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40-50(第2/21页)
可他朱元璋从尸山血海里杀了出来,把命运踩在脚下,坐上了帝位。
打开它?
这可是朱元璋亲口说的,郑和也不再犹豫,按下遥控器。
这个电视剧也是姜县令给他找的,说是什么纪录片。
姜县令性格温和,应该不会坑他,郑和想。
却没有料到刚一打开,就听见。
“燕王万岁!皇上万岁!皇上万岁”
灵堂内众人一阵惊讶,他们知道下一任皇帝应该是侄子朱允炆,自打大哥去世,爹就是这个意思,爹下定的注意,没有人能改变。
所以,朱棣又是怎么做了皇上呢?
朱樉不爽,凭文治武功,他哪一点不如朱棣?
“老四,你这可是篡位啊!爹可还在这儿呢!你难道想造反吗?”
电视机里还有画面,朱元璋紧紧盯着那个画面,一个人一匹马入主紫禁城,万人高呼万岁。
“燕王万岁?”朱元璋从胸膛飘出一句。
眯起的眼睛显得杀气腾腾。
朱元璋,一个除去朱家自己人外,几乎杀的是人头滚滚,那些陪他打天下的兄弟也杀,为了这天下朱允炆可以坐的稳,杀了不稳定的蓝玉。
现在他的亲儿子朱棣要反,朱元璋也想要杀吗
随着朱元璋的话音刚落,朱樉和一众兄弟的眼神悠幽幽盯着朱棣,犹如狼群扑食。
朱棣跪在地上:“爹,这个画面无头无尾,怎可相信?”
是啊,没头没尾的东西,朱元璋轻笑一声。
他还不知道老四竟然有如此大的野心。
说话间,屏幕开始切换,明明没有人却能听见声音,这是一个厚重的女声,仿佛带着历史的气息: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在数以百计的帝王中,明成祖朱棣的功业堪称空前绝后。虽一生背负篡位者的骂名,但这位年号“永乐”的帝王,将缔造中国封建史上最辉煌的盛世之一】
当纪录片的恢宏解说在灵堂内回荡时,凝固的空气中骤然炸开无数道抽气声,篡位者还空前绝后?
这是多么高的评价,朱棣能做的那么好吗?
上面那个人真的是老四吗?
朱樉后退了几步,眼神却紧紧盯着朱棣,其他皇子反应虽然不一,但眼神都是紧紧盯着朱棣,上面说的那个人真的是老四?
其中眼神最炙热的还数是吕氏和朱允炆一个是皇帝的位置近在咫尺,一个是太后的位置就在眼前,哪能想到还有人造反。
吕氏的眼神几乎要把朱棣凌迟。
可朱棣不在乎,自从知道自己会造反,以后会抢了侄子的位置,他就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他想知道史书会怎么写他,他篡位的这个行为是不是已经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现如今听到史书如何评价,朱棣心里松了一口气,嗯,干得不错!
朱元璋没有说话,这小兔崽子空前绝后?
把他这个当爹的放在什么位置?
本来他还想处理朱棣篡位的事,但是一牵扯到比较排名,他就想继续看下去,他要知道这个小兔崽子做了什么,才能得到如此评价。
【他五征漠北,将蒙古残部驱逐至斡难河畔;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最远抵达非洲东岸;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保存了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他迁都北京,奠定了“天子守国门”的政治格局,后人都称他为永乐大帝。】
画面陡然展开:蔚蓝海面上,郑和的宝船舰队如移动的城堡劈波斩浪;紫禁城太和殿前,万国使节跪拜如潮;漠北草原上,明军火炮的烈焰照亮了半个天空
宝船
那是郑和带领的舰队,他抬头望着那幅画面,仿佛要把这一幕深深印在脑海中,总有一天笼中鸟会飞向大海,飞向远方。
飞到那些没有人去过的地方。
灵堂内的内侍也趁着混乱,抬起头看着这一幕,宝船舰队史书留名,谁不想呢?
而且那人身上穿的服饰和他一样。
他们这样的人也能青史留名吗?
要知道太监常在史书中出现都是以奸佞的角色,内侍还没有见过像郑和这样留名青史的呢。
这些事迹一出,皇子们安静了下来,老四干的好像还不错
这让他们咋给老爷子告状
朱樉动了动脑子,不能从实力方面反驳老四,那就从道德方面谴责他。
“老四,大哥还在这儿躺着,你就敢篡大侄子的位,你怎么当叔叔的?”
这个亲侄子嘛
朱棣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朱允炆,守灵几日的朱允炆水米未进,麻衣穿在
身上显得空荡荡的,孝顺温和,这是朱棣对朱允炆的印象。
嗯。
道德较为薄弱的朱棣难得也有了一丝内疚,这可是在大哥的灵堂之上,他还是比较避讳的。
所以朱棣没有回应。
周王朱橚是唯一一个为哥哥朱棣开心的,清俊的面容在素白孝服映衬下更显苍白。他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声音不轻不重地砸在朱樉脸上:“说的跟二哥你讲情份似的。”
讲情份?
一个连人性都不太有的人讲什么情份。
这是明晃晃的讽刺了。
朱元璋缓缓转身,双目紧盯着朱棣,灵堂内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
“老四。”朱元璋的声音沙哑得像磨过粗粝的砂石,“咱是不是也该唤你一声永乐大帝?”——
作者有话说:更新啦[哈哈大笑]
第42章 奉天靖难
最后四个字咬得极重,每个音节都像是从齿缝里碾出来的,带着杀气。
朱棣闻言,身形纹丝未动,仍保持着最标准的跪姿,额头几乎贴地,脊背却绷得笔直,像一把未出鞘的利剑。
“儿臣惶恐。”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这不过是后世人的称呼罢了。”
后世!
是啊,后世之人敢称他为“大帝”,不正是因为他这个皇帝做得比谁都出色吗?
——开疆拓土,五征漠北,打得蒙古诸部闻风丧胆!
——编修《永乐大典》,集天下典籍之大成,文治煌煌!
——七下西洋,郑和宝船扬威异域,万国来朝……
哪一桩不是千古功业?哪一件不是万世之名?
“哼。”
朱元璋鼻腔里挤出一声冷哼,浑浊的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愤怒、不甘、忌惮,甚至……一丝难以察觉的欣赏。
“咱还没耳聋眼瞎到要你来提醒。”
他缓缓摩挲着手指,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青筋在苍老的皮肤下隐隐跳动。即便他是开国之君,即便他亲手立下的规矩被朱棣踩在脚下,可面对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继承者,他竟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