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明寒门录》 110-120(第12/14页)
着马雄等人自投罗网。
而马雄听说有人抗了税,态度嚣张, 衙役却无可奈何时, 一下子兴奋了, 立刻点上几十名家丁就要去县衙汇合。
“老爷老爷,下轿吧?”
“什么?”马雄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待出来看到了路两旁拿着刀枪的士兵,马雄明白了,这不就是他第一次见谈大人的阵仗吗?
马雄不是真的傻, 他立刻反应过来,消息泄露了!谈大人一定早就知道了!现在他有两条路,一是死扛到底,就是抗税就是不交,只要打赢这些兵,谈远就是低头做人。二是麻溜跪下,主动认错,但这太丢面子了,而且八成要挨板子,他还得成笑话。
“马老爷,姓谈的八成就在县衙,……”
其他老爷也来了,马雄想,他得尽快决定了。
而谈远在屋里,白役一直有向他报告那些老爷的位置和状态。他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走出去了,果然看到远处有一群人。
他干脆叫衙役搬了凳子在外面给他做,又叫他们把板子擦干净。他要打人,但不想让他们屁股感染,他真是个好人。
耽误了这么一会儿,老爷群总算走到谈远面前了,马雄还没下定主意,而其中最激进的姜老爷,已经把嚣张搬到脸上了。
他指着谈远:“就你要收税啊?你也不看看自己,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谈远一站起来就把他吓住了。
谈远当然不会任由人当面辱骂自己,如果他不主动闭嘴会有人帮他的。
谈远道:“人都来齐了?很好,我的人也来齐了。”
姜老爷一听不好,看了看四周的士兵,“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谈远不理他,换了方言对那些老爷们身边的家丁道:“小伙子们,跟着你们老爷来闹了?知不知道这是要抓起来的?现在放下你们手上的棍子镰刀锄头等,举起双手,我可以既往不咎,不然,你们要坐牢几个月!到时候家里怎么办?这些老爷们就是做上十年也没事啊!”
各家家丁都犹豫起来,他们本来和谈大人就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甚至还得了点好处。
士兵们拿着刀枪对准了这些包围圈里的人,他们渴望动手,到时候刀剑无眼,投降不及时也不能怪他们。
马雄越想越害怕,包建周怕死他也怕,万一真打起来把他打死可怎么办?
马雄来不及多想,就叫自家家丁丢了武器举起双手,然后又去卖姜老爷,一巴掌呼在姜老爷脸上,“你刚刚说的什么,还不赶紧下跪认错?”
谈远看得挺爽的,他有时候真想动手打人,可惜他要注意形象。
姜老爷捂着脸看看马雄又看看谈远,颤颤巍巍跪下了。马雄看看那些兵,一咬牙也跪下了。
这两人都跪了,后面不想跪的老爷都得跪了,家丁们也跪,于是跪倒一大片。
谈远把家丁们叫起来,道:“好了,既然放下武器,此事就与你们无关了,想回家的回家,的留下的留下。”
一大半的家丁都回家了,他们走离开了,谈远叫衙役把这帮老爷都捆起来了。
“陈典史,来活了,审吧。”谈远掏出包家的字据给他看。
陈典史是当地人,很知道这些老爷的能量,虽然知道自家老爷不凡,但还是吓得躲在县衙里不敢出来。
出来老爷们都被捆起来了,心中升起一股敬意。从此以后,大余县就是谈老爷说了算了,他们这些副官皂吏说话也顶用了。
陈典史干活找物证和人证,谈远剩下的事就不用管了,他看着眼前的士兵个个干瘦干瘦的,忽然有了想法。
这些士兵本该县尉管的,但大余县没有县尉。他以后还有很多用到他们的地方,比如建官营砖窑?这些士兵这么瘦,一个月吃一次大餐,县衙应该负担得起。
谈远站起来:“都站好,排好队,本官有话对你们说。”
谈远的话说完,士兵们都非常激动,喊着万死不辞什么的。
“不用不用。现在到处都在盖砖房,砖块值钱你们都知道吧?我要从你们中挑一部分盖官营砖窑,赚的钱给你们吃一月吃一次好的。强壮的自己报名,瘦的我可不要啊。”
士兵们踊跃报名,谈远很得意,他想这不得表功一下,顺便让永巨帝在他的奏折里看到世情民意。
奏折不是密信,送得比较慢。送到时,永巨帝刚吃完最后一批荔枝,他是皇帝,也只有3颗。所以与他对弈的黄棋不可能吃到,不过黄棋也不羡慕。为下棋他去过南方,早吃过荔枝了。
永巨帝看完谈远的奏折,很是欣赏,给黄棋看:“你看,朕虽下棋下不过你,但朕手下的官员能干,朕皇帝还是当得不错的。”
黄棋奏折还没看上一眼就道:“那是自然。”看完他反应过来,这不是谈远的奏折吗?
“陛下,这人可是叫谈远?江西省永宁县人,那草民应该是他的师兄。他,草民还是龚子传都是一个私塾的。”
永巨帝很惊讶:“什么私塾培养出你们三位大才?”又想,既然是明远的师兄,那他赏赐也该多给一些。
“明远很能干啊,大余县穷山僻壤,他竟能有办法让他们住上砖房?哈,徐州城内的百姓也未必都能住上砖房吧!”
黄棋不懂经济之事,但穷地方的人都能住上砖房,那不是全国的人都能住上砖房了?确实厉害。
黄棋与皇帝一起赞了一会儿谈远,得到了不少赏赐,他带着赏赐回了龚家,他在京城这些天都是住在龚子传家里的。
龚子传对于谈远的情况是知道很多的,知道黄棋得了赏赐对谈远有了兴趣之后,就告诉了他许多。
京城与大余像是两个世界。
不过此时的大余虽然还不够好,可百姓的精神面貌也许还强过京城呢!谈远也不知道,他没法对比。
现在,秋税已经收齐了交上了,第一批砖房也建好了,陈闪住上了新砖房。
只要第一批砖房通过验收,第二批砖房的建设也快了。对了官营砖窑开始产砖了,第二批就没第一批那么缺砖了。
按理来说,谈远该像关注第一批砖房那样关注第二批。但第二批总是比不上第一批引入注意,而且翟居安和翟天墨都判了死刑,明年秋天就斩首,他当然更关注这个。
古代车马慢,书信传递的速度有时候还比不过口口相传,谈远早听到了风声,所以他没有急着打开朋友们给他报喜的信看,他看的是莫来明的信。
上次,谈远临时编的产量价钱什么的莫来明都已经知道了,他没有异议,他这次来信更专业了,信里内容也更直白了,他想要大明的造反成功的经验!
谈远可不敢回他,看完连忙把这信息写奏折上打算报上去。至于莫来明催促赶快生产箭杆什么的,等他第二批砖房盖完再说,现在人手不够。
处理好莫来明的信,谈远给自己倒了杯绿茶,要好好看朋友们的信。
真是惬意啊,秋高气爽,清闲无事,正该看朋友们的书信一乐。
“老爷,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