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薰的民国日常: 75-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75-80(第13/16页)

础,“半路出家”的姑娘,她的经历放在任何人耳里都能算作传奇。

    她先是在沪市,住在孟老师家中,受到潘老师教育。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她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洋中学这所沪市知名的高中,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巧珍高三那年寄信来北平,探问文薰之余也提到想考清华。文薰觉得大可一试,便寄回了一套往年的招生试卷给她练习。后来巧珍又将试卷寄回,文薰在自己批改又找了其他先生阅看过后,得出结论:

    依当时巧珍的成绩,她是能够顺利进入清华文学院的。

    可巧珍却在回信中提出:“姐姐,我想转专业。”

    巧珍高中读的文科,她在大学想读工科。

    这全然是愈来愈严峻的时局让这个姑娘改变观念,迫切地想为国家的未来去做点什么。

    人家都说,隔行如隔山。转专业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何况巧珍还是从“文”到“理”的跨度。但她是那种下了决心就一定要去做的性格,偏生文薰也支持她,孟老师和潘老师更是没说有什么不好。

    在这种正向反馈下,高中毕业后,巧珍来到北平,住进文薰为她预留的房间里,开始每日往返于第四中学重读高中(重点是重学理工科知识)。她每天挑灯夜读,拿着铅笔进行大量的验算,做题的纸多得每周拿去卖钱,都足够给年年买糖葫芦吃。

    她有着当代学生普遍具有的毅力,她够聪明,也够努力。这一年来,她学得面黄肌瘦,却越学越有精神。在结束完借读准备考清华的那个暑假,这个有一米六身高的姑娘体重却堪堪只有80斤。很难想象,在那具瘦骨嶙峋的身体中,具体充满着何种强大的能量。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好消息传来,巧珍做到了。她考上了清华的机械专业,全家人都佩服她,都为她高兴。

    她的这种学习态度也给宝淑、年年做好了榜样。

    只要有一颗向学之心,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朗教授院子里的孩子们都这样想。

    回到今年。试卷批改完,统计成绩时,外文系的几位教授一聊,发现这个学期学生们都考得特别好。

    趁着将成绩手写入档的功夫,文薰同身边的教授聊了起来。

    “欸,你听说了吗?”

    “什么?”

    “据说今年咱们学校要和北大一起联合招生。”

    “那不是挺好?有人和咱们一起出卷子了。”

    “你别说,年年出卷子,年年咱们都得烦恼。”

    今年的暑假放得早,才7月就放假了,下学年的开学日定得也正常,放在了9月。换言之,今年北边的教授和学生们,都将拥有为期两个月的完整暑假。

    有人帮忙一起出卷子,代表着工作量能少很多,代表着能把更多的时间用来休息。

    文薰早早地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带给了家里所有人。

    “这可真是好事,”秀英首先说:“你和燕青辛苦了一整年,有这么个长假,要么探亲,要么远行去玩耍,都是可以的。”

    大人们说话时,年年就高昂着头,一听到自己感兴趣的,立马插嘴,“我也要出去玩。”

    秀英顺手塞了块饼干给她,不让她捣乱,“小祖宗,去哪儿都不会忘记带上你,你就放心吧。”

    得到回应,年年“嘿嘿”一笑,把手里的饼干伸给宝淑。

    宝淑皱了皱眉,嫌弃干巴,并不愿意接。

    年年便捧着自己吃。

    她是一个从不挑食的好孩子。

    巧珍怕她噎到,顺手给年年倒了杯水,“姐夫那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放假?”

    文薰如此估计:“晚上拍封电报过去问一下就好,怕是也要等试卷印完了他才能回来。”

    霞章现在虽然担着文学院教授的名头,但因之前他做过两年的图书管理员,期间爱上了这份工作,不愿意撒开手,是以如今日常都还帮忙协助着图书馆的部分运营。

    他之前提到过,南开的试卷都是在图书馆的地下室印的,想必这件事他

    要帮着费不少心。

    说起来,霞章不止一次跟她夸奖过南开的木斋图书馆建得很大很漂亮,书库有一个大圆顶,是一座具有地标功能性的西方建筑。木斋馆是著名文人出资建造,又捐赠出十余万卷图书奉献而成,曾有诗曰:“百城南西足论功,堂构巍峨缔造雄。十两黄金书万轴,教人长忆木斋翁。”

    霞章在这里工作数年,今年端午节还自豪地偷偷对她说:“我总算是看完了里头的珍本,孤本了。”

    他守着这座“金山”不愿走,就是贪图着其中的藏书。

    文薰了解他,知道他说的“看完了”不仅是看完了,他还刻意地背下来了。

    这是霞章在经历了32年商务印书馆被炸后的后遗症。

    在怀年年的那段时间,夫妻二人有过这方面的闲聊,他们迫切地想要去做点什么。

    他们没办法上战场,也没办法像理工科那样搞研发。

    “那就背资料吧,”文薰这么提议,“我记得文鼎跟我说过,只是一盘普通的棋局,时隔一年,你都能记得清清楚楚。霞章,你应该知道你的记忆力有多好。既然如此,那就不妨在看书之时多费一道心,把它们背下来。”

    从那之后,每每看到喜欢的古书,在爱不释手后,霞章——包括文薰,都会多看两遍,有目的的在心里铭记。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这世上原来真的存在“看一本少一半”的遗憾。

    日本人想要灭绝中国文化,他们就用这种方式保存文化的火种。

    话说回来,霞章那边的事不用过多留意,不过是如往年一样罢。文薰现在记挂的是巧珍,她望着她道:“我和你姐夫没有回去的打算,但是你呢?你来了北平也有两年了,去年说是考上了清华,今年也切身去读了一年,怎么样,要不要借着这个机会回去看看先生,看看王妈?也好让他们更加细致地了解你的生活与学习。”

    巧珍略作沉吟,而后点头:“肯定是要回去的。”

    她带着大家的期望而来,如今瓜熟蒂落,她当然需要回去报喜。

    秀英便道:“那我明天就去帮你准备点东西,你带回去,也好拿给先生们尝尝鲜。”

    巧珍露出一个笑,“欸,谢谢秀英姐。”

    这个由五位女性组成的家庭,日常大事便是这样互相商量着来。

    7月5号,星期一,巧珍启程返沪。文薰到火车站送完她后,转道北大开会,同北大外文系的教授们进行最后一次确认招生试卷的内容。

    7月7日,星期三,清北联合招生的试卷于北大红楼地下室开印。

    这天,文薰答应好宝淑和年年,要带她们去吃西餐。临近中午,一家四口出了门,前往城中常去的西餐馆。

    一点左右,文薰和秀英带着孩子回家。年年学了她父亲的习惯,日常要睡午觉。文薰把她哄睡后也犯了饭困,她跟着躺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小眯了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