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40-150(第16/17页)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深邃:“各为其主,各守其志。只是这主,未必值得他们这般效死。”

    又一片血光飞溅,一个校尉模样的将领被赵匡胤一棍打飞了兵器,却仍挣扎着要爬起来再战。

    够了。

    姜戈从袖中取出喇叭——这是她用系统积分兑换的。她深吸一口气,将喇叭举到唇边。

    下一刻,她清越而威严的声音,借助这喇叭,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宫城上空,压过了所有的厮杀与呐喊:

    “旧朝已废——”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将士耳畔。厮杀的双方都不由自主地顿了一顿,下意识地抬头望向声音的来源。

    灯笼的光恰好照映在楼顶,将姜戈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边。她迎风而立,衣袂翻飞,虽未着龙袍,却自有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度。

    “你们的皇帝李骋,此刻已成阶下之囚!”

    宫墙下顿时一片哗然。守军的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而松阳军的攻势则为之一缓,给这些忠诚的士兵消化这个消息的时间。

    “朕知道,你们之中许多人,甚至未曾见过那深居宫闱的皇帝一面。”姜戈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你们为他效死,为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忠君二字,是身后家园的安宁,是心中那份军人的荣耀!”

    这话说到了许多守军的心坎里,他们握刀的手微微颤抖。

    “但你们可知道,你们誓死捍卫的君王,在你们饿着肚子值守宫门时,正在殿中饮着价值千金的葡萄美酒?在你们的家人因苛捐杂税而卖儿鬻女时,他正为博美人一笑而挥霍无度?”

    字字诛心。

    守军队伍中开始出现骚动,有人茫然四顾,有人面露愤慨。

    “看看你们身边倒下的同袍。”姜戈的声音陡然拔高,“他们的血,不该为一个不识民间疾苦、只顾自己享乐的昏君而流!”

    霍去病适时地让部下暂缓攻势,给这些守军思考的余地。白起指挥着士兵将受伤的守军抬到一旁救治——这是姜戈特意交代的,她要的不是屠杀,是征服。

    “放下兵器!”姜戈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朕,姜戈,以新朝之主的名义起誓:降者不杀!愿归乡者,发放路费;愿继续从军者,一视同仁,共享新朝荣光!”

    “你们是英勇的战士,你们的血应该洒在保卫家园的边疆,而不是浪费在这毫无意义的宫墙之内!”

    哐当——

    不知是谁第一个扔下了手中的刀。

    紧接着,如同连锁反应,兵器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顽抗的意志一旦瓦解,便如山崩般迅速。

    一个老卒跪倒在地,失声痛哭。他哭的不是王朝覆灭,而是那些白白死去的年轻生命。

    他上过很多次战场,但还是做不到对死亡漠视。

    霍去病挥手示意部下上前收拢降兵。

    诸葛亮侧目看向身旁的姜戈,眼中闪过一丝激赏。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姜戈显然已深谙此道。

    姜戈放下喇叭,望着下方逐渐平息的战火,轻声道:“丞相,传令下去,厚葬所有战死者,无论敌我。再拨专款,抚恤他们的家眷。”

    “亮,遵旨。”

    第150章 再造乾坤。

    晨光刺破云层,驱散了笼罩在皇宫上空最后一缕硝烟。染血的青石板已被连夜冲洗干净,唯有宫墙上几处新添的刀斧痕迹,无声诉说着昨日那场惊心动魄的变革。

    辰时未至,文武百官已齐聚太极殿前。与往日不同,今日的队列显得泾渭分明。

    一侧是以诸葛亮、霍去病为首,气宇轩昂的松阳旧部。

    另一侧则是留守京城的旧朝官员,他们衣冠虽整,甚至比平日更加一丝不苟,试图用这最后的体面来掩饰内心的惊涛骇浪。然而,那微微颤抖的袍袖、苍白无血色的面容,以及彼此交换时那充满恐惧、猜疑和一丝侥幸的眼神,无不暴露了他们的惶惶。

    有人低声嗫嚅,猜测着新帝会如何处置他们这些前朝余孽,有人则暗自悔恨,为何当初没有早些投靠松阳军;更有甚者,偷偷望向龙椅方向,期盼着能有一线生机。

    当晨钟敲响,宫门洞开,百官依序入殿。龙椅上空无一人,这更增添了旧臣心中的忐忑。

    “陛下驾到——”

    内侍清越的唱喏声中,姜戈自屏风后转出。她未着龙袍,只穿一袭玄色深衣,金线在衣襟袖口绣出简约的云龙纹样,长发以一根玉簪松松绾起。

    这身打扮少了几分帝王的压迫感,却多了几分的锐气。

    她在龙椅上落座,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众臣。

    “众卿平身。”

    声音清越,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旧臣们暗暗松了口气——至少,这位新帝没有打算给他们下马威。

    “带李骋。”姜戈淡淡开口。

    片刻后,两个侍卫押着被除去冠冕、身着素白囚袍的李骋上殿。昔日那位高高在上、生杀予夺的帝王,如今蓬头垢面,眼神涣散,脚步虚浮,龙袍换囚衣,皇帝变囚犯。

    一些旧臣不忍地低下头,物伤其类的悲哀涌上心头。

    诸葛亮出列,展开一卷明黄诏书。

    这不是新朝的圣旨,而是以李骋名义拟定的《罪己诏》。

    “朕承天命,执掌江山,然德行有亏,致使朝纲紊乱,百姓困苦,边关不宁,上天降灾示警,朕心惶惶……”诸葛亮的声音清朗而富有穿透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打在旧臣们的心上。

    诏书字字泣血,将旧朝积弊一一剖白:宠信奸佞、纵容外戚、横征暴敛、军备废弛、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每念一条,旧臣队列中便有人面色惨白一分,冷汗涔涔,因为这些弊政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身影,或参与,或默许,或无力阻止。

    有些人甚至双腿发软,几乎要站立不住。

    当念到“今有天降圣人,拨乱反正,拯黎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将倾,朕愧对祖宗,无颜见天下百姓,愿效古之尧舜,禅位于贤德,以谢天下”时,一直浑浑噩噩的李骋突然像是被针刺了一般,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最后一丝不甘和疯狂,嘶声喊道:“这诏书不是朕写的!是你们……是你们逼朕!伪诏!这是伪诏!朕才是真命天子!”

    他的咆哮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绝望和怨毒。旧臣们噤若寒蝉,无人敢应。

    “押下去。”姜戈声音不高,却让李骋的咆哮戛然而止。

    看着被拖走的旧帝,她缓缓起身:“前朝失德,非一人之过。朕今日在此承诺,过往不究,唯才是举。”

    这句话如同在油锅中滴入冷水,旧臣队列中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然,”姜戈话锋一转,“若有欺压百姓、贪赃枉法者,严惩不贷。”

    她取出一本名册:“吏部侍郎张谦,任内清廉自守,擢升户部尚书。”

    “京兆尹王朗,去岁治理水患有功,留任原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