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文薰的民国日常》 65-70(第16/16页)
霞章在北方生活多年,与日本军队打过不少“交道”,他敏锐地听出:“焕忠先生,您是说金陵政府有可能在停战会议上像日本人妥协?”
“他敢!”董协礼气得站了起来,胡子都在慌忙中被茶水打湿了,他拎着拐杖往地上砸,仿佛那块石板就是宁总统本人了,“他姓宁的敢卖国,我就敢死在他的总统府前!”
“协礼兄,”董先生也一把年纪了,孟海白生怕他气晕过去,忙劝道:“就算他卖国,戮其自身,也是下下之选。”
“我不管!”董协礼大喊道:“我反正已经活够了——”
他回过神,对着一群年轻学者道:“诸位,此次商务印书馆被毁,其行为之恶劣,不亚于被掳掠的圆明园!印书馆中有多少孤本,珍本,就凭日本人飞机飞了一圈,就彻底祭了祖。这是文化界的损失,亦是全国人民上至祖宗下至后代的损失!有一就有二,今天他们敢轰我们的图书馆,下回就敢轰我们的大学!”
文薰明白,董先生绝不是在危言耸听。她心中冒出一个想法,她用清晰的口齿表达着自己的意见:“大家都是爱书之人,也定然在这段时间内为商务印书馆的惨剧抱以痛哭。灾难已经过去,我们需要缅怀,也需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董先生刚才提到孤本,我有一个想法,或许猖狂,或许冒犯,还望众位先生见谅。现在情况特殊,需要特别对待。文化只有传承下去才能算作文化,咱们既然已经进入现代教育,又主张教育救国,那么是不是可以抛开个人的界限,将自己的藏书贡献出来重新拓印?如果孤本不再是孤本,日本人就算再一次轰炸,我们也可以通过二次印刷,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霞章的反应很快,几乎是在文薰话音刚落时,便举手表达意见:“我愿意捐献出自己的藏书。”
孟海白也点头,举手。
董协礼虽有迟疑,可一想,他或许都要死了。
便也举起了手。
绝大多数的人都举起了手。
孟海白一见,心里也有了数。他望向丁时隐,丁先生立马点头道:“我会尽快撰稿,通过报纸向大家发起号召,完成这项‘拯救图书活动’。”
一说拯救,就好像未来都重新拥有希望,一直处于紧绷情绪中的学者们终于露出了笑容。
孟海白用轻松了许多的语气道:“北边不安全,咱们东边也不安全。我会向张馆长建议,尽量在中部地区筹备出一家图书馆来。”
这时不知道有谁问了一句:
“如果中部地区也不再安全呢?”
大家想到那种情况,几乎都发出冷笑。
董协礼此时的声音更加寒意袭人,“要到了那个时候,便是我等殉国之时了。”
文薰听了没有什么额外感想,她只在心中叹息:只希望金陵政府不要也学着往中部地区去便好了。
会议于半下午时结束,临行前,文薰和霞章还去找了一趟蔡学名先生,把他们近期写的文章交付,期望得到刊登。
文薰同时还想蔡先生询问了蔡云子的近况。
蔡学名道:“朗先生,我们家云子已经不叫云子了。”
不论蔡学名为蔡云子取这个名字的最初目的为何,日本人对沪市的轰炸,炸出了蔡云子同学的爱国热情,让她在一片愤慨中决心改名。
“她现在叫蔡勤弘。”
勤中华之学,播中华之弘——
作者有话说:关于印书馆损失资料参考史实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