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110-120(第2/22页)

敢拒绝。

    “传令华雄!着西凉鐵骑八千,速踏平梁国,生擒此人!”董卓猛喝一声,声如沉雷。

    董卓话刚出口,却又猛然顿住,想起一事。

    坏了坏了,忘了走流程了!

    他虽权倾朝野,但废帝之后,名声已然不堪,有些礼数,表面上还是要做足的。

    他缓缓侧过肥胖的头颅,望向御座上那个几乎要缩成一团的瘦小身影,小声问询:“天子?”

    “就……就依相国的。”刘协声音在打颤。

    “下官以为不妥!”

    话音刚落,一个坚定的声音响起。

    百官齐刷刷地望去,只见议郎何颙昂然出列,面色刚毅。

    当年在梁国事了,党锢解除,他便辞别谢乔,只身赴京师。初为大将軍何进座上宾,后被司空府征召,累至长史、北軍中候。

    何颙话音未落,他身侧的司徒王允便脸色大变,暗中伸手,死死拽住了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言。他压低声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伯求,莫要寻死!”

    “有何不妥?”董卓突然站起来,手按在剑上,目光逼视。

    何颙迎着董卓的目光,坦然说道:“京师去梁国,千里之遥。袁绍、袁术等人已于酸枣会盟,兵锋随时可指雒阳。相国精锐尽出,京师空虚,若他们趁虚而入,何人能当?”

    听到这话,董卓紧绷的神情略微一松,还以为又是哪个不知死活的,上来触他的霉头。原来是说軍国大事。

    他重新坐下,身下坐榻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响动。

    “一群土鸡瓦狗,也敢窥伺京师?”董卓发出一声嗤笑,满脸不屑。

    李儒轻笑一声,从旁插言:“何议郎多虑了,你不在军中,大概不知。关东诸贼,不过是些世家子弟,何曾见过真正的阵仗?相国帐下西凉铁骑,天下无双,风驰电掣,正可借此战扬我军威,令关东乱贼闻风丧胆。或许兵至梁国,那什么酸枣盟约便自行瓦解了。”

    李儒这番话,既给董卓戴了高帽,又将何颙的顾虑说成是杞人忧天,引得董卓放声大笑。

    “文优说得对!”董卓一拍大腿,“我西凉铁骑,一日可行军八百里!三日之内,必下梁国!关东乱贼若真敢来,怕是还没摸到虎牢关,我大军已然回师!正好前后夹击,将之一网打尽!”

    此言一出,阶下几位通晓兵事的武官眼皮微不可察地跳了跳,旋即又垂下头去,仿佛什么也没听到。

    “你还有何话说?”董卓的声音低沉下来。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李儒脸上轻松的笑意也收敛了些,他审视着何颙,想看看此人究竟有何倚仗,敢一再冒言。

    何颙却似未察觉那剑刃的寒气,也未理会王允的急切,他拱手,语气依旧平静:“下官并非质疑西凉铁骑之神勇,亦非怀疑相国用兵如神。”

    这话一出,董卓紧绷的腮帮略微松弛。

    李儒暗暗点头,这何颙,倒还算识相。

    “只是,”何颙话锋一转,“千里奔袭,粮草辎重如何解决?梁国并非弹丸之地,城池坚固,谢乔经营多年,岂会毫无防备?即便我军神速,三日内兵临城下,攻城器械如何运抵?若强攻不下,士气受挫,关东诸贼闻讯,岂非更增其焰?”

    他这一连串的发问,条理清晰,直指要害。

    不再是空泛的战略担忧,而是具体的行军難题。

    董卓被问得一滞。

    他只想着炫耀武力,震慑宵小,哪里细想过这些细节。

    他本就是武夫出身,于军阵冲杀自然勇猛,但对于后勤调度、攻城策略,向来是交给李儒等谋士或手下将领去操心。

    “这……”董卓一双眼睛看向李儒,带着询问。

    李儒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

    “何议郎所言,确是老成谋国之言。”李儒先是肯定了一句,缓和了气氛。

    他转向何颙,脸上重新挂起那种智珠在握的微笑:“但何议郎似乎忽略了一点。谢乔虽抗旨不遵,但其麾下将士,未必都愿随其一同走向败亡。”

    李儒微扬下巴:“梁国,不过弹丸之地,区区数城耳。相国天威所至,梁国之内,必有识时务者望风而降,献城归顺。届时,我大军只需兵不血刃,便可直取谢乔。粮草辎重,自然取之于敌。何愁之有?”

    “再者,”李儒话音一转,带着几分陰冷,“纵使谢乔负隅顽抗,我西凉铁骑素来以战养战。梁国富庶,正好充作大军犒赏。至于攻城器械,些许小城,何须重器?云梯、冲车,沿途打造便是。相国神武,将士用命,三日破城,亦非难事。”

    这番话说得轻巧,却透着一股血腥气。

    一些文官听得背脊发凉,把头垂得更低了。

    何颙面不改色,直视李儒:“李郎中未免太过想当然。谢乔其人,下官略知一二。她治下严明,深得民心,绝非轻易可撼动之辈。”

    他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诸位以为她是女子便可轻视,他日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放肆!”董卓终于忍无可忍,猛地一拍座前案几,震得杯盘作响。

    他霍然起身,肥硕的身躯投下巨大的阴影,笼罩住何颙。

    “大军未动,你便在此摇惑军心,为反贼张目!我看你才是心怀不轨!”

    “来人!将这厮给我拖出去,斩了!”董卓的手再次按住剑柄,这一次,剑已出鞘寸许,寒光毕露。

    殿外甲士闻声而动,甲叶碰撞声铿锵作响。

    “相国息怒!”司徒王允再也顾不得许多,行至殿中。

    “何议郎性情刚直,出言或有不当,但他心念的皆是军国大事,绝无二心!当此用人之际,若为几句直言便诛杀朝臣,恐令朝野震动,亲者痛,仇者快!还请相国三思,念其往日之功,饶他一命!”

    董卓胸膛剧烈起伏,瞪着跪在地上的王允,又看看昂然挺立的何颙,眼中杀机未减。

    李儒在一旁轻咳一声,附耳对董卓低语了几句。

    董卓脸上的暴怒之色渐渐平息,转为一种更为阴沉的冷酷。他这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将此人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御座上的刘协,听着这些关乎国运、关乎生死的军国大事,如同在听天书。

    他唯一能感受到的,便是董卓笑声中那股令人胆寒的威势,以及自己越来越快的心跳。

    第112章

    校场之上,旌旗招展,殺气腾腾。

    董卓身披甲胄,腰悬青铜剑,立于高台,肥硕的身躯更顯凶悍。

    台下八千西凉铁騎整齐列阵,騎士手持长矛,矛尖朝天,如林立的钢刺。战马嘶鸣不断,马蹄不时刨土,躁动不安。

    环首刀插在马鞍旁的刀鞘中,刀柄缠着皮繩,便于握持。每名軍士背后还斜插着一张角弓,箭囊中羽箭满满当当。

    这支虎狼之师,便是他董卓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