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00-110(第16/17页)
“而现在?”李世民突然暴起,将案上荔枝金盘扫落在地,“你在用百姓的骨血喂这个女人!”
唐玄宗李隆基真的是用骨血喂养杨贵妃吗?
其实不然。
杨贵妃不过是他突破礼教的一个象征,他是皇帝富有四海执掌天下,为什么不能为所欲为呢?
杨贵妃的抽泣声从屏风后传来。李隆基下意识要转头,却被李世民扳住下巴:“看着朕!当年你罢免太平公主后,是如何在朝堂上立誓的?”
一滴浑浊的泪水从李隆基眼角滑落。
“从今日起,你就在这华清宫闭门思过。”李世民站起身,玄甲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来见朕。”
说罢,他大步走向殿外。魏征
、秦叔宝等人紧随其后,只留下瘫坐在地的李隆基和满殿噤若寒蝉的宫人。
而对杨贵妃的处置,李世民也并没有犹豫。
待唐太宗走了之后,杨贵妃抓到亲信的宫女,诉说道:
“他看我的眼神”贵妃突然打了个寒颤,“轻飘飘的。”
远处传来太监尖嗓:“奉诏——削贵妃位,即刻移居感业寺!”
—-
夜色如墨,李世民站在华清宫的高台上,俯瞰着沉睡中的长安城。这还是他的长安,不过快相隔百年,长安还是那个长安。
魏征默默站在他身侧,手中捧着一叠奏折。
“陛下,这是安禄山近年来的动向。”魏征递上一份密报,“此人表面憨厚,实则野心勃勃。他掌控的范阳、平卢两镇兵力已超十五万,远超朝廷规定。”
李世民接过密报,眉头紧锁。“朕当年设立节度使,本为防御边患,如今却成了心腹大患。”他猛地合上奏折,“即刻下旨,调安禄山为太子少保,命其即刻入京。若敢抗旨——”
“以谋反论处。”魏征心领神会。
“还有,召郭子仪入京。”李世民的目光投向北方,“朕记得他是天宝三年的武状元,如今何在?”
魏征面露欣慰:“陛下明鉴。郭子仪现任朔方节度副使,因不肯贿赂李林甫,一直不得重用。”
“传旨,擢升郭子仪为兵部尚书,统领禁军。”李世民转身望向东方渐白的天际,“大唐,该回到正轨了。”
三日后,长安城朱雀大街。
一队禁军押送着数十辆囚车缓缓而行。车内关押的都是近日被查抄的贪官污吏,最前面的囚车上,李林甫披头散发,再无往日的威风。
街道两旁挤满了百姓,有人低声啜泣,有人高声叫好。一个白发老妪颤巍巍地举起一碗浊酒:“是太宗皇帝显灵了贞观盛世要回来了”
百姓齐声欢呼,脸上却眼泪婆娑。这一刻他们等了太久太久,不管相隔百年还是千年,大唐还是太宗皇帝的大唐。大唐的百姓仍旧唯爱李世民。
老宰相只觉得天地旋转,如在梦中。
“你说谁回来了?”
驿卒跪在地上:“千真万确!太宗皇帝现身华清宫,李林甫已被锁拿!”
张九龄望向北方的天空,被贬三年来第一次大笑出声,惊飞满树鸟雀。
与此同时,翰林院内,李白正焦急地踱步。他昨日刚为杨贵妃写完《清平调》,今日就听闻杨国忠被斩的消息。也不知道消息,急死了,还是先喝一口酒。
门突然被推开,杜甫匆匆走入。
“太白兄,快收拾行装!”杜甫面色凝重,“朝廷下了诏令,凡与杨氏交好的官员一律外放。你被贬夜郎,即刻启程。”
李白手中的酒杯哐当落地:“这这从何说起?”
“太宗皇帝回来了。”杜甫压低声音,“他正在整顿朝纲,听说连圣上都唉,总之你快走吧。”
李白面色惨白,踉跄着扶住案几。他忽然想起自己那些歌颂杨贵妃的诗篇,不由得浑身发冷。
“子美,你呢?”他涩声问道。
杜甫摇摇头,从怀中取出一卷诗稿:“我也不知为何,太宗皇帝召我明日进宫。”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希冀。
七日后,大明宫含元殿。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玄甲已换成了明黄龙袍,但眉宇间的肃杀之气未减分毫。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新上任的宰相张九龄正在宣读新政:
“自今日起,废除节度使世袭制,边镇兵力不得超过三万;恢复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设立贞观仓,各州储备粮草以备灾年”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名禁军匆匆跑入:“陛下,安禄山拒不入京,已在范阳起兵造反!”
群臣哗然。李世民却微微一笑,仿佛早有预料。他看向新任兵部尚书郭子仪:“郭卿,准备好了吗?”
郭子仪抱拳出列,铠甲铿锵:“臣已调集陇右、朔方精兵十万,只待陛下令下。”他十分崇拜太宗皇帝,简直可以说是他的偶像,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见到太宗皇帝陛下。
心中澎湃。
“好。”李世民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唐的江山,不是几个跳梁小丑可以撼动的。”
他走下台阶,在殿中央的沙盘前站定。沙盘上,大唐疆域辽阔,山川河流栩栩如生。
“传朕旨意,命哥舒翰率军出潼关,高仙芝自安西东进,郭子仪统领中军。”李世民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三道弧线,“三路合围,务必在三个月内平定叛乱。”
魏征忽然上前:“陛下,老臣有一言。安禄山虽反,但其部下多为裹挟。可否下诏,凡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李世民颔首:“魏卿所言极是。再加一条,凡献安禄山首级者,封万户侯!”
朝议散去后,李世民独自登上玄武门。远处,长安城的炊烟袅袅升起,街市上人声鼎沸。他想起贞观年间,也是这样站在这里,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盛世。
“陛下。”魏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臣刚收到杜甫的新诗,题为《闻太宗复位有感》。”
李世民接过诗卷,轻声念道:“忽传太宗返长安,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声音微微一顿,“好诗。传旨,擢升杜甫为左拾遗,随军记录平叛之事。”
这也太拍马屁了,还是去实地感受一番,说不定还能再写出几首《三吏》和《三别》这样的诗。
魏征躬身应诺,却又迟疑道:“陛下,关于李太白”
他并不忍让有如此大才的人蹉跎时间,总是要劝一劝。
“李白才华横溢,但过于放浪形骸。”李世民叹了口气,“让他在夜郎冷静几年吧。待天下太平,再召他回来。”
夕阳西下,将李世民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望着天边的晚霞,忽然问道:“魏卿,你说朕这次回来,真能改变大唐的命运吗?”
魏征沉默片刻,郑重道:“陛下,天意难测,但人事可为。至少今日的长安城,已经因您的到来而改变。”
李世民点点头,目光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