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录: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明寒门录》 130-140(第10/14页)

者,他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明朝以后的问题,有后世的视角。明朝以后北方变冷,所以现在就得储备耐寒耐旱的作物,别人都不知道,他最应该往这方面用力。

    湖广地区交税是交粮食,谈远不便征用百姓的地实验,便用了府学的学地实验,暂时府学教授等的束脩就用银子代替了。

    明朝有农学家,谈远高薪雇同他们干这些,自己也去了解相关知识。在谈远忙着培养好作物的时候,朝廷有了一件大事。

    与草原互市了几年,双方都得利,草原越来越富,大明也越来越富,银子不够用了。永巨帝想开铸永巨通宝,他想有自己的铜钱。

    永巨八年了,登基八年,他也够得上有自己的铜钱了吧?

    古代铸钱不比今天,是个费钱费力的活。朝廷里有这样的大事,谈远就分出精力出研究。他的结论是不应该铸钱,因为铜钱缺口不大,不值得,大明多灾,精力应该放在灾情上,以后再铸钱吧。

    永巨帝满以为明远会赞同自己,为他有了新的永巨通宝高兴,但他居然反对!永巨帝非常生气,把谈远的奏折扔在地上。

    高柱作为秉笔太监,见皇上把岳州知府的奏折都扔地上了,自然明白这时绝不可捋虎须,一定要顺着。

    “皇上,那谈知府说什么灾情,陛下可是一直把大明百姓放在心里的,他怎么能误会您呢,您都在位八年了,就是不缺铜钱,铸一批钱又能怎么样呢?咱们就先铸一批吧?到时候叫谈知府明白您才是对的。”

    永巨帝觉得在理,生谈远的气,道:“嗯,叫工部先铸些祖钱和母钱给朕看看。”

    高柱依言退出去办事,永巨帝嘀咕,“以后再铸钱?铸钱那么慢,造出来不就差不多了?”

    第138章 永巨帝知错了 双山大捷除倭患

    铸钱其实挺快的, 一两天就能出一炉。慢的是决策过程,从永巨帝想造到真的成功已经两年了!

    谈远不可能忘记这个时间, 因为这两年他感觉到他虽然持续在和永巨帝联系,但关系却不比往常,僵硬了不少,他不得不更谨慎小心。

    谈远当然有想办法改善,但他始终反对铸钱,凭这点,关系就很难回到最初。谈远很明白, 所以虽然一直在改善,却不着急,急也没用。

    转眼已经三年了, 又快到谈远回京述职的时间了。高月娘很担心, 便在饭桌上问:“皇上那样看你,还能升你的官吗?”

    “抛开其他, 单凭政绩他也得升我的官, 得有人干活啊。”说到这里, 谈远想起一件事,“今年开春皇上不是病了?太医院有个庸医给皇帝看错了病开错了药方, 要是吃了药,皇上就要不举了。哈哈, 皇上也没怪他, 你知道为什么吗?”

    高月娘知道不该笑的, 但没忍住笑了,“为什么?”

    谈远收了笑容:“因为现在人浮于事,不愿做事的人多了,大家都说多做多错, 不做不错,皇上是为了让大家敢于做事呢!虽然有点阻碍,但肯定不影响我升官。”

    高月娘觉得很有道理,便不管这事了,离开饭桌去喂刚出生的儿子喝奶。

    谈远见了自己的儿子便想到别人的儿子,他问妻子:“陈闪娘去世那会儿我回信给陈闪寄了一笔钱,想来他用得差不多了。咱们长期资助他吧?”

    高月娘头也不抬:“嗯,大概多少银子?”

    “三四百?咱们就以三百为限吧?以后读书能不能读出来,后面的钱都他自己负担?”谈远商量道。

    “好。”

    “明远,咱们会调到哪里去?德学已经四岁了,明年就该开蒙了。等智学开蒙,咱们想办法调到京城吧?”

    6月众官员回京述职,他们最后的俸禄有一部分是用永巨通宝支付的。

    永巨帝满以为新造的铜钱必大受欢迎,可以狠狠打朋友的脸叫他知道自己错了,哪知道永巨通宝一出满天下无人在意,只有宦官叫好。

    永巨帝知道,宦官们是有求于他在奉承他,谈明远才是对的,他错了。

    皇帝知错了,于是主动停铸永巨通宝,又主动服软,谈远被调去了个好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浙江省宁波府。

    湖广省岳州府已经很好了,人口多农业强交通便利商贸繁盛。但浙江省宁波府更好,人口更多交通更强,商贸更发达。这时候陆权在转海权,宁波府海贸兴盛获利甚大。而且身处抗倭前沿,军事力量强。

    当这种地方的知府运气和能力缺一不可,可他们大多都四十左右,而谈远才二十多。这是永巨帝对谈远的补偿,谈远也非常满意这块好地方。

    只要没遇到倭寇,宁波府正常运转根本毫无问题。谈远在现代没当过这么大的官,现在也没当过,很谨慎,只去了解府衙和各县情况,没急着出什么政策,处理的更多是一些不太重要的急事。

    转眼,谈远已经在宁波当了一年知府了,但还没有什么亮眼的政绩。

    谈远能忍,但永巨帝忍不了,正好太子七夕节过虚岁15的生辰,他便把人叫来京城。

    永巨帝道:“龚子传都知道讨好朕,改进了火枪,朕给他加官进爵。明远你从前步步高升,最近是怎么了?想去当隐士?我可不依。”

    龚子传那是讨好吗?谈远顺着皇帝说:“臣的女儿不是开蒙吗?就多上了点心,臣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嘛。而且,臣也不是什么都没干,只是目前见不到效果。”

    永巨帝:“你干了什么?”

    “练水兵。臣想让倭寇上不得岸,未战先败!倭寇不配踏上我大明土地!”

    永巨帝很满意:“这才像是你说的话。”

    两人因此聊了起来,聊到后面氛围轻松起来,谈远感觉最开始的话可以推翻了,道:“公事重于私事,臣怎么敢因私人废公,这一年来之所以毫无作为,是因为浙江情况复杂,臣想摸清情况再做打算。”

    永巨帝深以为然,“是我想错了,明远打算什么时候一鸣惊人啊?”

    “大约就在一月后。”

    谈远把他的计划告诉了永巨帝,永巨帝不会打仗但爱瞎指挥,幸好他信任谈远,克制了自己指手画脚的欲望。

    一月后入秋了,立秋那天整个宁波府都是艳阳天,特别是舟山群岛部分。

    谈远知道倭寇大部分就藏匿在舟山群岛,他们觊觎着宁波府的资源,若来了个好知府就劫掠外围,若知府与他们狼狈为奸,那就攻破内城,直捣黄龙,杀人如麻,把宁波府变成地狱。

    发现自己与倭寇做邻居的谈远当时就有了个想法,他要灭倭。因此,他不敢像之前那样,和这些士绅有过多接触,一则怕里面有通倭的人,二则怕自己对他们有感情,会手软。

    宁波府鱼龙混杂,豪强们把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稍有不慎,谈远就可能丢命。不比岳州府,虽然那些什么王老爷、张老爷、李老爷、周老爷、谢老爷、颜老爷、黎老爷、杨老爷等等也不算好人,不然岳州百姓也不至于饿到吃人,但还算服从官府,不像宁波府,这里的地方势力很强大。

    强大无非文武二字,来文的谈远不怕,来武的,谈远就是要去掉他们的武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