鱼肉百姓,以上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