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50-60(第9/20页)
姿。后来蜀汉倾覆,他被迁至洛阳,司马昭设宴试探,他竟答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从此,‘乐不思蜀’成了千年笑柄,民间也戏称他为‘扶不起的阿斗’。”
霍去病听罢,沉默片刻,眼神深邃难测。“如此说来,是诸葛亮教得不好?”
非也非也。
郑和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倒也不能全怪丞相。阿斗此人,天性仁弱,纵使诸葛亮竭尽所能,终究难改其本心。况且……”他略一停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史家也曾争论,那句‘乐不思蜀’或许并非愚钝,而是保命之策——亡国之君若显露出半点不甘,岂能善终?”
这样一看。
霍去病眸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并未接话。
郑和见状,适时地转回正题:“不过冠军侯不必过虑,太子殿下天资聪颖,又有良师教导,岂会步阿斗后尘?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大汉有您这样的名将在,谁敢轻举妄动?”
在郑和看来,刘据天资聪颖又有霍去病卫青,他真正的敌人是逐渐老去的皇帝,但是这个话,不能说
霍去病闻言,嘴角微微扬起,眼中锋芒隐现。“但愿如此。”
他想到该向姜县令讨要什么东西了。
花开两朵,刚来上班的隗顺和诸葛亮两人正在清点往日的卷宗。
狱卒不是光往监狱里一站就完了,至少要知道监狱里关押的这些人的罪名。
隗顺走近细看,只见卷宗上落满灰尘,有些捆扎的麻绳都已朽烂。他随手拿起一卷展开,顿时被扑面而来的霉味呛得咳嗽起来。
“小心些。”诸葛亮递过一块湿布,“这些可都是重要案卷,记载着牢里每个犯人的罪名始末。做狱卒的,不光要会看管犯人更得知晓他们因何获罪、判了几年,这样当差时心里才有底。”
隗顺连连点头,用湿布仔细擦拭上面的积灰。随着尘封的案卷逐渐展开,一个个墨迹斑驳的案情记录浮现眼前:有因田产纠纷伤人的,有为生计所迫偷盗的,还有欠债不还被告上官府的每桩案件背后,似乎都藏着说不尽的人情冷暖。
“你看这份。”诸葛亮忽然递过一卷特别厚重的卷宗,“这是三年前轰动全县的偷粮案,主犯至今还关在地字号牢房。”
隗顺接过细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卷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数十人的供词,牵连之广、案情之复杂,看得他眼花缭乱。
狱卒一职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既要明察秋毫防着犯人串供,又得时刻谨记各人案情轻重,连送饭巡监都马虎不得。
狱卒的工作还轻些,县丞就是翻不完的卷宗和人口户籍。
诸葛亮隗顺的第一天上班就是在熟悉各自的工作。
忙活起来一整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隗顺回到宋朝时,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穿梭时空?
这样奇异的事居然让他摊上了?
也不知道跟谁分享,只好埋在心里,和往常一样回家去了。
诸葛亮则不同了,刚回到五丈原的营帐内,众人便都围了上来。
“丞相?丞相?”
声音小心翼翼,仿佛生怕诸葛亮消失了。也不怪众人的谨慎,大白天的丞相突然不见踪影,确实把他们吓坏了。
姜维第一个冲进营帐,铠甲都未来得及卸下,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他单膝跪地,声音发颤:“丞相,您您终于回来了!末将派人寻遍了
整个军营,连附近的山林都”
找了一个遍,根本不见人影。
诸葛亮坐在案几前,神色恍惚,他的丞相冠冕有些歪斜,素来整齐的鬓角散落几缕发丝。
“伯约啊”诸葛亮缓缓抬头,眼神中透着几分迷茫,“我离开了多久?”
帐内众将面面相觑。费祎上前一步,拱手道:“回丞相,约摸四个时辰。早上大家以为你在帐中小憩,不许人打扰。申时姜将军有军情来报,发现帐中空无一人”
“四个时辰”诸葛亮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简,“竟有这么久了”
姜维敏锐地注意到丞相的情绪有些不对。
“丞相,您这是”姜维忍不住开口询问。
诸葛亮似乎这才回过神来,环视帐中众人——姜维、费祎、杨仪、马岱,一张张脸上都写满了担忧与困惑。他勉强笑了笑,摆手道:“无妨,只是出去走了走,思索些事情。让你们担心了。”
这解释显然无法让众人信服。五丈原军营戒备森严,丞相出行必有亲卫随从,怎么可能独自离开四个时辰而不被人察觉?
更何况
杨仪犹豫着开口:“可是丞相,营门守卫都说没见您出去”
帐内气氛一时凝滞。诸葛亮沉默片刻,忽然剧烈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不自然的潮红。费祎连忙上前为他抚背,同时转头对众人道:“丞相身体不适,诸位不如先”
“不必。”诸葛亮止住咳嗽,声音虽轻却不容置疑,“正好你们都来了,我有事要说。伯约,你去把门帘放下。马岱,守在帐外,不许任何人靠近。”
待众人按吩咐行动后,诸葛亮深吸一口气,缓缓讲述自己一天的遭遇。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
“丞相,这”姜维瞪大了眼睛。
简直匪夷所思。
冠军侯都是几百年前的人物了,怎么可能会见到冠军侯?
“我也不知那到底是何处。”诸葛亮苦笑,“只记得闭目养神时,忽觉天旋地转,再睁眼便到了一处陌生所在。那里的人都是各个朝代的名人将相。”
帐内一片死寂。众人看着诸葛亮,既不敢质疑丞相之言,又难以相信这等离奇之事。
费祎小心翼翼地问:“丞相所见,莫非是仙境?”
诸葛亮摇头:“不像仙境,倒像是试炼之地。”
若是仙境,怎么还有那么多苦难的百姓?
众人关切的眼神看着丞相。
诸葛亮的手微微发抖:“那个郑和说建兴十二年秋,五丈原之战蜀军”
“我军如何?”姜维急切地追问。
诸葛亮却没有回答,神色恢复了平静:“无事。今日所见所闻,诸位务必守口如瓶,否则军法处置。”
众人虽满腹疑惑,但见丞相神色凝重,都不敢再多问,纷纷拱手称是。
待众人退下后,诸葛亮独坐帐中,思考着郑和的那句: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撤退时魏延与杨仪内讧,导致”
郑和的话让诸葛亮心潮澎湃。他起身走到军事地图前,凝视着五丈原与渭水之间的地形,陷入深深的思索。
帐外,秋风萧瑟,卷起满地落叶。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一天内,蜀汉丞相已经窥见了未来的片段,而这一瞥,或将改变历史的轨迹
夜深了,诸葛亮帐中的灯依然亮着。侍卫们看见丞相的身影投在帐幕上,时而踱步,时而伏案书写,似乎正在做出某个重大决定。偶尔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