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明寒门录》 140-150(第6/14页)
女该男人多才是,看来很多男人路上死了。
不知道活下来的人回去之后会怎么样,很多人的身体素质看着都不好,风吹吹就能病倒的样子。
病倒?
永巨十六年,京城大疫,幸有良臣良医良药控制住了事态。又是谈远,几次控住瘟疫给了大明百姓很强的安全感,由此天下闻名。
但两个月下来京城里外死伤仍算多,王小友听说这事很高兴,说:“大明人那么多还是死点好,有人陪我了,地下不孤单。”
王小友说完的第二天晚上去世了,她一日痛过一日完全没有治愈的希望,是自己选了个晚上死的。
龚子传没想到他娘会说这样的话,也没想到他娘会自我了结,但他尊重,于是在他娘死后想给疫区捐钱捐物给他娘积点口德。
可想捐的时候大明好像安静下来,没有哪里需要,龚子传的目光放在了安南上,安南是大明的附属国那就算是大明的,可以捐!正好有风扇贩卖线那里,捐钱也方便。
捐完钱,龚子传注意到成钟也想给他捐钱,成钟坚决不受。
成钟也是倒霉,前不久被信王府看家的太监驾车的马车撞到了,虽然赔了银子但人半身不遂了。
半身不遂要吃药针灸,花费也不少,偏偏他妻子彭氏家里生意早就不好了,彭氏想为丈夫想办法筹钱,但成钟不许,只用家里的钱吃药。
这根本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啊,龚子传找过他一次被拒绝就不敢再送银子了,但忍不住,就找谈远吐槽。
成钟这么惨?谈远才知道。而且这么惨还和从前一样不要人帮?看来成钟命不长也就是这两年了。
第145章 上位以后不可能听话的 建太子府
话说, 陈闪虽没有神童之名但有神童之实也算神童吧?
谈远看了看陈闪把成钟的事告诉他,“你怎么看?”
“命中注定。他这人小时了了, 如果一直厉害,长大被撞瘫了很快就会寻死。像现在这样长大不行了,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他还是会死,真是天降横祸,是命啊。”
陈闪感叹着想到自己娘,不愿多谈,“谈叔叔, 多谢你这么多年的帮助,不然我这样的寒门子弟怎么可能年纪轻轻就来考进士了。”
“也是你的资质好,我资助了许多, 现在只有你走到我面前。对了, 我听说你弟弟正在考秀才?”
谈远资助了陈闪,他弟弟也间接受益, 没想到兄弟俩都不错, 但陈闪显然才是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嗯, 我妹妹也正要招了夫婿,我们陈家人要越来越多了。”
两人又聊了许多, 谈远发现陈闪挺有自己个性的,而且他也不喜欢有人跟自己像, 不知道与龚子传遇见他们会觉得彼此相像吗?
会诗前是乡试, 江西乡试试出了许多举人。这些举人里有一个是永宁县学出来的, 成钟想着那本该是他的际遇,现在这样怎么好意思见人。
成钟费尽力气地爬起来,大白天把自己吊死了。
龚子传听说吓了一跳,他娘是自杀的可他们家没往外说啊。既然同病相怜, 那就抽空给他写点挽联祭文吧。
办完葬礼,尸体火葬烧成了骨灰,之后放进了寺庙超度。成钟并不信神佛,是彭家人信。
谈远想人死后由不得自己,果然还是生前由自己活一场好。又想,少年时不该过得太好被人追捧,不然成钟也不会故意搞那么大动静去死。如果是自己,他最想在睡梦中溘然长逝。
不过这也是奢望是福气,谁知道能不能成呢?先把眼下过好才是。
谈远现在也算是御前红人了,只要他愿意,很多人都愿意投到他门下,谈远便挑了人在府中研究大量铸造永巨通宝的办法。办法是有的,就是控制兑换比例,但还有很多细小工夫要做,有很多小难关要克服。
不止这些,谈远是个大忙人,皇帝有很多很多事都找他,不像刚登基时嫌他官小。
永巨帝说的是与谈远现在无关的事,谈远也认真听着。
“福建又有倭患,日本天皇办事不利,明远认为应该找谁出使日本(痛骂日本天皇一顿)啊?”
谈远想了想,“让耿御史去吧他会骂人,再找个日本官员去,我记得有几个。”
“耿御史?这可是青史留名的机会,爱卿不想去吗?”
谈远笑道:“哪天皇上想打下日本治理再派臣去吧,那才是青史留名呢,这个机会就让给耿御史了。”
“哼,弹丸之地,朕才不做亏本生意。”
永巨帝又道:“朕收到了密信,有人弹劾龚子传孝期享乐,你怎么看?”
“孝期享乐?”谈远皱着眉,龚子传会干这种事,“他莫不是在学庄子?”
永巨帝摆摆手,不是。
原来是龚子传打铁研究出了一个叫弹簧的东西,因为他女儿龚宋嫌马车太颠。做好以后就安到了车上,让妻女去抚州府南昌府去玩。
谈远冷笑两声:“皇上,这是针对臣的吧?如果记得没错,龚子传妻女守孝只需一年,如今已满了吧?”
永巨帝这才想起来,细细一算,真满了,不由得勃然大怒,狠狠拍桌。
“可恶!竟然利用朕,以为朕记不清了。不过区区尚书之位,竟然欺君!”
谈远不说话,心想尚书的位置稳了。等等,弹簧?
“皇上。”
“有什么事?”永巨帝勉强息怒。
“臣以为龚子传之弹簧将有大用处,此物或许可以用在火枪上,到时候火枪可以连发,那就是神器啊!远胜弓弩。”
“嘶,爱卿所言有理,那朕就派庞御史去江西调查实情吧。”
庞御史很快出发了,永巨帝也把发密信的人收拾了,又叫众人辩论各自的铸钱方案。
有些阻力是不能说的,自然谈远的方案胜出,于是谈远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但他刚开始做就阻力重重,幸好预料到了,不然真要灰心了。
永巨帝是真灰心了,他自以为年富力强又保了大明边疆安稳提高了大明经济,怎么这点小事都有人和他作对,帝王威严何在?
于是永巨帝故意做了个不理智的决定展示他的帝王威严-让谈远兼任工部尚书,营造太子府邸。
谈远与永巨帝同龄只有38岁,在官场上还年轻得很,几乎没人赞同这一决定,但永巨帝硬是顶着压力办成了!
事既成,反而有更多官员讨好永巨帝,想做他的纯臣。永巨帝虽气但还是有度量的,来者不拒。
事实证明,人还是大度点好,因为永巨帝接着就特别不顺:京城地震,五省旱灾,三省洪涝,边境瘟疫,处处都缺好官治理,一个不好就可能农民起义推翻大明。
永巨帝最怕的就是农民起义,所以他感激自己的决定。但又生气,他给自己算运势,出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起卦却算不到!
永巨帝想不信,可再起卦又算到了瓦剌的进攻和沿海的倭患,他又放不下了。
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